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举两个例子证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论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24 10:01:57
举两个例子证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论点
举两个例子证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论点
从认识论的角度可以认为,历史正是以当前的现实生活作为其参照系,这意味着,过去只有和当前的视域相重合的时候,才为人所理解.一个在自己现实生活中完全不懂的爱情魅力为何的俗物,大概不能理解克拉奥佩特拉的眼泪如何使得一个王朝覆灭.他们最多只知道有如此这般的事情,但是不能领会它们.故此可以说,一个对中国民法典的体系毫无热情的人,就不能真正懂得希腊化的罗马法学在形式理性上的成就.  从本体论来看,其含义是说,不仅我们的思想是当前的,我们所谓的历史也只存在于我们的当前;没有当前的生命,就没有过去的历史可言.所谓“当代”,是指它构成我们当前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历史是精神活动,而精神活动永远是当前的,决不是死去了的过去.对克罗齐来说,时间本身不是独立的存在,也不是事物存在的外在条件;他只是精神自身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既不能把时间、也不能把过去看成是精神以外的事物.故此又可以说在大家看来早已消逝的古罗马的荣光,其实依然活生生存在于精神之中,存在于从萨维尼到每一个热爱罗马法的人的精神和著述之中.只要它还影响着我们,就存在于我们之间.
再问: 举例证明……近代史考试,回答的好可以加分
再答: 对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认为历史就是活着的心灵的自我认识”,当代’一词只能指那种紧跟着某一正在被做出的活动而出现的、作为对那一活动的意识的历史” 。当代并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更多的是一个思想概念。正如克罗齐自己所表明的,“当代”是对历史做出叙述时所出现的一种思考状态。 例如,中国历代史学家和政治家,一贯认为历史之用在于以古鉴今。司马迁著《史记》意在“述往事,思来者”,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是要“鉴前人之兴衰,写当今之得失”,唐太宗李世民认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等等,表达的都是用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思想。 再比如:我国最早的编年史《春秋》为例,它以非常简短的言语记述某年某月发生了的某一件事。如公元前六世纪曾发生过一次月食,对于这样一个事件,其本身的文字记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当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历史学家出于研究天文的需要,而对记载进行一系列的考察,并经过严密的推理、论证得出可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