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物理 > 作业

(2014•湛江二模)如图所示为“研究加速度与力关系”的实验装置,保持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 不变,改变吊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物理作业 时间:2024/06/23 08:54:47
(2014•湛江二模)如图所示为“研究加速度与力关系”的实验装置,保持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 不变,改变吊盘中物块的质量m,完成下列填空:

①如图1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A、B、C、D、E 是计数点,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0.1s,则AB 之间还有______个点没画出;运动过程中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要求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以F 为横坐标,a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a-F 的图线如图3.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_____
③由图3线可知,在实验过程中漏掉了平衡摩擦力这个步骤,若忽略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则小车和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④图3中AB 段的图线近似为直线,则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______kg.
(2014•湛江二模)如图所示为“研究加速度与力关系”的实验装置,保持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 不变,改变吊盘
①因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0.02s×5,所以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
根据逐差法,加速度a=
xCE−xAC
4T2=
4.37+3.60−2.82−2.03
4×0.01×10−2m/s2=0.78m/s2
②设小车与砝码的质量为M,小桶与砂子的质量为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m:mg-F=ma
对M:F=Ma
解得:F=
mMg
M+m
当m<<M时,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当小桶与砂子的质量为m变大后不能满足m<<M的条件,故图象弯曲.
③由图3可知,由于没有平衡摩擦力,当拉力变为0.1N时,小车才有加速度,故摩擦力为0.1N.
④图3中AB 段的图线近似为直线,根据a=
1
MF,可知直线的斜率表示质量的倒数,根据图线的数据可知,其斜率k=
0.8
0.5−0.1=2,故质量M=
1
k=0.5kg.
故答案为:①4;0.78;②没有满足M>>m;③0.1;④0.5.
(2014•湛江二模)如图所示为“研究加速度与力关系”的实验装置,保持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M 不变,改变吊盘 (2014•河北模拟)某实验小组应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及砝码盘的总质 (2013•湛江一模)如图1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桶,C为 在保持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间关系的实验中,小车质量M和砝码质量m分别选取下列四组值. A.M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为什么要保持(砝码/沙桶+沙子)的质量 远小于 小车和砝码的质量? 在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为什么小车的质量要远大于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 (2013•河南二模)“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小车的质量为m1,纸带穿过固定的电火花打点计 题是这样的: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 (2013•韶关一模)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已知砂和砂捅的总质童为m,小车的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秒 (2014•烟台模拟)如图所示,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保持木板水平,调节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量, 在研究力与加速度质量关系的时候 为什么要先平衡摩擦力,再测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2014•新余二模)如图1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质量为m1,连接在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