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论什么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6 12:23:47
曹刿论战论什么问题
曹刿论战运用什么描写手法

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形象.为突出曹刿的战略思想正确

曹刿论战内容理解的问题

21、曹刿论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能力目标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

《曹刿论战》中的问题.

鲁庄公认为用小恩小惠收就可以收买人心,真心拜佛就可以得到神灵庇佑,而且凭此就可以来作战,反应了鲁庄公目光短浅,正是其“鄙”的表现.

关于曹刿论战的三个问题求解答

1、强调人心向背是取决于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公将鼓之公将驰之

曹刿论战选材有什么特点

以“论战”为中心选材,组材,详略得当

文言文《曹刿论战》中问题

臣子的辅佐神灵的保佑

曹刿论战(曹刿论战)

解题思路:见解答。解题过程:1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嬷?请概括回答取信于民(得民心)2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先决条件的具体内容是(原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为什么说“小

问两个关于初三语文《曹刿论战》的问题

1.这句话乃是全篇文章的题眼.“鄙”为下文写庄公张本.曹刿对“肉食者”的看法暗示了曹刿的“远谋”.2.齐军能取胜的原因,在政治上,“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行条件,在军事

关于曹刿论战的一些阅读题问题.

1.克敌,就是战胜2、歪倒、倒下3、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c、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d、夫战,勇气也4、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

曹刿论战的论是什么意思,文中论了什么

论:评论,论述《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题目是后人所加.本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

《曹刿论战中》的词语问题

古今异义:1.伐古:伐①伤害,耗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②攻伐、讨伐.《灵枢·官能》:“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谋伐

《曹刿论战》的问题 不是理解类的

答:本文对战争原因和战前双方部署等都略而不写,对战争过程也只是用“齐人三鼓”“齐师败绩”“遂逐齐师”十二字做了交代,但对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写得很详尽.更好的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

关于《曹刿论战》《愚公移山》和《水浒》中的问题

"神弗福也",“福”名词的意动用法,答案:C“毕力平险”,“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答案:A《智取生辰纲》情节:写的是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用计夺取的经过.

急! 在线等!根据文章《曹刿论战》回答问题

一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3.彼竭我盈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二1.(1)把战胜的希望寄托在官和神上,忽视取信于民(2)对战

曹刿论战叙述了什么战役

长勺之战交战双方为齐国和鲁国

关于《曹刿论战》中的分析问题.急,

1、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低落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殆尽而我们的士气正旺,所以打败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

关于【曹刿论战】的一些问题

1.“忠之属也”:这是尽心尽意处理政事一类的表现.“忠”:古义是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是忠诚;“属”种类.2.鼓,①击鼓.(百姓闻王钟鼓之声《孟》齐人三鼓《曹刿论战》)②振动.(微风鼓浪《石》)③鼓(

《曹刿论战》与《公输》对比的问题

政治方面取信于民,军事方面能抓住出击时机和追击时机墨子使楚王意识到楚国在战略战术和实力准备上比不上宋国.

读《曹刿论战》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4)夫大国,难测也。(5)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6)惧有伏焉。(7)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按要求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解题思路:结合文中描写的曹刿形象分析解题过程:曹刿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的“远谋”。文章的第一段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强调人心向背是取决于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