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谁知道“土木堡之变”的详细过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30 23:54:10
谁知道“土木堡之变”的详细过程
谁知道“土木堡之变”的详细过程
明朝在北边与蒙古人干仗,老实说,还真不是王振挑的头.
蒙古瓦剌部本来有三大力量,其一马哈木,其二太平,其三把秃孛罗.永乐年间,明朝封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前文中提到,马哈木进攻鞑靼部阿鲁台被杀,其子脱欢被俘.日后,脱欢被放回,反戈一击,终于杀掉阿鲁台,为父报仇.他被明朝允许袭父爵,也称“顺宁王”.英宗正统初年,脱欢杀掉“贤义王”和“安乐王”,兼瓦剌各部,成一方强主.他本想自称可汗,但诸部多有不允,无奈之余,只得又捡出元朝皇族的一个后代脱脱不花为“大汗”,脱欢自己当“丞相”.正统四年,脱欢病死,其子也先袭位,称“太师淮王”,实际上他才是北元真正的主人,脱脱不花挂名傀儡而已.每次向明朝入贡,也先和脱脱不花都各派使节,明朝也平等对待来使,没把“顺宁王”使臣置于脱脱不花使臣之下.脱欢、也先父子好玩,对内一个“公司”,对外两块“招牌”,不嫌麻烦.
也先地盘越来越大,不仅收服了“三万水女真”,向东挨近明朝辖下的朵颜、福余、泰宁三卫.
英宗正统十年(1445年),也先集结沙州、罕东和赤斤蒙古诸部进攻哈密卫.明廷不仅不救,还敕令修好,怂恿了也先的野心.哈密重地,落入也先掌握之中.此后,他不断凯觎明朝西北边地.当时,巡抚宣府大同的明臣罗亨信上奏,提醒明廷在直隶以北战略要地增设土城防御工事,任兵部尚书的邝野畏惧王振威权,不敢对此事拍板定夺.参将石亨性急,想要在大同四州七县范围内三丁籍一人为兵.罗亨信表示反对,认为边民疲于防守耕战,土地粮食不足,如按石亨之议行之,肯定民众会一时逃亡大半.
也先与明朝撒破脸皮的导火索,乃朝贡事件.
瓦剌蒙古最早入明朝贡的使臣只有三、五十人,在北京等地总是受到明朝政府级别很高的接待,住高级宾馆,按人头赐银颇丰.一来二去,瓦剌觉得这种“打秋风”方式回报多且快,就不停增派“贡使”的人数.到了也先时代,每次均有一、两千人之多.明朝负责接待的礼部对此早有发觉,屡次告诫瓦剌贡使不能越来越多,但也先我行我素,不断增派.正统十四年(1447)年春,也先遣“贡使”二千人入京,这还不算,他又诈称人数是三千人,以冒取明朝的回赐.同时,他们带来向明朝“进贡”的马匹,也多疲劣不堪,以次充好.蹬着老二上肚脐,也先确实无赖.
王振得知此事后,脑门子上火,大骂蒙古人不识抬举,胆子越来越大,敢敲诈大明天朝.他告知礼部:“只按实来人数赐银,一个子儿也不多出.至于马价,以质论价,绝不能花买人参的钱买回萝卜.”
有大太监王振发话,礼部自然胆壮,依教行事,使得蒙古人大失所望.也先觉得十分没面子.
此外,在数次通贡过程中,明朝的各级“通事”(外交接待人员)收受了也先大笔贿赂,向蒙古人尽告国内虚实.也先曾要求明朝嫁公主于自己,明廷不知道,高级通事却已经拍胸脯答应下来.所以,这次“贡马”,也先让使者向明廷表示是“聘礼”,朝廷才知道下边有人“许婚”.
王振遣礼部以皇帝名义答诏,明白告诉对方,朝廷没有许婚之意.“也先益愧愤,谋寇大同.”
八月,也先联集塞外蒙古及诸番部落,分三路入寇.也先本人统中路军,率军直攻大同;“可汗”脱脱不花自兀良哈率军,侵入辽东;阿剌知院率军,进逼宣府(今河北宣化).
