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请问谁了解此砚台?刚买了一块砚台,好像是歙砚.不过因为本人才疏学浅,不是很了解啊,希望有了解此砚台的大侠给介绍一下.包括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05 20:29:27
请问谁了解此砚台?
刚买了一块砚台,好像是歙砚.不过因为本人才疏学浅,不是很了解啊,希望有了解此砚台的大侠给介绍一下.包括产地,材质,有没有什么讲法.还有就是价值,优点等等.
请问谁了解此砚台?刚买了一块砚台,好像是歙砚.不过因为本人才疏学浅,不是很了解啊,希望有了解此砚台的大侠给介绍一下.包括
歙砚概述
  歙砚【shè yàn】,别名龙尾砚,用歙州婺源(今江西婺源)龙尾山歙石雕琢而成.在名目繁多的歙砚之中,罗纹砚最易发墨,最 宜笔锋.罗纹砚中,以纹理细密的古犀罗纹、鱼子罗纹和暗细罗纹为最佳.歙砚因其石纹各异而拥有不少雅称,如金星砚,砚石中洒布金黄色点,黑地黄星,宛若夜幕繁星;罗纹砚,蓝黑细线似罗纹,细的如盘发,粗的似卷带,起波的灵动,像卵石见扁见圆;蛾眉砚,卧蚕、柳叶都似眉,长的长,短的短,有的还成双成对,恰似脸上挂双眉.另外还有鱼子纹、瓜子纹、枣心纹、算子纹、松纹、豆斑纹、角浪纹等,雕砚名家们一般都会因材琢砚,让纹彩尽量展现出自然纯朴的姿色,使得天工妙手合一,交相辉映.
  尽管罗纹歇砚实用价值很高,但名气并不是最大,歙砚中名气最大的是金星砚.从唐代开采歇石以来,金星砚的名气一直高居首位,被人们认为是歙砚的代表.金星砚硬度高,坚润耐磨,且越磨越亮,冲洗容易,光亮如初,是砚中之上等佳品.[2]
  歙砚[1]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砚史上与端砚齐名的珍品.产于古歙州.(今江西婺源,安徽省歙县、黟县、休宁、等地)其中以歙砚,潜龙在渊婺源的龙尾砚为优.尤以龙尾山西麓武溪乡产高档的砚石料为精绝.龙尾山高二百仞周三十里,幽谷谋潭,草木葱贫,溪流湍湍,怪石兀立,素有“砚山”之誉.从《婺源县志》上看,产石之佳者,不尽在龙尾山,尚有驴济,洗泥坑、洞灵岩等处.统称歙石,或婺源石.歙砚名称的由来,是由于唐代开元间歙砚已成为贡品,名闻于世,因产于歙州故名歙砚,当时婺源归歙州管辖,宋代徽宗年间改歙州为徽州,歙砚出名在徽州之前,故有徽墨之称没有徽砚之名.歙砚石质坚韧、润密,纹理美丽,敲击时有清越金属声,贮水不耗,历寒不冰,呵气可研,发墨如油,不伤毫,雕刻精细,浑朴大方.歙砚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歙砚雕刻经过历代砚雕名家的辛勤耕耘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涌现出许多名家高手,并形成了多种流派.雕刻技法和设计继承传统之精华,又弃其俗气、匠气,使这项传统工艺更具收藏价值.在国事交往中,歙砚多次被选作国礼,赠送给国外友人.目前,歙砚砚石原料奇缺,传统工艺后继乏人,急需加大保护力度.
  [编辑本段]歙砚特性
  歙砚:坚润如玉,磨墨无声.
  歙砚原料产于婺源龙尾山、仙霞岭一带,绵延数百里.尤以龙尾山西麓武溪乡产高档的砚石料.龙尾山高二百仞周三十里,幽谷谋潭,草木葱贫,溪流湍湍,怪石兀立,素有“现山”之誉.从《婺源县志》上看,产石之佳者,不尽在龙尾山,尚有驴济,洗泥坑、洞灵岩等处.统称歙石,或婺源石.
  歙砚始于唐开元年间.据五代陶谷《情异录》记载,唐开元二年,玄宗赐给宰相张文蔚、杨沙等人的“龙鳞月砚”,就是歙州产的一种较为名贵的金星砚.可见,歙砚的传世至少有一千二百余年了.
