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写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精忠报国”、“直捣黄龙”、“莫须有”等成语典故的由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6 09:54:08
写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精忠报国”、“直捣黄龙”、“莫须有”等成语典故的由来
成语典故
写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精忠报国”、“直捣黄龙”、“莫须有”等成语典故的由来
精忠报国:
  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建炎三年(1129年),金将兀术率金军再次南侵,杜充率军弃开封南逃,岳飞无奈随之南下.是年秋,兀术继续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苏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战而降.金军得以渡过长江天险,很快就攻下临安、越州(今绍兴)、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飞率孤军坚持敌后作战.他先在广德攻击金军后卫,六战六捷.又在金军进攻常州时,率部驰援,四战四胜.次年,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兀术,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从此,岳飞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声震河朔.七月,岳飞升任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拥有人马万余,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岳家军”.绍兴七年,岳飞升为太尉.他屡次建议高宗兴师北伐,一举收复中原,但都为高宗所拒绝.绍兴九年(1119年),高宗和秦桧与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纳贡.这使岳飞不胜愤懑,上表要求“解罢兵务,退处林泉”,以示抗议.次年,兀术撕毁和约,再次大举南侵.岳飞奉命出兵反击.相继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大破金军精锐铁骑兵“铁浮图”和“拐子马”,乘胜进占朱先镇,距开封仅四十五里.兀术被迫退守开封,金军士气沮丧,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不敢出战.
  直捣黄龙:
  在朱先镇,岳飞招兵买马,连络河北义军,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直捣黄龙府.他激动地对诸将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这时高宗和秦桧却一心求和,连发十二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岳飞抑制不住内心的悲奋,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他壮志难酬,只好挥泪班师.
  莫须有 :
  岳飞回临安后,即被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绍兴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桧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术要求“必先杀岳飞,方可议和”.秦桧乃诬岳飞谋反,将其下狱.绍兴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即“也许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是年岳飞仅三十九岁.其子岳云及部将张宪也同时被害.宁宗时,岳飞得以昭雪,被追封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