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宏微观经济学,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2 03:51:08
宏微观经济学,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蒙代尔-弗来明模型当下情况发生变化,国民收入名义汇率和贸易余额在浮动汇率制下如何变化1.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2.消费者减少当前消费,增加储蓄.作图并分析
宏微观经济学,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20世纪60年代,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Mundell)和J.马库斯·弗莱明(J.Marcus Flemins)提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模型,简称M-F模型),即通常所说的经典M-F模型.
该模型扩展了对外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政策效应的分析,说明了资本是否自由流动以及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其目的是要证明固定汇率制度下的“米德冲突”可以得到解决.
主要假设:
1.假定价格在短期内是不变的;
2.假定经济中的产出完全由总需求决定;
3.假定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的需求不仅与收入相关,而且与实际利率负相关;
4.假定商品和资本可以在国际市场完全自由流动,资本的自由流动可以消除任何国内外市场的利率差别.
这个题目我们去年考试考到了.
再问: 那,当消费者增加当前消费,减少储蓄呢?
再问: 现在急需问题答案,就是那种分析好了,直接能背的。知识太复杂,自己总结不出来,求答案
再答: M-F模型认为,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之所以无效,是由于在这种制度下。当央行企图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使得LM曲线从LM1向LM2方向右移的方式来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时,本国利率水平下一旦下降到CM曲线之下,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会引起资本外流,并对外汇汇率产生升值压力。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央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会被迫向外汇市场卖出外汇,买入本币。这会使货币供应量减少,使LM曲线反过来向左上方位移,并返回其初始位置,从而使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增加产出的努力发生逆转,并最终失败。因此,在固定汇率下,货币当局不能自主决定货币供应量和LM曲线的位置,也不能有效地影响利率水平,所以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再答: 主要我们当年重点被我弄丢了
再答: 我们考过这题12分
再问: 哦哦,有这些也够点,总比没有强,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