  由于歙砚石包青莹,纹理缜密,坚润如玉,磨墨无声,深得南唐元宗李景的喜爱,故在歙州设置了砚务,并把观工高手李少微招为砚务官;专理制观事宜.南唐后主李煜称澄心堂纸、李廷墨、龙尾枣心现为天下之冠,使歙砚声名益振.五代末,江南战乱,砚坑淹没,制砚业日趋衰落.直到宋朝景年间,校理钱芝到歙县任职,遣人找到了被淹没的砚坑,便采取措施,疏浚溪流,石乃复出,制砚业重又兴起.以后嘉右年间,再次征民工开掘.于是,歙砚生产又一次呈现繁荣景象,精品不断问世,并涌现出以周全为代表的一批雕砚高手.在此期间,一些论述领砚的专著,如《歙州砚谱》、《歙砚说》、《歙石辨》也相继刊印.如今,在安徽省博物馆内,尚保存着一批解放后出土的宋代歙砚,其石质坚润细密,雕琢古朴雅洁,了无繁缛之饰,看后令人爽心悦目.
  歙石的地质年代后属震旦纪,距今十亿年,是一种泥质粘板岩,广东端石的地质年代为泥盆纪,距今四亿年,是一种泥质变质疑灰岩.歙石的平均硬度,为四度左右,比端石高零点五度.由于歙石坚润,故有“多年宿墨,一濯即莹”的优点,为端石所不及.历史上,赞美歙砚的诗文甚多.如北宋书法四大家苏武、黄庭坚、米芾和蔡襄,都对歙砚作过极高的评价.苏轼有首诗云:“罗细无效角浪平,米丸犀壁浦云泓,午窗睡起人初静,时听西风拉瑟声.”同见诗人对歙砚迷恋的程度了.曾任端明殿学士的书法家蔡襄,偶得一方歙砚后喜吟道:“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把保歙砚比拟为价值连城的和氏壁,这足以说明一方精品联现是何其珍贵而难得的了.
  元明两代的三百多年间,歙石一直没正式开采过,清代乾隆丁酉年,即公元一七七七年,是歙最后一欢采掘;制砚业几度停顿表滞,因此,歙砚传世者远比端视少,歙砚之精者尤为罕见,致使近百年来的藏砚家,都有“歙砚难求”之感叹.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激砚的生产,使停产一百八十余年的文房珍品——歙砚,终于大放异彩. 歙砚不仅以其石质坚润、宜墨适用的艺术价值享誉古今文坛,而且以它造型优美、雕琢精细的传统工艺特色蜚声中外.歙石右天然生成的各种色彩和星晕纹理,大致分为眉织、罗纹、金星、银星、金星等诸种.歙砚的雕琢,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和传统从全国来说,砚雕分微、粤、苏三大流派.而徽派素以精细见长,所雕瓜果、鱼龙、殿阁、人物,无不神态入微.这是砚雕工人在实践中与微派版刻工人、徽墨制模工人、砖雕工人长期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的结果.
  1979年,歙县工艺厂制砚达一万一千五百多方,既畅销国内,又远涉重洋到达日本和东南亚各地,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珍品,许多国际鉴赏家争相购藏.为此,中央轻工部于1979年底向歙县工艺厂颁发了“优质产品证书”.这是我国砚雕工艺战线上,最先获得这项荣誉的单位.[3]
  [编辑本段]历史渊源
  歙砚歙砚始于唐代.据北宋唐积《歙州砚谱》载:婺源砚在"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之归,刊出成砚,温润大过端溪."自此以后,歙砚名冠天下.
  据史料记载,盛唐时歙砚已大盛.1976年合肥出土的唐开成五年箕形歙砚,石质细润,色泽清纯,是早期歙砚的珍贵遗存.在南唐时期,歙砚大受宠遇,中主李景精意翰墨,宝重歙石,专门在歙州设置了砚务,选砚工高手李少微为砚务官;后主李煜对歙砚极为推崇,把歙砚、澄心堂纸、李廷硅墨三者称为天下冠.
  宋代,歙砚获得很大发展,歙石开采规模扩大,歙砚精品不断涌现,名色之多、质地之细、雕镂之工,为诸砚之冠.
