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几个历史学名词如何解释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5 15:55:12
几个历史学名词如何解释
1.算缗
2.告缗
3.盐铁官营
4.《白虎通义》
5.“十通”
6.大索貌阅
7.输籍之法
8.输籍定洋
9.《史通》
10.《通典》
11.“三言”、“二拍”
几个历史学名词如何解释
1、亦称“算缗( mín )钱”.汉 代所行税法之一,对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和车船所征的赋税.课税对象为商品或资产,“缗钱”为货币和计税单位——1缗为1贯,1贯为1000 钱,一算为120钱.
2、中国汉代武帝刘彻为打击商人势力、解决财政困难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告缗是算缗的延伸.鼓励知情者检举揭发,规定凡揭发者,奖给所没收财产之一半,叫做“告缗”,当时揭发者极多.
3、汉武帝实行的财经政策.西汉初年对盐铁业采取自由经营政策.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在中央于大司农之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业,于地方各郡县设盐官或铁官经营盐铁产销.
4、是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经学辩论的结果撰集而成.因辩论地点在白虎观而得名.
5、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这十部政书的总称,唐代杜佑撰《通典》一书,专就历代典章制度,分门别类地,系统、全面而又概括地编撰成我国最早的一部专史巨著,开创了史书的新体例.
6、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隋政府下令州县官吏大规模地检查户口,叫做“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是隋唐检括户口的措施.
7、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下令清查户口,依照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体貌进行核对,此即所谓“大索貌阅”.如有不实,三长要发配远方.清查的结果,使国家户籍增加了四十四万余丁,一百六十四万余口.
8、输籍定样,又称“输籍法”.中国隋朝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采纳高熲建议,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高低,重新规定应纳税额,以防止人民逃税和抑制豪强地主占有劳动人口,造成税负不合理现象.
9、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
10、唐杜佑撰,二百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十通」之一.记述唐天宝以前历代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的专书.唐杜佑撰﹐共二百卷﹐内分九门﹐子目一千五百余条﹐约一百九十万字.
11、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