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晁错和贾谊削弱诸侯的目的一致,为什么结果不一致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4 09:28:31
晁错和贾谊削弱诸侯的目的一致,为什么结果不一致呢
晁错和贾谊削弱诸侯的目的一致,为什么结果不一致呢
关于二人生平请参阅百度!至于为什么二人提出削藩的建议而结局不同!
  个人见解
  贾谊的政策就是“去病如抽丝”,在尽量不激化矛盾的前提缓缓地解决,在不伤元气的情况下渐渐治好“病”!属于“无痛人流”!这个计划后来也被汉武帝付诸实施,效果还不错!
  晁错的方法却是“急病下猛药”,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的矛盾,把病治好了再调理身体,恢复元气!相当于暴力堕胎,就有点恐怖了.
  况且,贾谊的举措也不过是个空中楼阁,在当时充其量是个后继无力的“马歇尔计划”.贾谊一生也未受大用,没有执行计划的能力!
  晁错则不同,位列三公,权柄在手,将这个本来就很“犀利”的计划实施的更是雷厉风行.
  两相对比,好比一个人做了一个关于安乐死的完备计划书,可是这个人连必要工具都拿不到,这份计划书也(暂时)不会落到有能力杀人的人手里;另一个人的杀人计划虽然不太详尽,但是拿起刀来就能砍人,谁不害怕呢?何况你连他的套路都摸不清楚!
  再从当时的国内形势来看,文帝登基的时候天下穷困,内忧方除,外患尚存,文帝本身的政策也是怀柔,诸侯又摄于中央平复高后篡政的“天威”,不敢轻举妄动.相比之下,景帝处理政务要相对强硬一些,令诸侯有了芒刺在背的感觉,加上诸王多年的“根据地”建设,也有了挺起腰杆子的资本,二者本来就产生了裂痕,而晁错又往伤口上撒了把盐,就有了西汉宗室自相残杀的“七王之乱”,而晁错也因为卷入并挑起了宗室间的相互倾轧,杯具的成为了替罪羊!
再问: 那能简单的告诉我晁错改革后的结果和贾谊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结果吗或者说谁成功了,谁失败,类似这样
再答: 说实话,我不是专业研究的,能说得毕竟有限,推荐您看看蔡东藩的《历代史通俗演义》,民国时期写的,我觉得不错,虽然有夸张成分,但人物刻画的很真实,每个人展示出来的不只是写在历史书上的那几页!我对这两个人的了解基本上就是这套书加上百度,当然还有一些历史读物! 至于你要的结果, 晁错改革的后果就是“七王之乱”! 贾谊的建议的结果就是没有被采纳! 百度搜索 晁错 贾谊 你就能看到比较详细的介绍,比我说的强多了! 总体来说都他们的政治主张都没有在自己手里发扬光大,都是悲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