  1953年歙县宋代窑藏出土17块歙砚,石质与造型各异,制作巧妙,展现了歙石精美绝伦的面貌.据砚谱记载,宋时歙石名目有眉子纹七种,外山罗纹13种,水玄金文厥状10种,各种纹色灿然烂漫,诚如宋代书法家蔡君漠所赞:"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诗中将歙砚与卞和玉相媲美,认为歙石价值连城.元代以后,歙石开采时断时续,但成砚依然大量涌现,成为明清宫廷和士绅之家赏鉴流连的珍品.
  从元末至清初未见有官方开采歙石的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歙砚生产一度得到发展,金星歙砚重新问世.改革开放后,歙县和婺源县先后成立了歙砚厂、工艺厂、文房四宝公司等,从砚石开采、产品制作到装潢工种齐全,还挖掘了"豆斑"、"绿刷丝"、"歙红"、"紫云"等新品种.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歙砚进入全国制砚行业前列,并以优良品质荣获"国之宝"证书.
  徽州歙砚始于唐开元年间,据五代陶谷《情异录》记载,唐开元二年,玄宗赐给宰相张文蔚、杨沙等人的“龙鳞月砚”,就是歙州产的一种较为名贵的金星砚,据此可知,歙砚的传世至少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了.
  由于歙砚石包青莹,纹理缜密,坚润如玉,磨墨无声,深得南唐元宗李景的喜爱,故在歙州设置了砚务,并把观工高手李少微招为砚务官;专理制观事宜.南唐后主李煜称澄心堂纸、李廷墨、龙尾枣心现为天下之冠,使歙砚声名益振.五代末,江南战乱,砚坑淹没,制砚业日趋衰落.直到宋朝景年间,校理钱芝到歙县任职,遣人找到了被淹没的砚坑,便采取措施,疏浚溪流,石乃复出,制砚业重又兴起.以后嘉右年间,再次征民工开掘.于是,歙砚生产又一次呈现繁荣景象,精品不断问世,并涌现出以周全为代表的一批雕砚高手.在此期间,一些论述领砚的专著,如《歙州砚谱》、《歙砚说》、《歙石辨》也相继刊印.如今,在安徽省博物馆内,尚保存着一批解放后出土的宋代歙砚,其石质坚润细密,雕琢古朴雅洁,了无繁缛之饰,看后令人爽心悦目.
  歙石的地质年代后属震旦纪,距今十亿年,是一种泥质粘板岩,广东端石的地质年代为泥盆纪,距今四亿年,是一种泥质变质疑灰岩.歙石的平均硬度,为四度左右,比端石高零点五度.由于歙石坚润,故有“多年宿墨,一濯即莹”的优点,为端石所不及.历史上,赞美歙砚的诗文甚多.如北宋书法四大家苏武、黄庭坚、米芾和蔡襄,都对歙砚作过极高的评价.苏轼有首诗云:“罗细无效角浪平,米丸犀壁浦云泓,午窗睡起人初静,时听西风拉瑟声.”同见诗人对歙砚迷恋的程度了.曾任端明殿学士的书法家蔡襄,偶得一方歙砚后喜吟道:“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把保歙砚比拟为价值连城的和氏壁,这足以说明一方精品联现是何其珍贵而难得的了.
  元明两代的三百多年间,歙石一直没正式开采过,清代乾隆丁酉年,即公元一七七七年,是歙最后一欢采掘;制砚业几度停顿表滞,因此,歙砚传世者远比端视少,歙砚之精者尤为罕见,致使近百年来的藏砚家,都有“歙砚难求”之感叹.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激砚的生产,使停产一百八十余年的文房珍品-歙砚,终于大放异彩. 歙砚不仅以其石质坚润、宜墨适用的艺术价值享誉古今文坛,而且以它造型优美、雕琢精细的传统工艺特色蜚声中外.歙石右天然生成的各种色彩和星晕纹理,大致分为眉织、罗纹、金星、银星、金星等诸种.歙砚的雕琢,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和传统从全国来说,砚雕分微、粤、苏三大流派.而徽派素以精细见长,所雕瓜果、鱼龙、殿阁、人物,无不神态入微.这是砚雕工人在实践中与微派版刻工人、徽墨制模工人、砖雕工人长期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的结果.
