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麻烦帮忙分析一下这句话的结构:用历史著作《三国志》去对比文学著作《三国演义》,未尝不是有益的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6 06:44:12
麻烦帮忙分析一下这句话的结构:用历史著作《三国志》去对比文学著作《三国演义》,未尝不是有益的事.
主语为什么是由偏正词语充当的呢?谓语为什么是偏正呢?
如果这句话谓语是偏正词语,为什么这句话(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的谓语是动宾词语呢?
另外拜托百度,度娘,不要,千万不要把这提问撤销,小弟给您跪了……
麻烦帮忙分析一下这句话的结构:用历史著作《三国志》去对比文学著作《三国演义》,未尝不是有益的事.
第一个句子:主语“用历史著作《三国志》去对比文学著作《三国演义》”是一个状中关系的偏正短语.谓语部分(应该不能说谓语)“未尝不是有益的事”状(未尝不)中关系的偏正短语.
第二个句子,同样不能说过谓语,因为其谓语是“是”,谓语部分“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当然是动宾短语.
再问: 如果用层次法分析 “未尝不是有益的事”,第一层是状中偏正,第二层是状中偏正,第三层(是……事)应该就是动宾结构了; “是亿万人民群众切身事业”,第一层就是动宾结构。 我这样理解对吗?
再答: 句子成分和句子主干应该不一样,如“这本书不是我的”: 句子成分:(桌子上的)书(主语) [不] 是(谓语) 我的(宾语)。 句子主干:书不是我的。 这样说来,从句子成分看,“是”前带有否定词的谓语部分似乎应是偏正短语。那么,“未尝//不/是//有益的///事”,第一层是状中偏正;第二层前面并列,后面动宾;第三层是定中偏正。 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对,记得当初老师讲的时候似乎就是这样。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