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中含有哪些消极和积极方面?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4 00:25:57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中含有哪些消极和积极方面?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各有优劣,我想找个对此有个人体会领悟的给详细讲下看法.说白了,我就是想找个隐士高人给我上堂课给我讲讲这些东西 要能说服我哦 要条理清晰 论证有力的 呵呵 偷懒了 我要的是像看百家讲坛那样给人一种增长见闻的感觉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中含有哪些消极和积极方面?
只有在先秦时期才能稍微分家分派,先秦以后,各家都相互融通,很难完全界定哪些论点是儒家、哪些是庄子、哪些是老子.佛教传入中国后,佛学的一些观念及修习方式一方面影响了传统中国文化(当然包括各家);另一方面佛教也受传统中国文化的影响而趋于本土化,这是我们可能需要预先了解的一个重点.
就儒家而言,主要注重人的层面,注重人跟人及人跟自己(人跟自己内心)的关系,人跟人的关系就是“爱人”、“立人”,就是推己及人,就是“恕”.人跟自己的关系就是“自爱”、“自立”,就是忠(尽己谓之忠,只是后来“尽己”的对象变成封建皇帝,所以“忠”的定义就变了).
就庄子而言,是在乎内心世界的探讨,比较忽略人跟社会的关系(人跟人的关系),后来的佛教禅宗,受其影响较大,毕竟那时的社会环境,连年战乱,生活不易,所以庄子比较在乎心灵的自觉及解放,求真正的逍遥.
在一个社会组织中(家庭到国家),都必须注重人跟人的关系,必须厘清人跟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及相处模式、分寸(因此才延伸出了礼仪、规范、伦理这些有形、无形的框架),这是儒家提供的模式(被封建帝王误用并非儒家本意).
但是在个人,就是我们自身的生活中,尤其在那个充满战乱的战国年代,我们除了与人相处的节度及礼仪外,调整内心的修养、释放积压的怨气、解脱心灵的桎梏,这些思想及观念的启发,就是庄子提供的模式.
再后来,有人把老庄、黄老与玄学、清谈融合在一起,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又是战乱,还是各异族入侵的大乱)形成了避世的思想,就有了所谓道家的消极性.
而儒家观念及模式被历代统治者断章取义的误用,造成愚民、封建(本来只是一种管理制度)、迂腐、顽固、守旧.的误会,这也就形成了儒家的消极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