  一九七九年,歙县工艺厂制砚达一万一千五百多方,既畅销国内,又远涉重洋到达日本和东南亚各地,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珍品,许多国际鉴赏家争相购藏.为此,中央轻工部于一九七九年底向歙县工艺厂颁发了“优质产品证书”.这是我国砚雕工艺战线上,最先获得这项荣誉的单位.
  [编辑本段]工艺特点
  安徽歙砚歙石石质优良,莹润细密,有"坚、润、柔、健、细、腻、洁、美"八德.嫩而坚,砚材纹理细密,兼具坚、润之质,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特点,扣之有声,抚之若肤,磨之如锋,宜于发墨,长久使用,砚上残墨陈垢,入水一濯即莹洁,焕然如新.被誉为"石冠群山"、"砚国名珠".
  歙砚的制作以雕刻艺术为中心,由选石、构思、定型、图案设计、雕刻、打磨、配制砚盒等多道工序构成,按石材纹理分为罗纹、眉纹、金星、金晕、鱼子五大类一百多个品种.砚雕分徽、粤、苏三大流派,而歙砚所属的徽派素以精细见长,所雕瓜果、鱼龙、殿阁、人物,无不神态入微.歙砚的雕琢,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一般以浮雕浅刻为主,不采用立体的镂空雕,但由于受到砖雕的影响,之间也会出现深刀雕刻.歙砚利用深刀所琢的殿阁、人物等,手法比较细腻,层次分明,而砚池的开挖也能做到相互呼应,因而显得十分协调. 宋代米芾之砚史里说:"歙石以罗纹无星者为上".而清代唐秉钧之古砚考却说"以金星为贵",传闻以北金星砚磨墨作书画,不易被虫蛀、发霉,可能因金星之色彩含硫磺的关系.其实,上等的砚石应有下列的特质:
  ▲观砚:温润细腻,纹理清晰,完美无损,星晕明显.
  ▲摸砚:如孩儿面,似美人肤,吹气盈珠.
  ▲扣砚:玉德金声,铿锵玲珑.
  ▲用砚:石滑不涩,发墨益毫,储墨不涸,久磨不损.
  除了石材本身之特质外,创意、工艺是制造一方好砚最重要的.石块的大小、色彩、纹饰都是天然的.创意者看到石块后便用他的感觉,因材施艺,才能善用天然的纹理色彩来表达心中的感情、意境,达成天人合一的效果.创意者和雕刻者的关系,便如电影中的导演和演员,互相沟通、研究,更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雕刻家,因现今著名的砚雕家,各擅所长,各领风骚.
  欢迎到不二砚斋来了解歙砚与徽墨歙砚的使用与保养
  虽然毛笔已渐被钢笔、原珠笔等所取代,但讲究生活品位的文人雅士,仍然是喜欢研墨挥毫的.歙砚大多发墨养毫,但所用的墨必要是上等徽墨,以免磨伤砚面.研墨时要用清水,墨身垂直,重按轻转,先慢后快,自然研出稠密的墨汁,用完后应用清水洗净,以柔软的海棉、软布拭干.不用时可用核桃油或润发油(国外一般用婴儿油)擦上,以保持光泽,然后放于木盒之中.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安徽省歙县的曹阶铭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编辑本段]歙砚雕刻家四大派
  ▲传统文人派:胡震龙、胡笛、胡茄
  胡氏为老一辈的砚雕家,其古典文学功底深厚,精于金石,且擅书画,音律、戏剧无一不精,他的歙砚作品常融金、石、书、诗、画于一体,是一代大家.可惜现在年事已高,近患中风,右手恐再难提刀.胡家长子胡茄,幼子胡笛均是胡派传人,二子皆能承其衣钵,各有特色,胡笛更擅长浮雕,刀法细腻精奇.著名作品有《秋韵》、《汉简》、《日月合壁》、《双狮舞球》、《双灵图》等.
  ▲现代抽象派:方见尘
  此派以方见尘为宗师,见尘为方氏砚雕世家之次子.曾任安徽省歙砚研究所所长,新安画派研究会理事,人称"徽州一怪"为人直率,潇洒豪放,擅长砚雕,工书画,其创作每多在情不自禁,灵感袭来之时速成.落刀挥毫,心领神会,舞之啸之,如醉如痴,自号"怪人见尘".其作品多富抽象现代感,亦喜保留石材天然之风韵:"不尽琢磨,半留本色".著名作品有《天官赐福》、《芭蕉习书》、《达摩面壁》、《剑魂》、《睡美人》等.