数十年过去,明太祖、明成祖那一茬兵将老的老,死的死,明军战斗力远远不如从前.当也先瓦剌军进至猫儿庄(今内蒙察哈尔右翼前旗)时,明将吴浩迎战,交手即败,他本人也战死.四天之后,大同总督军务宋瑛率数万明军迎堵也先于阳和口(今山西阳高),本来兵势不弱,但监军的太监郭敬无勇无谋,胡乱指挥,使得明军大败,一军尽没.西宁侯朱瑛等人战死,只有“政委”太监郭敬躲在草从中才捡得一命.
这样一来,瓦剌军势如破竹,连陷塞外诸军事堡垒.而瓦剌的阿剌知院所率军队又从独石口南下,占据了马营堡(今河北赤城).心惊之下,马营堡守将弃堡逃遁.阿剌知院乘胜,又攻下永宁城(今河北延庆).
三路瓦剌军中,只有“可汗”脱脱不花一路表现最差劲,他率东路军进围镇静堡(今辽宁黑山),被镇守的明将赵忠迎头痛击,一点便宜未捞到,狼狈回返,途中只得攻屠明朝一些驿站、屯庄以泄愤.
诸路败报频传,北京的王振不忧反喜,觉得自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再立大功以示威,使自己在朝中威望更上一层楼.他先派出井源(驸马都尉,演武比赛中那位获奖者)等四个将领率四万多人先行去大同,然后,王公公走入大内,劝明英宗“亲征”.
明英宗此时已经二十三岁,他自小就喜欢观看军队演操习武.“王先生”这么一窜掇,英宗皇帝十分高兴,觉得应该效仿“祖宗”那样跨马出征.这小伙子黄毛未褪,也想横枪跃马,就如同现在毛头小孩打电子游戏玩攻略成专家,就以为自己可以带兵打仗一样.明太祖、明成祖一生戎马,屡经战阵,而明英宗仅仅是金笼贵鸟,哪里见过真战场.
消息传出,以吏部尚书王直为首的大臣纷纷怠谏,苦劝英宗皇帝千万不要“御驾亲征”.确实,也先几万人的敌寇,犯不着大明皇帝亲自出马.
王振不听,他私下合计,也先诸路加一块撑死超不过十万人,挟皇帝出兵,拥兵数十万,大不了用人海战术硬拼,比消耗,比人命,也能把瓦剌人打败.于是,他下令兵部两天内一定要调集五十万人马.“事出苍猝,举朝震骇.”
1447年阴历七月十七日,王振、明英宗率五十万胡乱集合的人马从京城出发,留英宗异母弟郕王朱祁钰(由太监金英“辅佐”)在北京留守.至于阁臣曹鼐、张益,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野等六部尚书,全部随驾从军.也就是说,三分之二的政府要员,全部随皇帝而行.
当日,军行至龙虎台驻营,“方一鼓,众军讹相惊乱,皆以为不祥.”值此军国大事,王振自以为诸葛亮,忽悠两条小细腿跨匹大战马,很想“指挥若定”.但出军需要极其严密的布置和后勤保障工作的及时到位.五十万大军,随行役夫就应该有数十万之多,王振对这些“杂事”不屑一顾,加之催征太急,补给不足,光五十万人的吃喝拉撒,就已经使明军内部乱成一团.
秋雨时至.几十万大明军,冒着凄风苦雨,出居庸关,沉重前行,过怀来,至宣府.“连日风雨,人情汹汹,声息愈急.”随驾群臣察觉士气低落,接连在军中上表,恳请英宗皇帝回鸾.王振大怒,罚兵部尚书邝野等人于草中长跪.见大公公天威震怒,成国公朱勇等人禀事时,“咸膝行进”.王振淫威,可见一斑.
阁臣曹鼐跪言:“臣子固不是惜,主上系天下安危,岂可轻进!”
王振回答:“如有不测,也是天命!”
王振恨这些人阻止他立不世之功,就下令群臣分编入各军,“悉令掠阵”,想让这些大臣当炮灰战死.
