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政治 > 作业

几道高中政治选择题 跪求解释!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06/06 11:58:34
几道高中政治选择题 跪求解释!
()中的是对的 《》中的是不知道对错的
1.国家扶贫标准的提高:B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C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答案选B 为什么不选C呢?
2.(任何量变最终都会促进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为啥呢?量变不是有好有坏吗? 而事物的飞跃和发展都是好的 (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能促进实践的发展) 认识不是有好有坏吗? 而发展都是好的
3.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怎么样理解?是不是和物质决定意识有异曲同工之妙?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对否?如果是错的 那又是什么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呢?
5.(去年我过中央财政用于粮食直补151亿元 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粮食产量取得8连增 这表明:我国坚持以工促农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怎么体现以工促农呢?
6..“人生在世,俯仰之间,自当追求卓越,但有尽其所能.”与其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最相近的诗句是
a.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b.人生在世不满百,谁敢笑我鬓发白
c.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d.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为什么选B abcd分别体现了什么原理 沉繁削尽留请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体现的又是什么原理?
7.矛盾斗争性是无条件绝对的 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为什么呢?矛盾斗争性寓于 同一性之中 为什么呢?为什么不是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中呢?
以上问题困惑了我很久 我也问过老师 但老师也解释得不太清楚 我想要以上说法的详细解释 还有70多天就要高考 我想把以上问题弄得明明白白 望各位老师 专家 学习能手不吝赐教!小弟万分感谢!
几道高中政治选择题 跪求解释!
我可以帮你解释其中的几个问题,希望能帮到你.
能解释:
1.扶贫不单单是扶农,C项狭隘理解了.B所指其实是实现共同富裕,提高扶贫标准肯定是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
2.这两句话应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论了.你之所以有疑惑,是你没有用哲学的思维来看待这两句话,量变与认识都是哲学概念,不存在好与坏的区别,如果要分可以说消极或积极.所以你的问题是如何让自己用哲学的思维思考哲学问题.
3.如果你能理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这句话,3就不是问题了.
5.我国取消了农业税,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领域的纳税,也即补贴的来源是工业领域纳税.另外,农业增产也得益于一些工业技术的发展包括新型化肥、农业机械等.所以能得到题中的结论.
6.用排除法.题干是积极的人生,C和D明显消极的所以排除.A讲的雁过留痕,虽说是积极的和题干的区别是结果与过程的区别.
其他几个详尽的解释做不到了.7题百度下有详尽的解释.
另外讲几句题外话,好好培养自己的哲学素养对以后的工作生活非常有帮助.
再问: 2.用你的说法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怎么解释呢?从长期、最终来看 千里之堤还是溃了
再答: 看这题选的答案是C。说明1和4是错误的。发展总是通过质变实现的,但是不能说质变就是发展,只有向上的、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倒退的质变不是发展。“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就是只是变化,不是发展。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否认整体上看——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即“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你想想自然界发展过程中有多少山崩地裂,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就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