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赵普为国奏荐人才不惜触怒龙颜,但是作者有写他“多忌克”这不是有损他形象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细节描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8 01:10:50
赵普为国奏荐人才不惜触怒龙颜,但是作者有写他“多忌克”这不是有损他形象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细节描写,有哪作用?赵普自古有哪说法?
急急急急急急急
赵普为国奏荐人才不惜触怒龙颜,但是作者有写他“多忌克”这不是有损他形象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细节描写,
解题思路: 根据课文理解,积累课外相关知识来解答。注意文言文的知识积累与个人理解发挥。
解题过程:
根据课文理解,积累课外相关知识来解答。 1、答:作为一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赵普也是一个有缺点的人。但正是这一缺点才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更可信,也符合史家“秉笔直书”的写作原则,看人应看主流、长处,应看到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唯才是举的优点。这样才能全面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而且,本文也是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既写出了真实的赵普,又突出了他的爱国之情,反而使他的形象更高大。 2、细节描写:(1)如写赵普专心致志地读书描写了“阖户启箧取书”的细节(“阖”字,表明闭门谢客,暂停一切社交活动,排除一切干扰,可见决心之大) (2)写太祖怒,描写了:“碎裂奏牍掷地”的细节。“碎裂”已足以表明怒的程度了,再加上一个“掷”字,就不难想象太祖怒不可遏的样子了。 (3)写赵普沉着镇定,描写了“跪而拾之”的细节。“普颜色不变”、“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跪而拾之”这一细节生动感人,被太祖撕碎的奏牍,要将它恢复原样,需要多么大的决心和耐心啊!写邮了赵普的沉着镇定、坚定执著。一个“拾”字表明赵普此举非常冒险,很可能再次触犯龙威。 3、赵普,字则平,北宋政治家。后梁龙德二年(922)生于幽州蓟州(今北京城西南),后唐末年,相继迁居常州(今河北省正定县)、洛阳(今河南省洛阳)。   普智谋多,读书少,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善吏道,后周显德年间,先后为永兴军(治今陕西西安)节度使从事,滁州、渭州(治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县南)节度使赵匡胤推官、掌书记。显德七年(960)正月,普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黄袍加于赵匡胤之身,推翻后周,建立宋朝(北宋),普受封为右谏议大夫,充职枢密直学士。是年四月,后周昭义节度使李筠反宋,普建议宋太祖亲征。宋得胜还师后,升普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