大同还未抵达,由于军中乏粮,明军冻死、饿死不少,“僵尸满路”.同为太监的彭德清也以天象不利为由,劝王振还军,不从.
阴历八月初一,数十万明军终于得抵大同.瓦剌部也先见状,佯装避去,实际是想诱敌深入.大同附近战场还未收拾,遍地是明军缺胳膊断腿无脑袋的尸首以及马尸、弃甲、辎重.王振大太监哪见过这些东西,阵阵尸臭入鼻,残尸蔽野,他内心骇惧.英宗皇帝也觉不妙,真战场活脱脱一幅地狱图,一点不好玩,哪能同京城内号角嘹亮、旌旗蔽天的演武场相比.于是,他同“王先生”商量,想先在大同城停驻一段时间再说.但是,王振听说也先“退军”的消息,登时来了精神,力劝皇帝立刻北向出击.恰恰此时,先行派出的井源等部明军,其实已经大败亏输.
王振已成偏执狂,任谁劝也不行,一意孤行,非坚持进军.确实,事已至此,骑虎难下,无功而返,不仅狼狈,且脸面无光.
关键时刻,王振的心腹,老同事郭敬入见.这位郭敬在阳和口见识过瓦剌军的厉害,千辛万苦捡得小命,真正知道了轻重.他哭劝王振,为持重保身之计,千万不要冒进.他还告诉王振,也先绝非是害怕才后撤,而是诈术,就在不远处埋伏等待明军.
听此言,王振心凉.郭敬又劝:“趁也先退兵,正好以此为借口,我们现在退军,不算败绩.如果前行无功,那时候就不好收场.”
别人的话可以不听,郭敬公公自己人,句句打动王公公的心.他显示出“果决”的一面,立即下令退军.明军八月初一到大同,八月初二即“班师”.真是“兵贵神速”.五十万人马,原路后撤.
本来,明军应该经大同由居庸关回北京.中途,王振想衣锦还乡,拉着英宗还蔚州老家要显摆一下,便下令改道由紫荆关(河北涞源)入京.结果,大军惊惶退走,到处踩踏庄稼,王振又变成“人道主义者”,怕老家的乡邻田地也被蹂踏,在距蔚州四十里时,他老娘们儿一样又改主意,命令大军向宣府方向行进,仍从居庸关返回.如此反复逡巡,不仅使也先军队追蹑上来,又使明军侧背全然暴露给了瓦剌军.
就这样,拖了八天之久,明军才退至宣府.同时,也先骑兵也不慢,一路追赶,恰巧跟上.
王振心慌.他接连派出成国公朱勇等四员大将率两路兵返头阻击也先,皆被打败,将死兵亡,损失惨重.
八月十三日,明军退至怀来以西的土木堡.说来狼狈,五十万明军,被几万瓦剌军追撵.其实,如果明英宗等主要人马进入怀来县城,凭城暂避,还不至于败得太惨.但王公公要等他一千多辆大车的黄白财物,迟迟不走.
犹豫之间,兵部尚书邝野又苦求英宗捡精锐部队拼杀突围,皇帝被说动,大太监王振偏执脾气又上来,坚决反对.
邝野见不到英宗皇帝,想闯行殿亲自进行说服工作.王振大怒:“腐儒岂知兵事,再妄言,必杀汝!”
邝野此时倒不怕王公公了,回言道:“我为社稷百年着想,干吗以死惧我!”
王振命卫士把这位尚书赶哄出去.
明朝窝里争执期间,也先的瓦剌兵马源源赶到,把明军包围在土木堡.
土木堡并非是一个军事据点,其地原名“统幕”,讹称为“土墓”、“土幕”、“土木”,不仅未有城墙护池,荒地无水草,明军掘地两丈多深也挖不出水来.士兵缺粮还可以忍受,没水才是最要命的事情.土木堡南面十五里处有一条河,却已经被也先派人首先占据.明军水源被断,军心大乱.
