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初中北师大版历史总复习题纲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6/05 03:54:37
为了初三不那么紧张所以我准备把史地生政放到初二来解决,希望老师能够认真解答。
初中北师大版历史总复习题纲
解题思路: 你好!你是个很有前瞻性的学生,不简单。但是老师想提醒你一下:中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除了把握复习提纲以外,还需要注意本地的中考政策和中考方向,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呵呵
解题过程:
2013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会考考纲详解
注意带★为重点内容,括号内的内容为补充和解释。 七年级部分 中国古代史(原始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前)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 北京人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20万年的,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制特征。已经会制造打制石器,(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河姆渡 半坡 长江流域(原始农耕代表 浙江余姚)距今大约7000年 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房屋是干栏式的 陶器多为黑陶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代表 陕西西安) 距今距今大约6000年 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 陶器多为彩陶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之一。 在古史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炎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等。炎帝和黄帝走向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传说在尧、舜、禹担任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推举产生继部落联盟首领,这种方法后人称之为禅让。禹是传说治洪水的英雄人物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登封)。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大篆),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后来又出现、推行新的字体---隶书(小篆和隶书多书写在竹木简和丝帛上) 西周实行分封制 (1)目的: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分封诸侯,在重要地区建立统治据点,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诸侯必须接受周王的领导,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保卫周王。
(3)作用:通过逐级分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春秋时期,奴隶制衰亡。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 ★齐桓公称霸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争夺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最先称霸是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经济,改革内政,国家富强。)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会齐桓公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防洪灌溉,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在古代水利工程中,都江堰工程规模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设计和维修最科学、对中国历史影响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改革,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 主要内容:(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2)奖励生产 (3)奖励军功 (4)承认土地私有 (5)推行县制 (6)统一度量衡 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商鞅虽死,秦法未废,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2)、(3)、(4)可以看出,变法受到新兴地主阶级和农民的支持,对他们有利。(经济上保证了对土地的私有,政治上地位提升,可以凭军功做官掌握政权) 从(3)、(4)可以看出变法对奴隶主阶级不利(取消了他们在政治上的世袭特权,经济上大量的公有土地私有,被地主阶级占有) ★孔子是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思想学说(主要是“仁”和“礼”)在政治方面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他的教育思想有: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从汉朝开始,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国竞相改革,许多思想家对各种社会问题发表各自的主张,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观点
儒家----孟子--------《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合理开发鱼鳖树木,保护资源)
墨家----墨子--------《墨子》-------兼爱,非攻
法家----韩非子--------《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
道家----庄子----------《庄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三)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评价秦始皇(从秦朝的统一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两方面去评价,是我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1 秦朝的建立
从公元前230年起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朝的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2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内容 (1)政治方面:废分封,立郡县。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大权。在中央设丞相(政事)、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互不统都对皇帝负责。在地方设立郡县制。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免。 (2)经济文化方面: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和黄金;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后推广了隶书。) (3)思想方面:焚书坑儒。 (4)军事方面:御匈奴,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目的:防匈奴) 影响 这一政治体制为以后历代王朝加以沿袭和发展,成为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陈胜、吴广起义 秦的暴政---徭役、兵役、赋税十分沉重。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领导秦末农民战争。陈胜、吴广发动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着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主要措施:
(1)在思想文化方面,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家教育;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国家的正统,加强中央集权。(2)在政治方面,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设立司隶校尉和刺史,强化监察制度。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 (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人都是我国封建时代的重要君主,都采用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对封建社会历史产生了推动作用。秦皇汉武成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因此有了“丝绸之路”的美称。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秦汉时期的先进的科学成就 造纸术 (1)西汉前期,劳动人民发明了纸。到了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做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医学 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神医”华佗发明“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数学 成书于东汉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许多成就领先世界。(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 (1)体裁: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内容:全书130篇,52万多字,记述了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3)价值: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史记》由五部分构成:(1)本纪---记述帝王事迹(2)世家---记述诸侯事迹(3)列传---记述重要人物(4)表---编排时间与事件(5)书---记述典章制度。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原因 208年,经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战胜曹操,曹操退守北方,孙权占据江东,刘备占领四川。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形成 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都洛阳;221年,刘备称帝,称蜀汉,都成都;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都建业(今南京)。 ★东晋南朝时南方经济的发展 原因 (1)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2)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3)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4)南方一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生产的政策,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 表现成 就 (1)农业:开辟了大量湖田;实行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兴建了许多水利设(2)手工业:织锦业迅速发展;发明灌钢法;青瓷烧制水平高;造船业发达。(3)商业:城市繁荣,建康城(今南京)经济活跃,人口达百万。