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人们称为至圣先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8 07:15:53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人们称为至圣先师.他的后代繁衍至今已经到了第82代.请你计算一下:一代人大概相当于多长时间?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人们称为至圣先师
23日,本报有篇《岭南盐商圣人后风雅曾筑岳雪楼》的报道,文中对受访人孔繁文的介绍是“孔子第七十四代孙,34岁,现任广东孔子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岭南分会会长、南海地方文献研究者.”由此,楼主aa3927近日在论坛发帖,举证推理后提出质疑,难道孔子世家都晚婚晚育了?
楼主引用查询的资料称,1999年被定为孔子诞辰2550年,在随国民党迁往台湾的孔德成是最后一代“衍圣公”,生于1920年,是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孙.他说,由于“嫡孙”是长子长孙这么一脉相传,那么每代之间的平均间隔是(2550-79)/76=32.5年.也就是说每代的长子出生平均相隔32.5年,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因为头胎生儿子的概率是1/2,那么孔门的许多代一定都是“晚育模范”.他又举例,东汉学者孔融(153-208),是孔子二十世孙.虽然不是“嫡孙”,但可以用来估计一下各代间隔,为(153+552-1)/20=35.2年,这比平均值还要高.
幼子幼孙与嫡系相差3代?
楼主还特别举出孔仲良为例进行推算,“据《重刊兴化府志》第四十六卷和《福建通志》第七十二册记载,孔子四十一代孙孔仲良,山东曲阜人,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来莆田任县令.”
孔齐卿是孔仲良的高祖,孔仲良出生时,孔齐卿至少已经九十岁.孔仲良卒于莆田县令任上,遗三子.孔仲良死时已在四十以上,儿子已是少年,尚未独立.问题是假如孔仲良上任时为四十多岁,那么他出生在786年前,孔齐卿大概还在任兖州司马,年纪也该在九十上下了,那么他未免太老当益壮了.相隔三代,为官时只差四十几年,那么当官时的年龄就得有四十几岁的差异,再考虑到死于任所这一点,无论怎样都有矛盾.
假设孔仲良的后人被确认时,跟孔仲良上任的年龄相当,估算一下各代的间隔为(1159-826)/8=41.6年.这样大的“代沟”更加惊人.如果每代都是幼子幼孙一脉,这也有微弱的可能.不过跟嫡系的繁衍速度已经相差了11-8=3代.
“孔门之谜或为攀亲”
“历经两千余年,孔子后代繁衍至今已有82代,近400万人,其中中国大陆约有300万人,分布全国各地.”
按照平均值计算,现在孔子“嫡孙”应该是第80代.非“嫡孙”中幼子幼孙一脉,如果有仲良一脉的觉悟,两千多年要相差十几代.还有妾生的子孙,在没有避孕措施的时候,通常成婚之后不要很多年就会有子女,不知道这些非“嫡孙”的代数怎么也那么小.
而且这近400万姓孔的人都被当作孔子后代,未免太奇怪.孔子明明有个长兄孟皮,莫非他就没有后嗣?莫非孔子老爹没有兄弟亲戚姓孔?莫非孔家后来没有蓄家奴赐姓孔的?连皇帝都给大臣赐自己的姓呢.
根据数字随便推算一下,就会发现所谓孔子世家的神话非常荒诞.正常情况下二十多年是一代人,而信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孔教“至圣先师”的子孙,却能保持三十二三年一代“嫡孙”的晚育记录,不免有些令人不解.
按照一般人二十年一代的间隔,2550年足有一百二十多代,而孔圣人的后代却只有八十二代.这实在是让人难解的孔门之谜.不过,假如某个姓孔的要攀上孔子这个大靠山,编家谱时不幸少算了十几代也是可能的,这么重复几次,也就有了两千五百五十年晚婚晚育的奇迹.这样看来孔繁文就未必是孔子第七十四代孙,或许就是攀亲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