八月十五这天,中秋月圆,数十万明军被围,又饥又渴,精神几乎崩溃.也先很有军事才能,他分出一支军马,从土木堡帝的麻谷口向明军发动进攻.坚守谷口的明军都指挥郭懋还算条汉子,死战一夜,瓦剌军未能攻破.但瓦剌后续兵马源源不断,给守口明军造成巨大压力.其实,当时人在宣府的明朝将领杨洪如果领兵向也先发起进攻,可以给瓦剌军来个反包围,内外夹击,说不定把也先军马尽数消灭掉,毕竟明军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再不济,宣府明军进攻,明英宗也可以趁势突围逃走.杨洪过于“持重”,龟缩于宣府坚城之内,闭门不出.
也先这个人,不仅会用兵,还十分阴险,懂得“心理战”.为了麻痹明军,他派人进入土木堡,表示要与明朝讲和.明英宗、王振听到这个消息,久旱逢甘雨一样,喜不自胜.忙不迭立刻让阁臣曹鼐拟写敕书,并派两个“通事”与瓦剌使臣一起前去也先处商谈和议.
明军士兵被围两三天,渴得要死,听闻双方终于讲和,一下子从精神上松懈下来,纷纷四出找水找草料,脱离了各个关键防御地点.
王振觉得大势不好,急忙传令移营,“逾堑而行,延徊之间,行伍已乱.”试想一下,五十万大明军,外有强敌,内部自己乱成一窝蜂,不倒霉才怪.
明军南行才三、四里地,瓦剌军队蜂涌而上,四面围攻.蒙古人打猎一样,用箭射死不少明军.然后,马军步兵一起上,刀砍斧剁,明军几无还手之力,“兵士争先奔逸,势不能止.”他们已经饥渴了两三天,浑身无力,再让这些人冒死打仗,根本是不可能之事.
混战之间,也先关键时刻派出后备队,皆精甲铁骑,冲入明军蹂阵.这些骑兵高举长刀,逢人就砍,并大呼“解甲者不杀”.明兵在心理上早已崩溃,纷纷解甲.瓦剌军高喊不杀人,只是说说而已,没有甲胄防护的明军个个都成了白切鸡,任由手持大刀的瓦剌军人屠戮,“(明军)众裸袒相蹈籍死,蔽野塞川.”人到一万,彻地连天;人上十万,无边无沿.五十万人,战场上估计就死了四十万.文武大臣,英国公张辅,尚书邝野、王佐,阁臣曹鼐以及张益等数百人,皆在乱中被杀.特别是张辅,自年青时代随父亲张玉为明成祖东闯西杀,战功卓越著,历事四朝,尽心尽力.英宗出征,张辅已是七十五岁老翁,“默默不敢言”,只能从行,但王振不让他插手军政.至此,老头子竟不能善终于家.
至于众所周知的扈卫军官樊忠以大锤击杀王振之事,可能不是事实,乃时人为泄愤编说此事以求“大快人心”.《明史》中讲:“(王)振乃为乱兵所杀”,应该是混战中被瓦剌军砍死或者被自己人逃跑时踩踏而死.
明朝随臣中,只有萧惟祯等少数几个人命大,连同数千军卒拼死逃得入关.
王振老同事郭敬命真大,这次又侥幸逃回北京,但很快就因王振的被清算而遭杀头之报.如此,他还不如死在阵上,怎么也称得上是“为国尽忠”.这郭敬公公也该死,他奉王振之命镇守大同时,为讨好也先,把数十大瓮箭头送与瓦剌,并大肆收受不良战马作为“回报”.阳和口大战,也因他挠兵沮将,使得明军大败亏输.
明英宗恐惧至极,在数百禁卫骑兵的扈卫下想突围,几次均未成功,身边人被杀的越来越多,无奈何,发昏当作死,他下马放剑,坐在地上发呆,周围仅有十余个剩下的禁卫军和太监喜宁陪同.
瓦剌军打扫战场,一个下级军官见明英宗身上那副黄金甲值钱,叱令其脱掉.明英宗吓呆了,又不知对方那一口蒙古语是什么意思,没有立即解甲,惹得对方提剑过来要砍英宗的脑袋.危急时刻,这个蒙古人的哥哥见明英宗装束不凡,忙制止兄弟动手,率数名兵士押着明英宗去见也先的弟弟赛刊王.
