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阅读题 与父亲抬担子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作“全劳力”使用.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6 00:53:04
阅读题 与父亲抬担子
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作“全劳力”使用.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我个儿矮,走在前,父亲个高,走在后,担子的绳索离父亲的肩膀很近.我从小就肯吃苦耐劳,担子可能不很重,但因为我太小,几次下来,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扁担好像钢板一般硌(音ge)得辣疼,我只好佝偻着,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的重量.父亲看到了,伸手将担子的绳索又往他那边一捋,我的脚步轻快了,而劳累一天的父亲却蹒跚起来.我对父亲说,我能行.父亲说:“小孩子的骨嫩,压太重,长大骨头会变弯的.”
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父亲在我眼中变矮了,读书放假时给家里帮忙,我个儿高,走在后面,父亲个儿矮,走在前.十多年过去了,生活的重担早压得父亲有些佝偻,父亲像我小时候一样用上背部来支撑担子的重量,看着父亲吃力的样子,我的心有点酸,但强忍着不让眼泪盈出眼眶,父亲一生最见不得眼泪.阳光下,父亲的背影不再是挺直着的,而是“缩”成一团.上坡时,我装着漫不经心地用手往我这边捋担绳,将担子的重量尽量往自己的肩上压,这回父亲没有发觉,更稳健了.我对父亲说,你太累了,歇会儿.这回轮到父亲用手背揩拭额头沁出的汗,说,我能行,说着他脸上的皱纹拉直了,露出一个表情平板的笑容.
到达目的地后,父亲才发现担子后移了许多.他上下打量我一会儿,只轻轻地说了一句,阿铭懂事了.那一天夜里,我的肩膀肿得老高,血淤成青色,疼的睡不着觉,但我不叫痛,因为我真的懂事了.
工作以来回家的次数少了,父子相对,没有什么话可讲,我极少谈自己的境况,怕给他增加心头的负担,父亲除了劳动还是劳动,也没有大多的闲话.好几年过去了,父亲的背越发佝偻.上星期回家帮父亲打煤饼,天不热,但他很快就大汗淋漓,脱掉外衣,父亲的背部再一次呈现于我的眼前.这是怎样的一个背影啊,肩上的骨垂成两个弧形,背部佝偻成一个前倾后拱的弧形,而腰部又有点前拱后倾.背部的肌肉有些松弛,原来我以为皱纹只长在人的脸上,现在才明白,老了的人,背部甚至躯体各处都会长起皱褶.我们两人一起将袋装的煤抬到埕(音Cheng)场,父亲在前,我在后,父子体高相差10多公分,担子的重量倾向父亲那边.这一次我不再掩饰,用手直接将担绳捋到我这边.父亲看在眼里,还是那句话,我能行.但他不再推让了,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
父亲稳健地走着,我心头突然涌起许多回忆,但很快就收住思想野马的缰绳,现实的生活是实在的,根本就无需抒情.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
1、第2段划线处,“我”为什么要“装成漫不经心”?
2、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划线句子包含哪些意味?
就是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我跟父亲稳健地走着
阅读题 与父亲抬担子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作“全劳力”使用.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
1、因为小时候都是父亲向后捋绳索,而今,渐老的父亲再不像以前,而是背部佝偻,“漫不经心”表现了长大后的我因为疼爱父亲自己向后捋绳索而又怕父亲发现得复杂心情.
2、在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我”已长大成人,完全承担起男子汉应有的照顾老人义务后的一种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