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初一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6 10:29:51
初一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容易看得明白就OK了...^0^~
只要关于这篇课文的一些资料就OK啦.不要太复杂.我眼睛有点问题.太多字会看坏我的眼睛...^0^~
初一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阅读这篇课文,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来.
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我”爬到石架,上不去,下不来,陷于绝望、恐惧,听了父亲的话,觉得一小步,“似乎能办得到”,第一步成功,“顿时有了信心”,第二步成功,“信心大增”.这个经验,使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对付一切.
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成为一笔精神财富.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到道理.哲理是有普遍意义的,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感悟对于写作也极重要,这篇课文记叙的虽然只是一次历险,立意却很高,富有教益.
一篇课文,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探究,获得多方面的教益.父亲眼看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是他并不上去救护孩子.细读父亲怎样教孩子下来,很有意思.看来,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事实上,“我”确实从中得到了难忘的经验.这个父亲是很懂得怎样训练孩子的,自己只给予指导、鼓励,这样可以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路要自己走,不能老是让大人抱着走,在自己走的过程中,要从大人那里接受经验.
再看五个孩子.是杰利去把父亲找来的,他是富有友情的.其他四个孩子呢,则把“我”丢在那儿不管,还无情地嘲笑,对一起玩的伙伴竟然如此,真够恶劣.
记叙的周密值得借鉴.为什么五个孩子都能爬上崖顶,而“我”只能爬到三分之一高度的岩石架,而且上不去,下不来,吓得要死呢?文章多处提到自己的病弱,就是伏笔.几处提到杰利,笔笔都见匠心.关于悬崖,既说明其险,又说明险的程度,都是必要而周密的交待.“我”的心理活动也写得很好,值得揣摩.
二、问题研究
1.开头为什么突出“闷热”?
开头一段是说孩子们怎么会想到爬悬崖的,写天气闷热,就写了动因,他们是想爬到悬崖上去凉爽凉爽.
2.为什么下文与闷热照应的语句一点也没有呢?
确实没有,看来是个缺点,最好是前后有所照应.
3.未段说“看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
这里“前途茫茫”的意思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抵达我要到的地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