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物理 > 作业

1月18日微专特训35,6题请教: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计,电动势为E=10V,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R2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物理作业 时间:2024/06/04 10:46:11
1月18日微专特训35,6题请教: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计,电动势为E=10V,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R2=20Ω,R3=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40Ω,电容器的电容C=20μ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滑片P置于ab中点,合上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流过电源的电流为(5/11)A B.闭合开关S,当滑片P缓慢地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通过导线BM的电荷量为Q=1.6×10-4C C.将滑片P置于ab中点,合上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再断开S,断开S的瞬间,通过R1的电流的方向向右 D.将滑片P置于ab中点,合上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再断开S,断开S的瞬间,通过R1的电流大小为I=0.02A 我的疑问是:开关断了它还会有电流吗?为什么有电流呢?有电流的理由是什么?另外,BCD三个选项怎么看?这个电路通不通嘛,什么意思,怎么看,怎么做?我觉得故障是R1和R2短路的嘛,请帮忙解释清楚,谢谢!
老师你好!这题我们书上有答案,但答案我看不懂,我有我的疑问,请帮忙把我的疑问一个一个解释清楚一下,再讲解这题怎么做哈,非常感谢!
1月18日微专特训35,6题请教: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计,电动势为E=10V,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R2
解题思路: 在直流电路中,当电路稳定时,电容器支路是断路,将滑片P置于ab中点,合上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R1、R2串联,R3与R串联,然后两支路再并联。R并=(R1+R2)(R3+R)/( R1+R2+R3+R)=200/9Ω,流过电源的电流I=E/R并=9/20A,A错;当电容器两端电压变化时即电容器充电或放电过程中,“流过”电容器支路的导线中就有电流。在电路中沿着电流方向,电流每流过一个电阻,电势降低了它的分压,当闭合开关S,当滑片P在a端时,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1-U3=3V,且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当滑片P在b端时,电容器两端电压为E-U1=5V,此时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所以通过导线BM的电荷量为Q=CΔU=2×10-5×8C=1.6×102C,B正确;将滑片P置于ab中点,合上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电压为1V,且上板带正电,再断开S,断开S的瞬间,电路与电源断开,电容器等效于一个电源,所带的电荷,要通过两边的支路放电,故流过R1的电流的方向向左,C错误:通过R1的电流大小为I=UC/(R1+R3+R/2)=1/50A=0.02A,D正确。
解题过程:
解析:在直流电路中,当电路稳定时,电容器支路是断路,将滑片P置于ab中点,合上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R1、R2串联,R3与R串联,然后两支路再并联。R并=(R1+R2)(R3+R)/( R1+R2+R3+R)=200/9Ω,流过电源的电流I=E/R并=9/20A,A错;当电容器两端电压变化时即电容器充电或放电过程中,“流过”电容器支路的导线中就有电流。在电路中沿着电流方向,电流每流过一个电阻,电势降低了它的分压,当闭合开关S,当滑片P在a端时,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1-U3=3V,且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当滑片P在b端时,电容器两端电压为E-U1=5V,此时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所以通过导线BM的电荷量为Q=CΔU=2×10-5×8C=1.6×102C,B正确;将滑片P置于ab中点,合上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电压为1V,且上板带正电,再断开S,断开S的瞬间,电路与电源断开,电容器等效于一个电源,所带的电荷,要通过两边的支路放电,故流过R1的电流的方向向左,C错误:通过R1的电流大小为I=UC/(R1+R3+R/2)=1/50A=0.02A,D正确。
故选BD
最终答案: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