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中国现代的经济和外交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4/30 06:26:20
请老师把中国现代史的经济和外交综合,把知识传达给我
中国现代的经济和外交
解题思路: 同学你好。对你勤学好问的精神表示肯定。祝高考顺利。
解题过程: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建交问题。 “一边倒”: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不至于被孤立。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关系。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再次重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
3)建国初的外交活动: ①日内瓦会议: 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的外长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会议。 ②亚非会议: 1955年,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共同关心的问题。 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保证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70年代的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1)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①原因: 中国实力的整体提升(经济、军事); 正确的外交政策,扩大了影响力; 广大亚非国家的支持“非洲兄弟们抬进去的” 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②时间: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③影响、意义: 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更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历史潮流,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量。
2)中美关系正常化: ①原因:
美国方面: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需要拉拢中国,牵制苏联;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经济上受到欧洲、日本的挑战;中国国际地位上升。 中国方面: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②过程:
1971年7月,基辛格密会周恩来,随后宣布尼克松将访问中国。
1972年2月,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8年12月,《中美建交公报》,为建交奠定法律基础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
3)中日建交(中日关系正常化):
①原因: 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美国谋求同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日本政府,这种“越顶外交”的做法,在日本引起强烈震动。 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两国民间交流日益加强,日本国内要求中日建交的呼声高涨。 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时间:1972年9月,中日邦交正常化
③意义:结束了中日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对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3、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外交建树: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与欧盟、东盟等) 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成立并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
过渡时期中共的探索1949―1956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建国初期(1949—1952年):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以及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中共在政治上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抗美援朝,巩固新政权;经济上夺取经济领域的领导权,以恢复、发展经济。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进行有计划地向社会主义过渡和进行经济建设。 ②1953年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把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并举;人民政府制订了“一五”计划,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农工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确立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 ④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认识 A:对两种资本主义采取了不同的政策: 官僚资本主义------没收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先调整(扶持、限制)后改造(消灭) B: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变化:由合理调整到改造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通过合理调整使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发展;三大改造时期---通过赎买政策将其转变为国营经济的一部分;三大改造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不同于对农业、手工业的政策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1976 ①《论十大关系》发表,标志着中共在实践中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 ②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变化,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在“八大”路线的正确指引下,中共在经济上确立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提出了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中的多种关系;在政治上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1957年开展整风运动;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文革期间周恩来的调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上,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编制了12年科技发展规划。这些都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也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依据。 ③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使“左”倾错误开始发展,造成了政治上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导致党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诊断,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根源,使被错划为“右派”的人,长期受委屈和压抑,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给国家建设事业带来了重大损失。1958年“左”倾错误发展到经济领域,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枧厂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从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改变了八大的正确方针; ④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并严重损害厂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其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⑤1959年“反右倾”斗争,又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进—步升级并引申到党内。党内民主生活受到严重破坏,经济领域的纠“左”工作中断,是造成三年(1959—1961年)严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⑥“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导致了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文革是中共党史上“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造成严重的内乱,给党和国家及各族人民带来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与损失,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到重大挫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1978年至今) ①“文革”结束后,受“两个凡是”的影响,各项工作经历了两年的徘徊前进。1977年邓小平复出,推动思想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观点,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初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成为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④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订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⑤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⑥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⑦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
如有疑问请添加继续讨论,祝学习进步。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