  ▲徽雕精工写实派:胡和春 程苏禄
  胡和春,擅长传统镂雕,具有浓厚的徽派特色.尤精以雕龙、虎、牛等,作品古朴,凝重大方,挫中藏巧.著名作品有《报春图》、《五灵图》等.
  程苏禄,追求一丝不苟的写实效果,精工细作,形象逼真,构图繁缛细致,是老工艺师中最见硬功夫者,可作纪实山水景观.代表作有《太白问津砚》,《石淙名砚》
  《黄海探奇》,《东坡夜游砚》《兰亭砚》《百螺砚》等
  ▲青年俊彦派:胡淼、张硕、潘小萌(女)等
  胡淼、张硕、潘小萌(女)为新一代砚雕家之代表,集方、胡二家之所长,刀法利落,线条流畅,尤擅长于感情之演绎.他们的代表作品有《归航》、《红楼梦》、《东坡词意》、《龙吟虎啸》、《慈航普度》、《双乔》等.
  [编辑本段]歙砚的优劣鉴别
  对于砚的优劣,由于人们喜好和侧重点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但其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仍是人们辨别砚优劣的共同标准.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质、工、品、铭、饰等五个方面来分析和研究.
  1.质即砚材的质量.以歙砚来说,不管是哪一个品种,也不管出自什么坑口,或者冠以什么名称,总体标准应该是:坚实细腻、温润如玉、容易发墨、不损笔锋、不吸水、易洗涤、寒冬储水不冻、盛夏储水不腐.凡达到或者基本达到上述标准的砚石,即可认为是优质砚石,反之,就应属劣质砚石.
  2.工即砚的雕琢.佳石必欲良工,以此衬托则艺术品位更高,二者缺一,则终生遗憾.但是"工"的优劣不在于雕刻题材的选择,也不在于雕刻风格的运用,而在于雕刻整体创作是否出新、结构安排是否合理、瑕疵掩盖是否巧妙、纹色借用是否得体,是否体现了率真自然但绝不媚俗,富有匠心而少有匠气.
  3.品指砚的品相外形.砚的品相外形尤如人的面貌,应以端正规矩、落落大方为好.因此,尽管歙砚的造型千姿百态,形状各异,但一般来说,以长方、正方、圆形、椭圆形者为上,自然状如某一物者(如瓜形砚、竹节砚)次之,畸形而毫无意义甚至有残缺破损者为下.
  4.铭指砚的制作者、收藏者在砚的有关合适部位的题诗吟咏或者作句留念.铭的价值除了要看制作者、收藏者的身份地位高低、诗句的意境优劣,还应看它的书写雕刻水平的高下.名家的名诗名句加上名家的书写雕刻,能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砚的身价.相反,铭若成为画蛇添足的败笔,则倒不如没有的好.
  5.饰指砚的装饰,像砚匣锦套之类.虽然这些东西不属于砚本身,而仅作为装饰和养护之用,但反过来对砚的优劣也能起到很大的陪衬作用.真正的名砚,砚匣锦套的材料和加工一般都十分考究,放在简陋的包装里面或者根本没什么包装的砚,则很难谈得上有什么档次.
