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有关水与岸话题作文的素材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24 07:10:12
有关水与岸话题作文的素材
有关水与岸话题作文的素材
解题思路: 水与岸的关系比喻什么,是审题的关键所在。由材料我们可以联想到个性与规范、自由与纪律等内容。个性只有遵守一定的规范,自由只有合乎一定的纪律,才能得到正确的施展与张扬。文章可从纪律或规范的制定要以人为本的角度立意,还可对个性与规范二者的关系进行辩证分析。
解题过程:
这是一个老话题了。下面是例文
例文一、
水·岸·风景
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接受一部分人。所有的人,都属于不同的风景。
所有的水,都与天相接,与岸相连。纵水天一色,他们知道,岸才是他们真正的风景。
——题记

水,才子面对它,或喜或悲。帝王面对它,或豪壮或感慨。
岸,才子面对它,欲上不能。帝王面对它,心中只想:皆在脚下。
水与岸之渔舟唱晚
思绪如牵强的秋风,丝丝感受着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江中小舟,似有筝的声音传出,那种声音纤细而洪亮,低调而激亢。似想冲破江上浓雾,去安抚那预泣的滕王阁。
当年,有个人在这儿慨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个人使这儿的落霞与孤鹜都不再孤独。但最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望着岸,无奈或无助。终于水做伴,与岸无缘。
才子就应当是才子,历朝历代,官员无数。但能称得上才子的,屈指可数。那些浪漫情怀,在官场当然格格不入,诗人属于水不属于岸。千百年来,达官贵人早已“荒冢草没”,但存世之诗篇永恒。就像在每一个静谧的夜,江面上漾起的微波在弹奏不息的渔舟唱晚。
水与岸之汉宫秋月
每当响起《汉宫秋月》,头脑自会显现出那些将军,那些帝王,还有那个朦胧神秘的未央宫。
无法描绘未央宫的美,似乎只存在于梦境之中。现在的未央宫,只有荒草、碎石还有快要干涸的水。遥想当年“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波兮扬素波”的大气,“萧骏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的胸怀,今已不在。唯有那句“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应景。不愧是帝王的手笔,恢宏又悲怆。只能是帝王的手笔,刘彻的眼中,一切都是他的,只要你的眼睛看得到。
帝王眼中的水,不过是闲来嬉戏之用,真正在乎的,还是那片无边的岸。岸上,有他的江山、美人、宫殿、子民。
水与岸,相依相斥,水不停息,岸就永存。
诗人的世界,大片的水,很小的岸。他们试图上岸,但心中想的是淙淙流水。
帝王的世界,大片的岸,很小的水。他们的心中,永远是岸。
例文二:水与岸
智者爱水。因为水可以自在地流淌,没有固定的形体。也正因为这样,如果不对水加以疏导、管治,它也会肆意漫延以至泛滥成灾。这正如列宁所说:“真理再越过一步就成了谬论。”
其实,事态的向前发展总是好的。但它必须掌握在人们的手中。如果没有合理的控制与疏导。它会像脱缰的野马一般,一发不可收拾。但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时也难免会遇到各种势力的抑制,这时你就必须排除对你的不利影响。
正如水没有岸的阻遏一样。欧洲中世纪,人们都信仰基督教。它教导人们向善,人们也因有了可靠的精神动力,发展也蒸蒸日上。可后来,人们过分迷信宗教,开始变得愚昧:对于教会所推崇的任何事物都加以相信,科学不再受到重视,伟大的文艺复兴停止了,许多坚持无神论的科学家惨遭迫害,历史便进入了农田荒芜、兵戈四起的黑暗时代。这段历史对人类的发展起了多大的作用?
人们需要理智而清醒的头脑,需要“岸”的阻遏来避免“水”的泛滥成灾。
正如水排斥岸的恶意围困一样,新中国成立不久,社会主义还没有自己强大的势力,遭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恶意排挤。在赫鲁晓夫登上政治舞台后,中国与苏联的关系也开始僵化。美国更是想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打破了“岸”的恶意围困。
水不但排斥了岸的围困,还会源远流长。
水与岸的关系应当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辅相成,彼此影响。
有水必然有岸,岸阻遏了水的自在流淌,也避免了水的泛滥成灾。水浸润了岸的干涸枯竭,使得岸上的一切变得生机勃勃。
生命犹如沧浪之水从时间与空间里划过,让它不受到岸的围困与堵截,更不要让它肆意泛滥。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