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求几篇读书笔记或观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5 04:38:38
求几篇读书笔记或观后感
读书笔记书目:丑陋的中国人,常识,有1天啊宝宝……,雨啊请你到非洲,三杯茶,瓦尔登湖……
电影:墨攻,孔子,大雨一直下,听说,飞屋环游记,放牛班的春天,蝴蝶,走路上学,美丽人生,美丽心灵,中央车站,入殓师,阿甘正传,追风筝的人……
求几篇读书笔记或观后感
《常识》读后感
梁文道是个说白话的评论家,也许这样,对他一直有种同声同气的好感,发现《常识》这本书后,便迫不及待地读了一下.
不愧是哲学出身的作家,文字里充满了思辨的味道.而事实上,《常识》是一本评论的集合,如果你想从里面读到精致的文笔,煽情的细节,动人的感情,那你可能失望了.可如果你以为这是一本如大多数报纸上舞文弄墨,无病呻吟的评论,这本书也的确会出乎你的意料.书中,你可以读到作者的渊博,把这种超越一般评论家的知识广度和“常识”挂钩,实在高夸了我们一般人的知识水平,但作者从时事的角度剖析出的反思却又是我们每个人都曾考虑却又没及至的深度.大学时候,我经常慨叹哲学作为“科学之科学”的深不可测,而作者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又一个政治哲学的鲜活例子,却又是活生生的,每天环绕于报纸上,于人们的闲谈之间.
你可以说深入浅出是一个作家必备的条件,而评论的特点也必须切合时事.但在中国,你很难见到如作者般的反向思考能力.如果把评论看作数学定理的证明,一般的评论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正面的证明和分析,而鉴于大多数评论家的水平不过尔尔,评论分析一旦有失偏颇,最后多半落得似是而非的尴尬结果.而作者则工于反方向的挖掘,通过更多的提问发掘出潜藏在当代浮夸的社会新闻中间的基本政治原理.梁文道的评论是充满政治倾向的,但这不妨碍我们对这些优秀评论的掌声.
再问: 还有吗,最好700字
再答: 放暑假了,因此有空细细读完了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让人意味深长啊!  记得很久以前就有人推荐过这本书,一直没有好好地拜读。此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根据柏老游于美国各地的演说稿整理而成,后半部分是些杂文。尤其是前一部分,柏老在几次演讲中分析的中国人的陋习,简直叫人拍案叫绝。虽然演讲是在80年代讲的,但即使是在时隔接近三十年后的今天,它的意义却丝毫没有改变。   中国人到哪里都是中国人。此话一出,相信很多人会沉默不语。我们的人民经过若干年的努力终于扬眉吐气了,也开始有机会踏出国门开阔眼界,可是却被人得出到哪里都是中国人的评价。    读柏杨先生的书,最大的感受是你随时可以从一篇甚至一段文章内容联想到你周围的人和事。就如上面所说的”窝里斗“。书中说”凡是整中国人最厉害的,不是外国人,而是中国人。凡是陷害中国人的,不是外国人,而是中国人。”       现代人之间的交往便趋向于这张网,一种很微妙的关系。比如师生之间本是很纯洁的关系,可是一旦沾上金钱,便复杂起来,复杂到一个人难以承担的地步。假如有这样一种情形。某生靠自己的实力拿到了国家奖学金,这时老师找到他跟他促膝长谈了一番。最后学生明白了。自己拿国奖,得有点表示才行。当然按照规定,名额肯定是给该生。可如果他没有按老师的意思去做,中间会出什么乱子也难说。这种做事文化在中国恐怕是由来已久。   先生在书中提到了中国人太多的恶性。自私、、冷漠、自卑、虚伪……每一个都那么一针见血,不留情面。他把传统连根拔起,也难怪会在社会上引起那么大的思想碰撞。在他的文章面前,你无法舒心的笑,即使是围观性质的嘲笑,也一定同时在思考着我们中国人该去向何处。   因了柏杨先生的这本书,九十年代曾掀起了一场建立新的道德体系的运动。“新的价值体系在新世纪初开始呈现出它的雏形,这就是以尊严为核心的人文精神的建立。树立个人的人格尊严、生存尊严、道德尊严,做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人。”如何做到这一点,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