  [编辑本段]歙砚历史上的名工、名砚
  唐咸通年间(860—874),文学家李山甫赞歙砚诗曰:“追琢他山石,方圆一勺深,抱才唯守墨,求用每虚心.波浪因纹起,尘埃为废侵,凭君更研究,何啻值千金.”记述了唐代歙砚波浪纹就已定名,由于石品名贵,雕工讲究,才“何啻值千金”.梁开平二年(908),梁太祖朱温赐宰相张文蔚、杨涉等人“龙鳞月砚各一,歙产也”.刻工不详.南唐时,歙砚雕刻以砚务官李少微著称,其孙李明和著名砚工周全,相继成为他的得力助手.李少微为后主李煜雕刻“砚山”歙砚一方,该砚奇峰耸立,山水相依,被李后主视为“至宝”.到宋时,该砚落到书画家米芾手里.米芾为其铭曰:“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后来,米芾用此砚换取了友人苏仲恭的一片宅地.南唐后起的名砚工有:刘福成、周进成、周进昌、周小四、朱明、戴文忠、戴山、戴义成、方守忠、方庆子、胡嵩兴等.现存南唐以前歙砚两方,一方为1976年合肥出土的唐开成(836—840)箕形歙砚,现藏于省博物馆,该砚长20厘米,上宽11厘米,厚3.5厘米.另一方为五代时制作的抄手“风”字砚,现藏于本县博物馆.该砚长22.2厘米,宽15厘米,厚3.3厘米,重0.9公斤,外形同“风”字,砚堂前低后高,与砚池连成一坡度,背面为插手式,有细直眉纹.
  歙砚 宋代,苏轼有两方名砚.一方为吴顺义元年(921)处士汪少微题铭,铭曰“松操凝烟,楮英铺雪,毫颖如飞,人间五绝”.另一方为李少微后裔所赠,色如碧玉,苏自赋诗赞曰:“罗细无纹角浪平,半丸犀璧浦云泓;午窗睡起人初静,时听西风拉瑟声”.苏轼还有一方歙砚,铭曰:“东坡砚,龙尾石,开鹄卵,见苍壁,与居士,同出入,更寒暑,无燥湿,今何者,独先逸,同参寥,老空寂”.徐虞部有方龙尾石砚,请书法家蔡襄品第,蔡襄看后题诗赞曰: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现存宋代名砚有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的眉纹枣心砚和休宁县博物馆的银色冰纹砚及黟县博物馆的抄手砚.冰纹砚长19.8厘米,厚4厘米,正视纹路为山峦起伏,侧视则银丝万镂,砚背镌有隶体“歙石绝品”四字.抄手砚左侧阴刻隶书“世路艰、人业异、与石交、不相弃”,右侧阴刻篆书“结邻”.现存元代名砚有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的“太师少师砚”.宋、元两代歙砚名工不详.
  明代,歙砚名工仅见清代康熙《徽州府志》记载的叶镶.元末战乱后,“砚琢者日拙,识砚材者尤鲜.叶镶巧悟天授,制多独创,精妙绝伦,诸工皆师其作”.《西清砚谱》中记载,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有一方仿汉瓦样歙砚,长18.8厘米,宽10.9厘米,此砚后归唐寅,清代又被皇家所藏.砚上有董其昌铭曰:“博以方,温而粟,润鸿藻,翼经术”;唐寅铭曰:“古瓦尚多炎汉制,墨光能射斗牛寒”;乾隆帝铭曰:“歙之石,龙尾最,式萧瓦,汉制派,董以画名,唐以画经……”.
  现存明代名砚有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的“冰纹银光砚”、“白眉子砚”,休宁县博物馆的“蝉形三足砚”,徽州地区博物馆的“蛙晰栖穴砚”、黟县博物馆的“三足圆形金星砚”.“蝉形三足砚”长34厘米,厚6.5厘米,墨池开在蝉头部,池前部两角外突作蝉眼,构思巧妙,造型生动有趣.“蛙晰栖穴砚”,长21.2厘米,宽14.2厘米,厚4.4厘米,间有阔眉纹,蛙、晰清晰可见,蛙借凹洼为栖地,两晰沿池追逐嬉戏,造型简朴,图饰生气盎然.
  清代,歙丞、书法家高凤翰酷爱歙砚,自选自雕,右手残废了,改用左手雕,成了著名砚刻家.他藏砚一千多方,著有《砚谱》二卷120式,均为清代名砚的佼佼者.现存清代名砚有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的庙前青砚、松皮砚、原生物化石砚和藻类、羊齿蕨类化石砚等.
  建国后,自1964年恢复歙砚生产以来,砚雕工艺人才辈出,名砚层出不穷.著名砚刻家及其代表作简介如下:
  汪律森,祖籍江西婺源,曾祖父汪桂亮、祖父汪培玉都是砚雕名工.善制仿古砚,刀法流畅,线条洗炼准确,不留刀痕.代表作有“历代砚式”、仿古鼎式砚”等.
