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1.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3分) (1)下列课文题目及作者正确的一组是( ).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4 11:24:00
1.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3分) (1)下列课文题目及作者正确的一组是( ).
1.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3分)
(1)下列课文题目及作者正确的一组是( ).
A.《腊八粥》 汪曾祺 B.《故乡的元宵》沈从文 C.《鸟的天堂》巴金
(2)“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在朗读这句话时,应该读出( )之情.
A.赞美 B.焦急 C.轻蔑
(3)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我们对( )理解得更深刻了.(2分)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C.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2.判断,在正确说法的后面打“√”,错误的打“×”.
(1)《大林寺桃花》和《题西林壁》写的都是黄山的特点.( )
(2)《浣溪沙》和《惠崇春江晓景》是宋朝苏轼的作品.( )
(3)《天上的街市》里的牛郎和织女仍不能自由来往.( )
(4)对子,雅称“楹联,是一种对偶句.( )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一名句表现了诗人思乡的情感.( )
1.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3分) (1)下列课文题目及作者正确的一组是( ).
1.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3分)
(1)下列课文题目及作者正确的一组是(C).
A.《腊八粥》 汪曾祺 B.《故乡的元宵》沈从文 C.《鸟的天堂》巴金
(2)“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在朗读这句话时,应该读出(A)之情.
A.赞美 B.焦急 C.轻蔑
(3)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我们对(C )理解得更深刻了.(2分)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C.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2.判断,在正确说法的后面打“√”,错误的打“×”. (5分)
(1)《大林寺桃花》和《题西林壁》写的都是黄山的特点. ( √ )
(2)《浣溪沙》和《惠崇春江晓景》是宋朝苏轼的作品. ( √ )
(3)《天上的街市》里的牛郎和织女仍不能自由来往. ( × )
(4)对子,雅称“楹联,是一种对偶句. ( √ )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一名句表现了诗人思乡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