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化学 > 作业

常温下,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离子方程式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化学作业 时间:2024/06/04 17:47:49
常温下,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离子方程式
无从下手,帮我打开思路吧
常温下,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离子方程式
可逆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每个产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系数次幂的连乘积与每个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系数次幂的连乘积成正比,这个比值叫做平衡常数.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来分析上述3个平衡常数的意义:
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根据定义,就是次氯酸溶液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c[H+]×c[ClO]}÷c[HClO]=4.7×10-8
同理,碳酸的2个平衡常数,也是这个算法,因为碳酸是二元酸,电离分两步进行,Ka1就是碳酸电离成碳酸氢根和氢离子,然后按上述方法求得的比值,Ka2就是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成碳酸根和氢离子,按上述方法求得的比值.
另外要说明一下:
1平衡常数是化学反应的特性常数.它不随物质的初始浓度(或分压)而改变,仅取决于反应的本性.一定的反应,只要温度一定,平衡常数就是定值,其他任何条件改变都不会影响它的值.
2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是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它能很好地表示出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一个反应的K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物剩余浓度越小,反应物的转化率也越大,也就是正反应的趋势越强.反之亦然.
通过上面2点补充说明,我们知道了,K值越大,电离就越彻底.其实根据定义式也可以理解,这个分式中,分子越大,分数值就越大,分数值就是K值.
那K值大了就标示氢离子浓度大,翻译成我们平时理解的语言,就是酸性越强.
那么,比较后发现碳酸根的第一级电离的平衡常数>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意思就是说,碳酸电离成碳酸氢根和氢离子的时候的酸性强于次氯酸的酸性.
同理,通过Ka2的比较发现,次氯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氢根电离成碳酸根的酸性.
根据中学:强酸制弱酸.的说法.
上面的2点分析翻译过来就是:
次氯酸可以把碳酸根制成碳酸氢根,而不能制成碳酸.
碳酸可以把次氯酸根制成次氯酸,自己变成碳酸氢根.
盐酸是强酸,这几个酸随它制,爱怎么制怎么制.
分析到这里,就是解题的钥匙了.
1,Cl2+2CO32-+H2O=CI-+ClO-+2HCO3- ①
氯气溶水变成次氯酸跟盐酸,盐酸是强酸,完全电离,次氯酸可以制出碳酸氢根,两者都能制出碳酸氢根,而氯水(氯气)是少量的,少得连碳酸氢根都制不完.所以这样写.
2,Cl2+H2O=可逆=HCl+HClO ②
根据题意,1:1当然就是两者中溶质的物质量之比为1:1,如果是质量之比,那这个出题的人就太无聊了.根据上面的分析结果,我们来比较一下反应量的情况:
为了方便接下来的描述,我们设碳酸钠为amol,那氯气也是amol,
二者的物质量之比为1:1.我们带入①式,发现把碳酸钠完全制成碳酸氢钠,只消耗了0.5a的氯气,产生了1a的碳酸氢钠,然后剩下的0.5a氯气与1a的碳酸氢钠反应.
H+ + HCO3- =CO2↑+H2O ③
带入0.5a氯气发现,碳酸氢根过量.
溶液中此时存在的有过量的碳酸氢根,因此不能如1楼最快回答的那个同学那样写.
要把①和③都写上.
3.没啥好说的的,第二问判断了过量的问题,第三问Cl2 + CO32- =Cl- + ClO- +CO2↑+H2O,一楼正解.
平衡常数问题,只要能真正理解定义式中各个项所代表的意义.这类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还有疑惑,欢迎追问.但一定要仔细看完我前面的分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