  胡震龙,工诗词、书画,善砖雕、砚雕.构图古雅、浑厚,砚刻技艺精湛,刀法苍劲有力,错落有致,具徽派特色.代表作有“阿房宫赋砚”、“琵琶行砚”、“丰乐亭记砚”等.
  方建成(又名方见尘),其砚雕作品拙中藏巧,追求意境,构图巧妙.往往不尽雕琢,半留本色,保持天然风韵,形成了浪漫、豪放、洒脱的独特风格.代表作有“嫦娥奔月”、“云水拱月”、“黄山图巨砚”等.“嫦娥奔月砚”巧妙地利用砚石上云雾金星的纹饰,再现了嫦娥驾着祥云奔向月宫时,仍依依不舍地回首盼顾人间,将嫦娥刻画得维妙维肖.“黄山图巨砚”长100厘米,阔85厘米,重120公斤,上雕黄山全图.
  叶善祝,师承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砚刻家张景安,其砚作刀法细腻,线条酣畅,构图新颖.代表作有“司书砚”、“荷叶砚”等.
  胡冬春,作品以精细见长,风格古朴典雅,具浓厚的徽派特色.代表作有“兰亭砚”、“长岗砚中之精品——歙砚虎啸图”、“荷叶君子砚”等.
  胡和春,其作品有浓厚的徽派特色,以精细见长,刀法细腻、流畅,构图古朴雅典、错落有致,擅雕龙凤.代表作有“九龙戏水金星观”、“神龙神虎砚”等.
  汪启渭,精于石雕、牙雕、木雕,砚雕技法集“三雕”于一体,融会贯通,爱制写生作,刀法精细,构图新颖,匠心独具.代表作有“青蛙戏水”、“雨打芭蕉”等.
  姚传禄,安徽霍丘县人,有扎实的传统砚雕技法,且富于创新.他的作品“九龙朝阳砚”、“壁立万仞”、“揽月”、“东坡泛舟”、“荷塘秋趣”等曾在安徽画廊展出.其代表作“九龙朝阳砚”长60厘米,宽40厘米,厚5厘米,重25公斤.整整耗时一年才制作完成.该砚九条蛟龙盘踞砚之四周,龙首昂翘,体显三截,龙鳞圆浑,龙身凸起,风卷云舒,砚堂有如一轮朝阳冉冉升起,与腾龙和祥云交相辉映,呈群龙拱日天成之态.
  [编辑本段]歙砚砚石产地-龙尾山简介
  婺源的龙尾山,在现今的江西省婺源县溪头乡境内,这里是龙尾砚(歙砚)的产地,风景秀美.早在一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人采石制砚.宋朝,龙尾砚的制作进入了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欣逢盛世,如今的龙尾制砚人,早以不满足躬耕于砚斋,利用互连网宣传歙砚.让歙砚走向全国,甚至飘洋过海.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
  砚山村桥头坑
  砚山村桥头坑位于武溪旁.是2002年马路加宽时,被当地百姓发现的坑口.发现时,坑口有古人已经开采过的痕迹,但未见有记载.因坑口旁边有座桥(到砚山必需经过此桥),所以大家叫它桥头坑.该坑最具代表的就是罗纹(此罗纹旋转到一定角度看时有的象雨点一样的黑点).还有少量的金星,金晕,眉子.好的桥头坑石质也非常细润.常有人误作老坑罗纹.
  现在景(德镇)婺(源)黄(山)高速公路的遂道口刚好从坑口的上方经过,当时人们曾猜想肯定会有大批的石料涌现,现在遂道已经贯通,却也无一可用石材发现.而离坑口50米的地方高架桥的桥墩挖下20米深也未发现可用石材.即使原来的坑口位置有石材以后也是很难开采的(高速路基下不能动).也就是说,桥头坑石一般不会再开采了.
  芙蓉溪里的子石
  子石,也有人称仔石,也就是卵石.这些子石是古时山石自然崩塌或古人采石时砚石滚落到溪中经水流、石块千年碰撞、磨擦、浸泡,去粗存精留下来的砚石精华,一般子石外表有特有的珍珠光泽,磨开石皮,可见砚石成半透明状,石声一般呈木声,好的子石,具备了优质砚石的所有特征,子石价高,不光是极难得.还因石头来之不易.[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