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改革背景 在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下,如何控制众多的汉族人和汉化的少数民族,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对于掌握政权的鲜卑贵族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北魏统治者感到要稳定政权,必须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进行改革。 主要内容 (1)迁都洛阳(2)推行汉化政策:穿汉服、说汉话、用汉姓、同汉人通婚。 改革评价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使落后的少数民族学到了汉族先进的文化,巩固了统治,发展了封建经济,推动了社会进步。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 科技 ★数学: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的精确数值3.1415926 <л< 3.1415927(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约一千年) ★农学: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农业的生产技术。 ★地理学: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述了1252条河流及河流沿途情况。 艺术 (1)东晋时的王羲之以他杰出的书法成就被后人称为“书圣”,他的字端秀清新,绚丽华贵,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代表作《兰亭序》、《黄庭经》等。 (2)东晋时的顾恺之精于绘画,主张画人物画要“以形写神”,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石窟艺术随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最高艺术成就。著名的有开凿于北魏的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五)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大运河 原因 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通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走向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邢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四五千里。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评价 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但是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科举制:隋创立,唐完善。 定义 特点 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在此之前,实行九品中正制,按门第高低授予官职) 内容 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考生对儒家经典的记诵,考试较容易。进士科主要考策问,解决实际问题、治理政事的能力。还要加试经史、诗赋)人们普遍推重进士科。(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 作用 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科举制的发展:明清的科举制改为八股取士,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贞观为唐太宗年号) 定义 唐太宗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即贞观新政。 措施 (1)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魏征敢于直言)(2)恢复和发展生产,改革赋役制度,减少百姓服劳役的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3)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4)修订法令编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唐律疏议》(5)完善科举制。 评价 唐太宗的统治促成了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睦,国力增强的升平景象。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为大唐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三省六部制----隋唐中央机构 三省:中书省-----起草政令 门下省----负责审核 尚书省---执行政令(最高行政机关) 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统治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省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郭沫若称她“政启贞观,治宏开元。”)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 原因:(1)有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统治的基础(2)玄宗个人很有才能,他重用贤能,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效果: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文成公主入吐蕃(吐蕃----今天藏族的祖先)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人藏,同松赞干布(吐蕃赞普)结婚,带去了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密切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至今拉萨大昭寺仍然供奉文成公主的塑像) ★隋唐科技成就 雕版印刷 唐朝初年,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 火药 (1)唐朝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学家孙思邀在《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赵州桥 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开创了世界平拱桥建筑的先河。 ★唐诗的主要成就 原因 唐朝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时期,是诗歌的黄金时代。 原因:国家的稳定统一、经济的繁荣、科举制的影响、统治者的提倡。 成就 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李白和杜甫。李白的诗的风格: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人称“诗仙”。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诗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细腻,感情真挚动人,富有现代主义精神。诗的内容多位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后人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 (六)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辽、北宋、西夏的并立 辽 契丹族 916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后改国号为辽),定都上京。(内蒙巴林左旗) 北宋 汉族 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建立宋朝,定都汴京(开封)史称北宋。 西夏 党项族 1038年,元昊称帝,定都兴庆(银川)。 (北宋与辽之间----澶渊之盟,1005年,宋辽订立和议,辽撤兵,宋给辽“岁币”。此后,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北宋与西夏之间----1044 年,宋夏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南宋与金南北对峙
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等,非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南宋 汉族 1127年,赵构(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后来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 金 女真族 1115年,阿骨打(金太祖)称帝,定都会宁(黑龙江阿城) (南宋与金的关系:南宋建立初,金不断进攻,抗金英雄岳飞1140年取得郾城大捷。1141年,宋金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对峙局面。)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经过 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的趋势:
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概况 (l)占城稻的推广。(2)宋代的手工业取得巨大进步。宋代制瓷业发达,中国因此被誉为“瓷之国”。(3)宋代商业繁荣,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2年定都大都(北京)。他仿效中原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宋元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北宋时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节省雕版费用,大大提高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多年,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宋时期发明指南针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运用到航海上。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的应用 火药在唐朝开始运用于军事,宋代广泛运用于军事。 (棉纺织技术革新:黄道婆从黎族人民那里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使松江地区(今上海)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的中心。)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1)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2)《资治通鉴》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年共1362年的历史,全书网罗“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记事确实可靠,文字简洁生动,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词 苏轼 北宋词人,开创一代词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李清照 两宋之交的女词人,代表作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等。 辛弃疾 南宋词人,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代表作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 (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七)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明朝皇权加强的措施:朱元璋制造“胡蓝之狱”、大杀功臣;废除丞相制度、设厂卫特务机构、设立廷杖制度。(2)清朝皇权加强的措施:继承明朝制度,继续加强皇权;雍正时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使君主旨意畅达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3)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八股取士: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明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以加强思想控制。(影响:使当时的文人不敢表露独立的思想,思想界陷人“万马齐喑”的沉闷气氛中。)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1戚继光抗倭:
