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信佛的人如果一个人虔诚信佛,也持戒,供养佛不惜钱财.但除家人和亲戚外,却对周围的人和事极为吝啬,会怎么样,会有什么果报?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11 20:41:58
信佛的人
如果一个人虔诚信佛,也持戒,供养佛不惜钱财.但除家人和亲戚外,却对周围的人和事极为吝啬,会怎么样,会有什么果报?
不惜钱财供养佛 定会有福报 ;而对除家人和亲戚外,周围的人和事吝啬钱财,肯定受穷,两者是不是矛盾呢,谁能说明?
信佛的人如果一个人虔诚信佛,也持戒,供养佛不惜钱财.但除家人和亲戚外,却对周围的人和事极为吝啬,会怎么样,会有什么果报?
施财吝啬各果报
  第一三九集
  诸位同学,大家好!《感应篇》第五十八节:[自罪引他.壅塞方术.]
  这末后一句包括的范围很广,引申的意思就更多.注解里面简单地举了几个例子,[方术,如医卜星相,及一技一艺皆是,浅者藉以养生,高者用以济世.若壅塞之,使不得行,亦是吾道之不广,而四方多饥寒失业之人.]这几句话我们可以细心地去思维.换句话说,凡是能够利益社会的、造福众生的,所有一切理论与方法,都应当让它畅通无阻.所以佛在经典里面,每一部经末后都有流通分,诸位想想这个意思,希望这些道理、方法能够流布十方,通达三世,这样才能令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利益.如果障碍流通,这个罪过就重了.现代世间人,无论是国内国外,有一个严重错误的观念,就是保护自己的权利,这个观念是错误的.保护自己的权利就障碍流通,自己所得的利益,可以说是非常有限,而造作的罪业无量无边,这是他没想到的.
  佛在经教里面告诉我们,财富是果报,财布施是因,施得越多,果报越厚.不肯布施的人,得愚痴果报;不肯行无畏布施的人,得多病短命的果报,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欢喜布施得大富,欢喜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欢喜修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世间人追求富贵、智慧、健康长寿,而所作所为恰恰相反.虽然相反,我们实际上看到好象他也有所得,这是什么道理?佛给我们说,他这一生所得到的是他前生所修积的,因果通三世.明白这个道理,诸佛菩萨、世出世间大圣大贤,起心动念都是利益社会,利益众生,都是希望一切众生得富贵,得智慧,得健康长寿.所以点点滴滴那些方法技巧,都巴不得赶快传授给别人,希望一切众生各个都通达,都明了,都拥有,这是圣贤人的心,是佛菩萨心.哪有障碍别人的行为!念头都没有.
  在佛门里面,古时候确实没有,我们看古书后面,古书没有版权,但是最后一页他总印了几个大字,[欢迎流通,功德无量],或者[欢迎翻印],他总印这些字样.现在这些书籍不一样了,连《大藏经》,出版商印的这些《大藏经》后面都{版权所有,翻印比究],他眼前是可以得一点利益,他的果报在阿鼻地狱,永劫不得翻身.什么原因?他窃盗佛祖的版权.释迦牟尼佛没有授权给他,祖师大德也没有授权给他,他这叫盗版.古圣先贤、佛菩萨这一些留下来的遗产,是世间所有一切众生发发都有份,你怎么可以独占?你去想罪过多重.这个事情被现代许许多多人忽视了,乃至于出家的法师都疏忽了这一点.
  往年演培法师到台湾,他很喜欢住我的基金会,我对他老人家的招待很周到.他看到我们所印的经书、善书流通全世界,看了一看没有他的书,他就问我,他说:[净空法师,你流通的怎么我的一本都没有?]我说:[老法师,你的书后头印上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谁敢动?]这他才摇头有悔意.我们学佛人,决定不做犯法的事情.你说你版权所有,我绝不印你的,你有你的因果,我有我的因果,我找那些没有版权的书,我来翻印.现在我们也有点能力了,我们可以重心制版来流通.演培法师告诉我,他的版权被人家买断了.我那时候跟他说,我说你有是卖版权,你为什么不来找我?我基金会可以买你的版权,流通全世界.你卖给书商,人家能印多少部?能卖多少?你的教化不能够普遍到一切众生,你一生的心血用错了地方.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演公很我是好朋友,我们在一起是无所不谈.所以到末后他还有几本书,还没有卖出去,就交给我们基金会,大概有两、三种,我们也把它印出来广为流传.
