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钱从哪里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4 19:29:14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钱从哪里来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钱从哪里来
要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融资是关键.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为了解决低收入群体和政策所要保障的其他群体的住房问题所建造的.作为政府提供的一种公共服务,其所耗费的一切资源,必须由政府自己来解决.从资金来源上来看,它只能来自于政府,而不能从其他地方打主意.道理很简单,如果保障性住房自身能够带来充足的资金流,那么这样的住房就不是保障性住房了.谁来保证公积金的安全 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耗费各种资源,土地、人工、建筑材料等等,不一而足.保障性住房的土地可以采取划拨的形式,但划拨只是说明某具体的保障性住房项目的成本核算可以不考虑土地成本,不等于说政府在划拨土地时不耗费资源.征地、拆迁等等开支都构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实实在在的成本.即使是不用征地、拆迁就可以获得的土地,也是有成本的.这些土地不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可另做他用.从保障性住房建设整体来看,这种机会成本同样不可忽略.即使是商品房配建的保障性住房,也有土地成本在其中.且不说这种保障性住房建设所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只谈配建保障性住房所导致的商品房贬值问题.这种贬值一定会在地价上得到充分的反映.地价因此下降的幅度事实上就是这种保障性住房的土地成本.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土地成本不可不考虑.地方政府间竞争正日趋激烈.而在这里,不仅土地不能为地方提供收入,谈不上“亩产税收”的多少,地方政府反而还要耗费资源去获取土地.显然,这样的制度安排无法激励地方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建设保障性住房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之一.现在的关键是,地方政府的可持续性是否有保证?地方财力总体上的不足,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当地方政府在“掘地三尺”之后还不能为保障性住房提供足够支持的时候,那么再怎么给地方政府下任务也是白搭.正因如此,中央财政才会为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资金.但仅2011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就需要耗费1.3万亿元,显然保障性住房还需更多资源支持.地方政府是否有能力提供还是一个大问号.作为政治任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一定会完成.但是,如果没有采取足够有效的措施保证的话,任务完成的品质也一定会打上折扣.也正因如此,有人建议另辟财源.住房公积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某些人视野的.住房公积金从本质上来看,是个人的钱,在公积金的管理中,首先应保证其安全性.保障性住房的性质决定了公积金贷款形式的融资无法保证其安全性.也许,这可以解燃眉之急,但这违背了公积金使用的本意.一些地方已开始为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公积金贷款.良好初衷,不容置疑.但谁来保证公积金的安全呢?特别是对于廉租房来说,问题可能更多.由于所能回收的资金极其有限,不要说偿还开发贷款,就是收上来的有限的租金能否保证保障性住房的日常管理(物业)支出都成问题.万般无奈之下,即使非得用公积金贷款来融资,也只能限于一些可以出售有限产权的保障性住房,而不能用于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设.担子不能全压在政府身上 当需要资金的时候,眼睛总会盯着钱多的地方.当下中国的融资体系还是以间接金融为主,即使有动态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这一紧箍咒在那里,商业银行的巨额资金还是被不少地方盯上了.银行的钱基本上不是银行自己的.在银行经营过程中,安全性是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保障性住房怎么能够用银行的钱呢?还有人打起商业保险资金的主意,打全国社保基金的主意,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这种想法都不应该在现实中得到体现.还有人打开发商的主意.在前些年房地产行业火爆的日子里,开发商赚得“盆满钵满”.但是,要让开发商拿钱出来,除非是要“取缔”开发商,否则,这种设想也是不现实的.即使有开发商说只要有一分钱的利润,他们也愿意建,但我们最好还是将这当作开发商的一种流着所谓“道德血液”的表态罢了.在商言商.没有合理的利润,开发商本来就不应该介入其中.否则,好不容易初步形成的市场秩序仍将丧失.况且,扭曲市场的行为相当于一部分人民群众的财产(正好因为他们是房地产企业是股东)被无偿征收.除非我们不想要市场机制,否则这种想法还是最好不要诉诸实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离不开开发商.在市场中,盖房子最专业的还是开发商.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全可以采取“公共提供”与“私人生产”相结合的模式.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资源)来自公共部门(政府),具体建设任务可以由开发商来承担.开发商是否愿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应该以市场的标准来决策.这相当于政府在向市场购买公共服务,开发商的身份是生产者.生产者是否愿意参与生产,判断标准只能是市场利益.只要私人生产者(开发商)之间的竞争是充分的,那么最大的获益者还是政府.显然,把保障性住房“提供”的重担压在政府身上,政府的承受能力必须考虑.在公共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提供保障性住房和其他公共服务之间存在权衡取舍关系.保障性住房不是建得越多越好.保障性住房的提供是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鼓励人民不去创造财富,更不是要去奖懒罚勤.保障性住房建设在解决公平的同时也要注意改善效率.(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