(l)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楼。(2)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于1561年在台州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楼寇。后又开赴福建和广东,东南沿海倭寇基本被肃清。
2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地区。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进人台湾。1662年,荷兰总督被迫签字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保护作用。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1690年康熙平定准噶尔部;2、18世纪中期乾隆时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在伊犁等地设立将军,在西北各地设立参赞大臣,使清朝中央加强对新疆等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3、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进行册封;顺治帝、康熙帝分别赐予五世达赖、五世班禅以“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封号。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还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由驻藏大臣监督。 ★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 李时珍 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宋应星 宋应星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代表作《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
明清小说: 《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 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 明施耐庵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 明吴承恩 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红楼梦》 清朝曹雪芹 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颠峰。 ★郑和下西洋:(明朝把文莱以西称为西洋) 条件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目的 主要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效益; 经过 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意义 评价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来往,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今东南亚),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清朝的闭关政策:
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对外往来,主要表现在对对外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清朝实行闭关政策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但同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恶果。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闭关自守最终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反而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历史教训:要积极的对外开放、交往。学习吸收先进文化) 中国古代史专题 一、政治制度: 1西周分封制 2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隋唐科举制及其演变 4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二、重要改革 1商鞅变法 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三、盛世局面: 唐朝“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四 经济成就 1原始农耕(半坡与河姆渡原始农耕) 2南方经济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的趋势。 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五 著名工程 1都江堰 (秦朝) 2 大运河 (隋朝、元朝) 3雄伟的长城(秦朝、明朝) 秦长城与明长城 秦长城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防御匈奴 用土筑成 长一万余里 明长城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防御蒙古 多用砖石筑成,内添泥土石块。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长六千多公里 六、科技成就 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 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 造纸术 (1)西汉前期,劳动人民发明了纸。到了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做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指南针 早在战国时期,用天然磁石制成了司南。北宋发明指南针,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运用到航海上。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 火药在唐朝就已发明,唐朝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学家孙思邈在《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唐朝末年,开始运用于军事。宋代火药广泛运用于军事。 印刷术 唐朝初年,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北宋时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节省雕版费用,大大提高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多年,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七 史学成就 司马迁《史记》 司马光《资治通鉴》 八 思想 孔子 百家争鸣 九 文学 唐诗 宋词 明清小说(四大名著) 艺术 王羲之 顾恺之 石窟艺术(云岗、龙门石窟) 十 对外交往:丝绸之路 郑和下西洋 闭关政策 十一反抗对外侵略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十三 统一多民族国家个巩固 1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对新疆地区的管理 (1)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2)18世纪中期乾隆时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在伊犁等地设立将军,在西北各地设立参赞大臣,使清朝中央加强对新疆等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3 3从唐朝到清朝中央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1)唐太宗时,文成公主人藏,同松赞干布(吐蕃赞普)结婚,“和同为一家”密切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2)元朝时,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3)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进行册封;顺治帝、康熙帝分别赐予五世达赖、五世班禅以“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封号。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还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由驻藏大臣监督。 八年级部分 中国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1919年,农民阶级、资产阶级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一)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 ★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掠夺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为了改变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地位,英商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2.鸦片战争 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时间:1840年6月英舰侵入广东海面-----1842年8月中英签定《南京条约》 3.中英《南京条约》 (1)时间:1842年6月 (2)内容:①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商定关税 (3)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4.魏源和《海国图志》 鸦片战争使一些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魏源是杰出代表,著《海国图志》,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意思是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抵抗外国侵略,使中国富强。) 评价:长技为战舰、火器、练兵之法,即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在清政府落后守旧的社会背景下,魏源的主张是非常进步的,但魏源对西方的学习,只停留在科技层面上。在腐朽落后的中国,师夷长技是不可能制夷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英国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年-----1860年 四个侵略者: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2.火烧圆明园 时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成为近代史上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之一。 ★收复新疆 1.背景:新疆出现危机:(表现) 19世纪60年代:英俄支持中亚地区的浩汗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入侵新疆,企图分裂中国。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 2.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他采用“缓进急战”战术,收复除伊犁以外的广大地区。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年-----1895年 2.主要战役:黄海海战(爱国将领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 威海卫之战(李鸿章命令避战保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 清朝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 时间:1895年 地点:日本马关 中方代表:李鸿章 内容①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容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影响: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义和团运动先后在山东、直隶兴起。