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阅读《出师表》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7 17:46:13
阅读《出师表》,回答问题: 第一段:1、作者是怎样分析当前形势的? 2、作者在本断种三次提到先帝,这是为什么? 第二段:1、文中哪两个词表达反复陈说、恳切告诫的内容? 第三至五段。1、作者在文中提到“先帝称之曰能”的用意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笔下任用贤臣。 第六段:1、第一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2、作者为什么自述“三顾茅庐”? 3、“受任于白均质机,奉命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怎样的感情? 第七至九段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报先帝”呼应了文中提到的哪些事? 2、作者对自己提出了什么要求?对群臣提出了什么要求? 3、作者从几个方面告诫陛下的? 4、全文13次提到先帝,有什么用意?
阅读《出师表》
解题思路: 见解答。补充:严明赏罚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解题过程:
阅读《出师表》,回答问题: 第一段:1、作者是怎样分析当前形势的? 客观形势: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主观形势: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2、作者在本断种三次提到先帝,这是为什么? 因为蜀国是先帝创下的基业,是“北定中原”“恢复汉室”的根据地,而先帝的理想未能实现而中途死亡,使作者感到十分痛惜,肩上的托付的担子之沉重。同时警示后主要奋发有为,继承先辈遗志。为后文提出建议定下基调。 第二段:1、文中哪两个词表达反复陈说、恳切告诫的内容? 宫中 府中 第三至五段。1、作者在文中提到“先帝称之曰能”的用意是什么。  是让后主重用他,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先帝未竟之大业。 2、作者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笔下任用贤臣。  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小、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小,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也只有做到了这点,前面的两条建议才能顺利实施。 第六段:1、第一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作者自叙本志,说明自己的低微的身份,淡泊的生活,无意于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作者自叙本志,为的是突出先帝的知遇之恩,而出师伐魏,“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以报答先帝。 2、作者为什么自述“三顾茅庐”? 叙述先帝“三顾茅庐”之恩,称赞先帝宽宏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也表达了自己的知恩感激之情。 3、“受任于白均质机,奉命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怎样的感情? 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第七至九段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报先帝”呼应了文中提到的哪些事? “三顾茅庐”之恩,临危受命、白帝城托孤 2、作者对自己提出了什么要求?对群臣提出了什么要求? (1)以出师为己任。“此臣报先帝面忠陛下之职分也”; (2)定下军名状。“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可联系北伐失败,自贬三等,去丞相号,说明此绝非虚语) 作者对他所推荐的贤臣的要求是: 对贤臣:“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要有“兴德之言”。 3、作者从几个方面告诫陛下的?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4、全文13次提到先帝,有什么用意?
勉励后主“光先帝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大业。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