  现在人强调的是智慧产权,我们读佛经的人清楚,智慧财产权果报是什么?世世愚痴,干这个!商业里头的竞争,保护自己的权益,产品决定不能让别人仿冒,都是为了自私自利,不是为社会,表示为众生.为社会,为众生,无量无边的福报.用尽心机,能不能得到福报?丝毫都没有得到.他今世所得到,是前世所修的,来世就可怜了.过去生中累积的福报,享受尽了,这一生没有修福,造作罪业.纵然发了财,也在社会上做一点慈善事业,回馈社会,那是小善.[壅塞方术],大恶!小善抵不过大恶.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要了解事实真相,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要想到社会整体的福利,众生全体的幸福.
  所以我们过去图书馆、基金会,现在的居士林跟此地净宗学会,所有出版的书籍、磁带、录象带、光盘,全部都没有版权;不但没有版权,而且没有一样东西是向外面卖出去的,我们全部赠送,免费地供养.这是许许多多同修们到新加坡来参观、来共修,看到这个道场一天比一天兴旺.什么原因造成这个现象?我们勤修三种布施,财布施,饮食、衣服、医药,我们样样照顾周到.居士林每天吃饭的人超过一千人,星期假日三、四千人,这边每天三餐供养,还有两道点心,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供应,一分钱不收,欢迎你来吃饭,不论你学不学佛,你毁谤佛、侮辱佛,你来吃饭,我们都非常欢迎.法布施做得更多了.财布施,我们还供养其它的宗教,其它不同的族群,我们布施对象是向全世界.
  有不少人看到了,问李木源居士,李木源居士现在是居士林林长,问他:[你们的钱从哪里来的,怎么会这么多?]李居士回答得很幽默:[我们有后台老板,大富贵、大智慧的后台老板.][老板是谁?][阿弥陀佛.]我们只是很认真努力去做,证实了佛在经上所说的道理跟事实真相,就是越施越多.所以你不要害怕,你的心量要拓开,为广大的社会服务,为一切众生服务,不分种族,不分国界,不分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地服务,真诚的爱心,毫无顾忌,过去大家在经典上看佛这么说,没有看到事实真相,现在我们在这儿做了,你看到了,这个地方是大修布施,所以财源滚滚而来.你无我从哪里来的?我也不知道,李居士也不晓得.总而言之,事实告诉我们,居士林的布施,没有向信徒要过一分钱,那样化过缘,没有募过捐,这是事实.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供应餐点饮食,没有买过米,没有买过菜,没有买过油盐,都是各个方面自动送过来的,知道这个地方是广行布施的道场,所以许许多多同修自动乐意送来的.
  上一次我们访问基督教,基督教的朋友问我们,他说:[你们佛教好象对于老人福利事业做得很少.]李木源居士回答他,他们做得不少,做得比你们还多,但是我们没有老人院.我们的老人福利事业在哪里?你到居士林楼下厨房去看看,每天有几百个老人,在那里欢欢喜喜有说有笑,在那里做义工,在那边捡菜、洗菜,在厨房帮助,所以我们对老人的照顾,让老人在这个地方修福修慧.所以每一个寺院眼庵堂都是老人院,这个老人院是开放的,也有住在里面,也有早晨来,晚上回家的.让他们做自己欢喜做的工作,他们在这里劳动,身心健康,一面劳动,一面听经,一面念佛,这个生活多么充实,其它宗教还没有做到.我们大力修法布施,看到居士林上上下下,真的,智慧增长,法喜充满.你看看哪一个人见面,不是满面笑容,亲切地招呼?这是一个非常温馨的大家庭,每个人身体身的是健康长寿.我们最近设的有中医义诊所,为社会大众服务,居士林的林友,这里面到义诊所去的人,我还没有看过.
  所以这个道场如理如法地修学,每一个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不是流通大法,无不是念念想着贡献自己一份心力,为社会造福,为一切众生造福.佛法在此地落实,不是在讲堂每天说说就算了,完全落实,完全兑现了.佛陀在经典上字字句句教诲,已经变成我们实际上的生活行为,变成我们的思想、意愿,这叫学佛.当然我们的过失还很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天读经、研究讨论,改过自新.把自己的境界不断地向上提升,把利益众生的事业,天天在拓展,在扩大.我们今天志同道合的同修,包括全世界的同修们,我们应当了解,共同努力,精进不懈,才真正做到自度度他.这两句文里面含义非常深广,说之不尽,我们要细细在生活当中去寻求.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http://lotuspond998.spaces.live.com/Blog/cns!C35B4C59F15E1117!297.e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