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帜。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1900年,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法、美、日、俄、德、意、奥八国联军2000多人,7月中旬,攻陷天津,8月中旬,攻陷北京。 2.《辛丑条约》 时间:1901年 中方代表:李鸿章 内容: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在界内居住。③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④ 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影响: 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 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 (二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他们被称为“洋务派。 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3.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内容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如: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上海) 左宗棠-----福州船政局(福州) (2)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如:李鸿章--- ---开平矿务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张之洞-------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官局 (3)为实现“自强”的目的,积极筹建陆海军,创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开办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5.近代军事与国防建设带动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 如:1872年, 轮船招商局(最大的民用企业)在上海成立。 6.评价洋务运动 (1)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3)作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4)影响: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春 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应试的举人1300多人。 作用: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到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前后103天,最终失败. (2)内容: 经济--------发展农工商业。 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 政治--------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文化教育----创办报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废除八股文。 (3)影响: 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不可能使中国富强。 (4)失败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变法操之过急等。 ★辛亥革命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1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时间:1905年 地点:日本东京 领导人: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 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纲领: 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目标: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革命旗帜(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2.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晚 3.中华民国成立:时间---1912年1月1日 地点---南京 人物----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巩固政权的措施: ①孙中山发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法令。②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辛亥革命的意义: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②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③ 为中国的潮流进步打开了大门。 5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从革命的直接目标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而革命成功了。从革命的根本目的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革命失败了。(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并承认它们在中国的特权;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去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反动势力,尤其是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夺取政权,从中破坏。)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⑴1894年建立兴中会;⑵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⑶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⑷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就任临时大总统;⑸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⑹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⑺创办了黄埔军校
★新文化运动 兴起标志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 宣传阵地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两面大旗 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 代表人物 ① 陈独秀---- 创办《新青年》(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②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③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④ 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作用、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解放运动,为中国社会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中国近代化是怎样起步的?(近代化就是建立近代工业,大机器生产。近代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近代思想文化-------资本主义思想文化。)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 洋务派 引进了近代工业生产和近代交通、电讯事业,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器物层次的学习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 维新派 试图通过变法或革命的方式,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拯救民族危亡。 制度层次的学习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 革命派 新文化运动 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闸门。 思想观念层次的学习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919年—1936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五四运动 导火线 巴黎和会损害中国主权,拒绝中国人民正义要求。 领导 先进知识分子。 经过 (1)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2)运动中心:前期在北京,主力青年学生。后期在上海,主力是工人阶级。 (3)结果: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签字。) 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五四精神 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中共一大、二大 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条件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 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时间 1921年7月23日 地点 上海 会议 内容 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在当前的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陈独秀为书记 意义 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时间地点 1922年 上海 内容 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黄埔军校 原因 培养军政干部,创建革命的军队,挽救民族的危亡。 创建 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又称黄埔军校。 任职 孙中山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性质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后创办的一所革命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特点 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贡献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才。 北伐战争 原因 打倒列强,铲除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实现国家的统一。 北伐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北伐过程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首先开赴湖南、湖北(主要战场)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奉命作为北伐先锋,赢得铁军称号。打败吴佩孚、孙传芳。 结果 (1)不到半年,北伐军从广东打倒长江流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2)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性质 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和农村革命根据地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井冈山 会师 1928年4月,朱德和毛泽东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共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前往谈判。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世局转变的关键(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驻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他们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方针,命令张学良将军队撤到山海关内,不到半年,东北沦于敌手。(歌曲《松花江上》)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间,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进攻,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在那里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达30万人以上。
