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南京条约中的开放通商港口和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区别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24 00:21:39
南京条约中的开放通商港口和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区别
南京条约中的开放通商港口和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区别
《中英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是英国政府与中国清政府在公元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于南京签署的一个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结果.
背景
1842年7月,英舰百余艘,官兵约九千人,自吴淞口溯长江西上.进攻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叉点的镇江.意图截断南北交通,阻止漕运.驻守镇江的1500名八旗兵与英军展开激烈巷战,死伤惨重,全城遭受焚掠,一片废墟.道光皇帝遂决定接受英国的条件议和.对岸的扬州绅商,惶恐万状,给了英军五十万元,作为不占领的交换条件.8月4日,英国军舰驶抵六朝古都南京的下关,于是双方正式签定《南京条约》.
经过
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英国代表璞鼎查,清廷代表钦差大臣耆英在南京江面上的英国汉华丽战舰上签署了南京条约. 随后,法国和美国强迫清政府分别与之签定《中法黄埔条约》和《中美望厦条约》. 真确文本现存于台湾,另一份文本则由英国政府保存.
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把香港岛割让(文本上用“给予”字眼)大英;
赔偿英国2100万元“商欠和战争赔款”;
增开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连同原有的广州,共计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
两国平等往来.
废除公行制度,可自由选择商人交易.
影响:政治:丧失主权
南京条约本身是否不平等条约还有争议.但在其后续订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843年7月22日)和通商附黏善后条款(虎门条约,1843年10月8日)中,英国人相继取得了协定关税、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中外人民诉讼各按本国法律管理)、划定租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利益均沾)、军舰停泊口岸等特权,则明显是不折不扣的不平等条约,损害中国主权达百年之久. 当时清朝政府轻易的放弃这些主权,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不了解国际法,并不认识这些条款损害国家主权的严重性,反以为有许多便利,不失为一种较公道的解决办法.如认为划定租界,可便于防范外人,对中国人的扰乱可以较少;而协定关税使得中国税收实际上比较以往还有所增加,得到了实利. 经济:五口通商
1843年至1844年,新开的四个条约口岸:厦门、上海、宁波、福州相继开埠.厦门、福州、宁波因地理的限制,商务并不繁盛.只有扼长江口的上海最接近主要出口物资丝绸和茶叶的产地,又位于江、浙富庶之区,同时是国内南北海运的中间站,原在广州的英美商人及其雇佣的买办(多为广东人或宁波人)蜂拥而至,开设洋行.1853年起,上海开始压倒广州,成为全国最大贸易港口.英美法三国相继沿黄浦江设立租界,并不断扩展,形成上海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后来上海公共租界的中心道路为纪念南京条约开放上海而被命名为南京路.至于割让的香港,本为海盗出没的荒岛渔村.英国人在此凿山填海,大事兴建,成为英国在远东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枢,一度还是鸦片和苦力的集散地. 传教与文化
鸦片战争时,在中国约有三十万的地下天主教徒.基督教(新教)没有公开传教,只有20名英美传教士在澳门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如翻译圣经,编写字典.1846年,道光皇帝明诏弛禁天主教,归还原有教堂,天主教于是转而公开活动.耶稣会负责江苏、安徽和直隶东南部的传教工作.遣使会负责直隶的大部分和浙江、江西.多明我会则专门负责福建.来自英美德三国十余个基督教(新教)差会也纷纷在五口设立教堂、学校、医院.其中美国归正会在厦门兴建了基督教(新教)在中国的第一所教堂新街堂,美北长老会的嘉约翰在广州接办中国第一所西医院博济医院. 对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