这时,明英宗缓过神,问:“您是也先?伯颜帖木儿?赛刊王?还是大同王?”
塞刊王见来人出语不同凡响,立刻飞奔驰见也先,报告说:“我部下俘获一人,举止言表甚异,莫非就是大明天子吗?”
也先立刻派曾出使过明朝的两位使臣去辩认.不久,二人猪颠疯一样跑回禀告:“正是大明天子!”
以几万人打败五十万明军,已经出乎也先本人预料.现在,竟然能活捉大明天子,也先的心情几乎就不能“喜出望外”四个字来表现,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真事.
此次三路出军,也先不过是想趁秋高草壮马肥之余杀掠一番,一为寻些小便宜,二为出出气,哪料想一举就干掉五十万明军,连大明天子也擒于手中.于是,他仰天高呼:“我常常向天祈祷,求大元重新天下一统,真是上天保佑!”这时候,也先的野心,忽然被放大了无数倍,他想再造“大元”了.但是,对于怎么处理手中的这个大明天子,也先感到非常棘手.他做梦也没想到过自己这么一个边陲酋长能逮个活皇帝.
他向左右部落头领们问计.有一个头领名叫乃公,大声嚷嚷道:“上天以仇人赐我们,杀掉算了!”
瓦剌部落的一个头领伯颜帖木儿大怒,上去就给了乃公一个大嘴巴,对也先说:“大人您身边怎么有这种东西!两军交战,人马必中刀箭,或践伤身死,今大明皇帝独全然无伤,对我等又态度平和,更无失态失仪之处.我等久受大明皇帝厚恩赏赐,虽天有怒,推而弃其于地,但未尝置之死地.我等何能违天而行!如果大人您(也先)遣使告知中国,使其迎返天子,您岂不能博得万世好男子之名!”
蒙古众头领闻言,皆一旁赞和.
也先沉吟,终于点头.他倒不是想博什么“万世好男子之名”,而是觉得明英宗奇货可居.于是,他就委派伯颜帖木儿负责软禁明英宗,命被俘的明军校尉袁彬“陪侍”,照顾这位落难大明天子的起居.同时,也先派人去怀来城,告诉守将明朝皇帝被俘的消息,并索求金帛.
怀来守将不敢开门,以绳子把也先的信使吊上城,马上转送北京.八月十七日,百官在宫内集合,虽然都听闻大败的消息,一时不敢确实,也不知明英宗下落.也先使者来,大家才知道皇帝被人活捉,惊惧异常.
明英宗的皇后钱氏急眼,尽括宫中宝物,派人送至也先营中,想赎回老公.对方不报.
见赚不开怀来城,也先又拥明英宗去宣抚,以皇帝名义传谕守军开城.当时,宣大巡抚罗亨信在城内,派人向下喊话:“我们所守者,乃皇帝陛下城池,日暮不辩真伪,不敢开城.”
见此计又不成,八月二十三日,也先率部众就拥明英宗返头回大同索求金币,表示说只要金银送得多,大明天子即可归还.
负责大同城守的都督郭登坚闭城门,令人传达信息:“臣奉命守城,不敢擅自开闭城门.”
明英宗惶急,说:“朕与郭登有姻亲关系,他怎能拒朕与门外呢?”(郭登乃明朝开国功臣武定侯郭英的孙子,与明皇室有姻亲)
侍从明英宗的校尉袁彬见守将不开门,深恐也先拿不到金银会因怒杀人,就用头触门,大哭号叫.
明朝的广宁伯刘安、都督佥事郭登等数人见状,出谒皇帝,伏地恸哭,奉上黄金二万两以及宋瑛、郭敬等人的家财“孝敬”英宗.英宗把金银“转赐”也先以及救自己一命的伯颜贴木儿.
诸臣出迎,大同城却紧关大门,做足防御措施.也先见无机可乘,就挟持明英宗北行,回老巢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