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彩色的非洲》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5 16:57:37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彩色的非洲》
谈谈你对非洲的印象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彩色的非洲》
和很多人一样,对于非洲,我的最初印象是来自于《动物世界》里展示的非洲野生动物和它们栖息的原始森林与草原.似乎那里的一切与都“原始”、“野蛮”与“神秘”联系在一起.后来,非洲在我的印象中又变成了战争、动乱、肮脏与可怕的传染疾病.再后来,我知道了神秘的埃及的金字塔、南非的金矿与钻石,还有坎巴里人充满了异域风情的部落文化……非洲就像一支破碎的青瓷花瓶,零星地散落一地,偶尔拼贴出一角,才能让人发现他的美丽与古老,但却远不是完整的.
非洲的英文名字来自古罗马时期.罗马征服迦太基(今突尼斯)之后,称这个省份为“Africa”.但名字的意思一直不断遭到置疑,有人认为它来自希腊文phrike (φρικε),加上领头的“a”,意思是“不冷的地方”.但是在1世纪时候,希腊语的ph才转到f的发音,所以这种解释并不合理.另外有人认为名字来自Afer.这似乎预示着从一开始,有关非洲的历史就注定了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疑问与争论.
“很显然,对于非洲与非洲历史两者的认识上存在着深刻的争议,这种争议远远多于世界其他地区,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历史学主流研究方向与偏见影响了人们观察非洲的方法结果.”美国历史学家埃里克•吉尔伯特与乔纳森•T.雷诺兹在他们所共同著写的《非洲史》一开始就英明地告诉了读者:不要带有不正确的先入之见.这也是对保罗•波汉南在1964年所写的《非洲与非洲人》一书中所说的“迄今为已经有好几代人是通过一张虚构观念之网来观察非洲的……只有清除了这张虚构之网,非洲的真实面目才能显现”的话的有力支持.我们有时候所谓的“非洲印象”,的确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真实地代表非洲.
但必须承认的是,非洲历史的复杂性使这种争议有了充足的存在理由,在非洲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大地理的割裂、奴隶贸易、新殖民主义、种族与宗教以及民族运动使非洲大陆很难以形成一种统一、凝聚的精神力量.而《非洲史》正试图从存在巨大区别的地域研究中提炼出相对同一的非洲精神.这种同一性具有强大的内驱力,在经过各种历史灾变和时代演讲之后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历久弥坚,成就了强大的非洲文明.那些小说、电影与杂志上对于非洲所公然做出的否定描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遮住了人们正确认识非洲的眼睛.从这个意义上讲,《非洲史》为我们所谓的“非洲印象”给出了一个统一的答案.
尽管如此,《非洲史》还是向我们尽力展示着富于理想化的未来的非洲,这种全球化视野下的大时代历史观被两位作者避重就轻地娴熟地融入对非洲历史的观察中,我们可以从书中看到各种各样有关非洲的观点.一面是原始的、支离破碎的、野蛮而危难的非洲;一面又是奇异的、自然美的、充满了自由与民族性的非洲.作者在这样复杂的历史拷问下,始终没有放弃的是非洲绝不是孤立于世界之外的,非洲与非洲人在世界历史的文明进程中发展了长期的重要作用,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以及受到其他地区的影响从来没有间断过,那些罗马文化、希腊文化,犹太文化始终都可以找到非洲的烙印.作者坚信,更好地认识非洲的历史就是更好地认识世界历史,而对于非洲,对于非洲人,对于非洲的历史,无论我们所谓的“非洲印象”多么地过于破碎与不真实,它仍然是我们开始真正认识非洲的一个起点,这种印象,在读完《非洲史》之后会更加趋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