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计算机组成原理题目求解答,急需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10 08:18:44
计算机组成原理题目求解答,急需
1.已知:X=15/16,Y=13/16
求:X×Y
假设采用补码Booth法进行运算,要求写出运算的中间过程。
2.设有一个具有21位地址和16位字长的储存器,问:
1)该储存器能够存储多少字节的信息?
2)如果存储器由256K×8位的RAM芯片组成,需要多少芯片?
3)需要多少位做芯片选择?
4)画出这个存储器的逻辑框图,注意画出与CPU连接的地址、数据、控制线逻辑。
3.某机存储字长64位,主存储器按字节编址,现有一批不同长度的数据半字(16位)、单字(32位)、双字(64位)要存放在主存中,请采用一种好的方法来存放这批数据(需要说明理由),并画出主存中数据的存放示意图。这批数据一共有8个,它们的顺序依次为半字。字节。双字。单字。半字。字节(不能改变顺序)。
4.假设数据序列为10011010,试分别画出FM和MFM方式的写电流
计算机组成原理题目求解答,急需
最大磁道直径呢????122888y的单位是否有误????
提供以下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总磁道数计算:Cn=m*TPI*(de-di)/2
m:磁盘面数
TPI:磁道密度
de:外圈直径
di:内圈直径
===============
非格式化容量
Cn=w*3.14*d*m*n
w:位密度
3.14*d=周长
m:盘片数量
n:每盘面磁道数
格式化容量:Cn=m*n*s*b
m:磁盘面数
n:磁道数
s:扇区数
b:字节数
※计算容量时应保持单位统一
平均等待时间=磁盘转速时间的一半
平均存取时间是反应磁盘数据操作速度的指标,单位是毫秒(ms),他包括3个时间段:平均寻道时间,平均定位时间,转动延迟,其中后面两个统称为等待时间。
文件保存原则:
保存一个文件应当尽量保存在同一个磁盘柱面上,当一个柱面保存不下文件时,应保存在相邻的磁盘柱面上,
当文件存储超出一个磁道容量时,数据应保存在其它盘面同一编号的磁道上,也就是另外一个柱面的其它磁道上。
柱面号,磁头号(盘面号),扇区号来确定文件位置
数据传输速率:
R=TB/T
TP:一个磁道存储的字节数
T:磁盘旋转一圈的时间
TB=S*B
S:磁道扇区数
B:扇区字节数
T=60/RPM
RPM:每分钟转速
R=S*B*RPM/60(单位:字节)
或者
R=W*3.14*D*RPM/60(单位:位)
W:位密度
3.14*D:周长
RPM:转速
举例:
假设一个有3个盘片的硬盘,共有4个记录面,转速为7200/分钟,盘面有效记录区域的外直径为30CM,内直径为10CM,记录位密度为250位/MM,磁道密度为8道/mm,每个磁道分16扇区,每扇区512字节。
总磁道数:Ct=m*(de-di)/2*磁道密度=4*(30-10)*10/2*8=3200
非格式化容量:Cuf=总磁道数*内径磁道周长*位密度=3200*3.14*10*10*250/8=29.95M
格式化容量:Cf=总磁道数×每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4*=25M
平均数据传输速率:Cg=每磁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转速/60=983040=960K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