★国共合作抗战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新四军---叶挺任军长。 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国民党李宗仁将军率军血战台儿庄。 敌后战场---百团大战------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中共七大 时间地点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内容 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 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这次大会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最重要的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意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945年10月25日,被日本割占50年之久的台湾光复)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 ★重庆谈判 原因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谈判,为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毛泽东---表明共产党和谈的诚意,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经过 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结果 10月,签订了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但对于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国共双方未达成协议。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年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直插敌人心脏——大别山地区,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 ★三大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 共歼敌150多万人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辽沈战役 林彪、罗荣桓 解放军攻克锦州,关门打狗。解放东北。 淮海战役 刘伯承、邓小平、粟裕、陈毅、谭震林 规模空前,解放军中间突破,各个歼灭。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平津战役 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 解放军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接受了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23日,南京解放,统治人民达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阶段 (1)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产生,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2)一战期间是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3)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 特征 (1)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2)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部门,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3)受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近代思想、科技 魏源 鸦片战争后,编著《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魏源的思想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状元实业家张謇 《马关条约》签订后,民间出现兴办实业的高潮,状元张謇就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创办了大生纱厂。 詹天佑 随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涌现出一批中国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詹天佑在1909年建成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严复 “中国西学第一”,他著有《天演论》把西方的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以西学理论鼓吹变法,震动了中国的思想界,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他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聂耳 九一八事变后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抗日救亡的进军号角。 中国现代史部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今)
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时期(1949年新中国建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篇章。 ★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我国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三大改造(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底) 改造的内容 改造的途径 结果及历史意义 存在的问题 农业 农业生产合作社 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 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由于发展速度迅猛,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手工业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加工订货到公私合营 二、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1956年八大—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两大失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特点 大跃进(标志:盲目求快---大炼钢铁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 失误原因 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危害 1959---1961年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严重的经济困难。 ★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 开始标志 “五一六通知”。 两个反革命集团 林彪反革命集团 江青反革命集团(四人帮集团) 最大冤案 国家主席刘少奇含冤病逝。 结束标志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性质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影响 (1)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破坏。(2)国民经济发展缓慢。(3)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4)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所以必须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 ★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铁人-------------王进喜 两弹元勋-----------邓稼先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雷峰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56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今)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开始 1、内容:(1)指导思想----确立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指导思想;(2)工作重点-----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和实行改革开放;(3)领导集体-----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2、意义: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的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民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明确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空前地调动了农民地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 新中国农业政策 1土地改革 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完成。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1956年过渡时期,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3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8年,党中央轻率地发动大跃进和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
