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生物 > 作业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生物作业 时间:2024/06/05 04:52:12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b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理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在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
解题思路: 基因的分离定律
解题过程:
同学你好,这是05年的高考题,是一道考查综合分析、推理能力的开放性实验题型。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要鉴定有角与无角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可通过杂交的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来加以分析确定。
(1) 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按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计算,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所以6个组合后代合计很可能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的情况 。
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 A和Aa。A A的后代均为有角,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
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很可能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的情况。
综合上述分析,此杂交结果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
答案:不能确定
(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也就是说,杂交亲本中没有“无角性状”,而后代出现了“无角性状”,即无中生有,则可以确定有角(或亲本性状)为显性,无角(或新性状)为隐性;
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即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有角为隐性,无角为显性。
但如果从牛群中选择2对或几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后代没有出现性状分离,能不能判断有角一定为隐性性状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全部纯合显性的几对有角牛杂交或几对纯合显性有角牛与杂合子杂交,后代也没有出现性状分离。
在解这类题型时由于没有特别注意“一对、几对”和“多对”的区别、“限制性群体”和“自由群体” 的区别,往往会导致出错。
答案: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
遗传分析题,做的时候,要有耐心,同时,对这类题目的讲解逻辑性也很强,一定要耐着性子认真去看。
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继续提交讨论,默樵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回应你的。


最终答案:略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 一道生物难题已知牛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 牛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Aa控制,自由放养多年的牛群中无角与有角普遍存在. (21分)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牛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 牛的无角性状对有角性状为显性状为显性(A和a),有角母牛和无角雄牛杂交,生了一个有 基因组成 公牛的性状表现 母牛的性状表现 HH 有角 有角 Hh 有角 无角 hh 无角 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牛与杂种公牛均表现为有角,杂种母牛与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牛表现为无角.(1)写出有角公牛和无角公牛的 基因型为AA的牛与杂种公牛表现有角,杂种母牛与基因型aa的牛表现无角 果蝇的相对性状怎么算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用B表示,隐性用b表示) 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 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