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求七夕的来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9 04:34:57
问一下七夕的来历,文章需要,谢谢
求七夕的来历
解题思路: 七夕不应该是情人节,而应该是夫妻恩爱节。
解题过程:
农历七月七日旧称七夕,也叫乞巧节。相传是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关于乞巧指的是向织女乞取智巧。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已是家喻户晓,由来已久。《诗·小雅·大东》说:“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胶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是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雏型,这时,织女、牵牛还只是天河二星,并无神的色彩,虽然诗中提到了织女“报章”、牵牛“服箱”,但这也只是就这两颗星的名称生发的联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联想正是后来牛郎织女传说的催发剂。到了汉代,牵牛、织女便由星变成了神,有了鹊桥相会的说法。唐韩鄂《岁华纪丽》引《风俗通》说:“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淮南子》说:“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再看汉末的《古诗十九铁:“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文。纤纤摸索手,札札弄机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诗中不仅说出了牛郎与织女相思相恋的夫妻关系,而且织女的神的形象已隐现其中。大概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在汉代就已经基本定型了。南朝梁殷芸的〈小说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抒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后遂废织经。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这个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梗概,虽然在文献的记载中出于南北朝时代,但人们有理由认为它是对汉代牛郎织女传说的追述,不然,七夕相会之说就无从说起。后来,牛郎织女的传说在民间又被不断地丰富情节、注人民情,于是,这一传说更为故事化了。在民间传说中,织女为天帝之孙、王母娘娘之外孙,织布之暇,常浴于银河。牛郎则为人间一孤儿,备受兄嫂虐待,分家时仅分予一老牛。时天地相去不远,银河与凡间通连。牛郎遵老牛之嘱,去银河窃得织女天衣,织女不能去,遂结为夫妻。经数年,得一儿一女,男耕女织,幸福和美。不料天帝查知此事,怒遣天神捉逮,王母恐天神疏虞,亦亲往。织女被捉,号哭与夫及子女痛别。时老牛垂死,嘱牛郎剖其皮,衣之登天。牛郎如其言,担子女追去,且及,王母拔簪划空,顿成滚滚天河。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只有悲泣。后终感动天帝,许其每年七夕鹊桥相会。七夕这一民间节日就源起于这个神话传说,七夕的节日风俗也与这一神话传说有着渊源关系。
还有一个版本
有一个老实勤恳的牛郎,父母双亡,随兄嫂度日。他的嫂子十分懒惰刻薄,不仅虐待牛郎,而且还挑唆他们兄弟不和,最后不得不分家,牛郎只分得了一头老黄牛、一辆破大车和两亩薄地。
  牛郎十分勤劳,感动了天神,那头老黄牛就是天牛星下凡。它干活利索,十分听话,还会说话。牛郎叫它“牛大哥”,它见牛郎十分孤单,怪可怜的,想给他说一个媳妇。
一个晴朗的早晨,牛郎顺着“牛大哥”的指引,来到一个池塘边,见一群姑娘在那里洗澡,牛大哥让牛郎去拿一件鲜红的衣服,向回家的路上跑去。丢衣服的姑娘急忙追上他,两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妻,这位姑娘就是玉皇大帝的小女儿——织女。
婚后,夫妻俩日子过得很好,牛郎每天赶着老黄牛种地,织女在家纺纱织布,不到三年生了一儿一女,老黄牛不久就死了。
有一天,牛郎去耕地,织女在家织布。突然天空阴霾,雷声隆隆,电光闪闪。一会儿,天上出现了金甲神将,他们奉玉皇大帝旨意,要把私下天庭的织女捉拿惩办。牛郎闻讯赶来,织女已被抓走了。牛郎只好把“牛大哥”临死时给他的一双牛角,拿出来晃一晃,牛角顿时变作一根扁担、两个筐子,他把两个孩子放在里边,担起来,腾空飞上了天。
牛郎挑着两个孩子,腾云驾雾向前飞赶,也不知跑了多少路,眼看就要追上了,天空中突然出现了王母娘娘,她拔出簪子用手一挥,划成了一道天河,把牛郎与织女分开,使他们永远不能见面。
牛郎和织女诚挚的爱情和悲惨的遭遇,感动了凤凰鸟,她把百鸟召集起来,在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搭成了“鹊桥”,让他们夫妻见面。于是王母娘娘不得不承认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为牛郎与织女会面的日子。这就是“七夕”的来历,以后形成了“七夕节”的风俗。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