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化学 > 作业

地震后,日本的核电厂是怎么泄漏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化学作业 时间:2024/06/10 07:40:33
地震后,日本的核电厂是怎么泄漏的.
地震后,日本的核电厂是怎么泄漏的.
福岛核电站的泄漏分两个阶段.
首先介绍一下福岛核电站的技术:该核电站属于沸水堆堆型,冷却反应堆的水同时是反应堆慢化剂;吸收反应堆释放的热量后转化为蒸汽,直接去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再经过凝汽器凝结后用水泵重新打入反应堆,完成一个循环.也就是说,推动汽轮机的蒸汽因经过反应堆,或多或少会带有一定的放射性.
第一阶段:
当强烈地震发生后,蒸汽管线破裂,产生第一次类似爆炸的情形,也有了第一次探测到放射性的结果(当时并没有探测到放射性铯-137元素,而是其他被“活化”的放射性物质).
第二阶段:
由于地震破坏了反应堆的(冷却)供水系统,导致反应堆没有足够的冷却,部分燃料暴露在水面之上;过热可能导致燃料包壳破损,使带有比较强烈放射性的裂变产物铯-137和碘-131释放到反应堆压力容器里,并由于高温的影响,部分包壳材料锆与水发生锆水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由于压力容器压力不断上升,为防止超压,人为释放部分蒸汽,而氢气和放射性裂变产物随蒸汽逸出;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后发生爆炸,炸毁了反应堆厂房的部分结构,铯-137和碘-131亦随之扩散——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检测到放射性铯元素的原因.
当然,即使没有发生氢气爆炸,反应堆泄压时,铯-137和碘-131也同样会随蒸汽释放到大气,也就是说:并非因为爆炸导致的放射性释放,而是泄压导致放射性释放和爆炸.
所幸的是:直至目前为止,反应堆压力容器还处于完好状态,放射性泄漏仍属于可控的状态(不是那种不可控的释放.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的核泄漏就是属于不可控的泄漏).
可悲的是,目前很多媒体过多地渲染“反应堆爆炸”,甚至部分媒体使用了“核爆炸”的字眼,完全是对事实的歪曲.
可以这么说:商业运行的反应堆使用的核燃料均为“低浓度”核燃料,根本不可能发生类似原子弹的“核爆炸”.如果用烧酒比喻原子弹里的核燃料(可以点燃),核电厂反应堆里的核燃料就是我们日常喝的啤酒,是不可能烧着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也不是核爆炸,是石墨与水反应后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氢气与空气混合后的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