4 “文化大革命”时期:农业遭到严重破坏,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废除了人民公社,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新中国外交成就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1953年中印谈判周恩来提出(2)倡导:中、印、缅三国(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亚非万隆会议:1955年---------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同:反对殖民主义,团结合作。异:各国政治制度不同),成为万隆会议的原则,保证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 4、中美关系正常化:(1)1971年,“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中美关系改善,逐渐正常化)(2)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定上海《中美联合公报》;(确立一个中国的原则)(3)1978年发表《建交公报》; 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新中国科技成就(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两弹一星: 两弹:1964年10月----原子弹 1964年----导弹 一星: 1970年---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2、1973年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 3、1986年3月“八六三计划”《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发展信息、生物、航天、激光、自动化、能源、海洋等高新技术) 邓小平亲自批示:要求速作决断。 ★祖国统一问题 (1)完成祖国统一问题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一国两制含义: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国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地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实施: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1999年12月20日收回澳门。圆满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2)香港问题 问题由来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司。1898年,又强租新界。 香港回归 1984年底,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澳门问题 问题由来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澳门回归 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 年12 月20 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4)台湾问题 ①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如:三国时,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隋炀帝也派人到过台湾。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②郑成功收复台湾。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1662年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③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885年设台湾省。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④近代台湾的失与得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败退大陆到台湾,从此形成了海峡两岸长期的对峙局面。(台湾问题为中国内战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 ⑤近年两岸交流:1、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九年级部分 世界近代史(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战) 近代三次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根本 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13个殖民地) 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 1640-------1688年 1775-------1783年 1789年---1794年 领导者 新贵族和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重要领导人物 克伦威尔(护国公) 华盛顿(大陆军的总司令) 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首领) 开始的标志 1640年英国国会的重新召开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结束的标志: 1688年光荣革命 1783年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 处死 国王 查理一世 无 路易十六 发表重要文献 1689年的《权利法案》 1776年7月4日的《独立宣言》 1789年的《人权宣言》 历史意义影响 ①使英国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②英国革命不仅对英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迅速波及其它欧洲国家,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①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 ②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 制度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共和制 革命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反殖民统治) 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三个重要文献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国家 英国 美国 法国 时间 1689年 1776年7月4日 1789年 颁布机构 英国国会 大陆会议 制宪会议 主要 内容 限制王权和确保国会和公民的权利 ①天赋人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②政府由人民授权;③宣告北美独立,建立美国。 ①生来自由。②权利平等。 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重要 意义 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标志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宣告美国独立。 在反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中起了巨大的号召作用,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重要人物---------华盛顿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被第二届大陆会议任命为大陆军的总司令,率领美国军民为美国的独立而奋斗。1781年在约克镇接受英军投降;后当选为美国首届总统。他领导美国人民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美利坚合众国。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是美国最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被尊称为美国“国父”) 重要人物-----拿破仑 上台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评价 ①对内:制定《民法典》。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各资产阶级国家的民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对外:发动战争。打击了各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侵犯了欧洲一些国家的主权和利益,遭到各国的联合抵抗,1815年在滑铁卢战役中被反法同盟打败。他的一生对19世纪的法国和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19世纪初统一了欧洲。) 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名称 独立战争 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原因 (背景)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北方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南方保留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南方奴隶制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 1775——1783年 1861——1865年 开始、导火线 开始: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导火线: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开始: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 首要解决问题 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独立。 维护国家的统一,避免分裂。 发表的 主要文献 《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标志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宣告美国独立。 1862年,林肯政府通过《宅地法》,《解决黑人奴隶的宣言》。 这两个文件提高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重要人物 华盛顿 林肯 历史意义 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 ①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革命,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②为以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碍) 重要人物--------林肯 上台 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评价 ①内战期间,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
②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林肯是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两次重要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国家 俄国 日本 名 称 1861年改革 明治维新(1868年) 背 景 原 因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幕府统治出现严重危机。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内有广大人民的反抗。外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目的 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挽救统治危机 变法图强 富国强兵 人物 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 内容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②可以赎买一块耕地。 ③由居住地的村社管理。 ①在政治上,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 ②在经济上,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③在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和警察制度。 ④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作用意义影 响 ①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社会矛盾,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具有积极作用。 ②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①使日本摆脱落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民族独立的国家。 ②消极作用:日本实行军国主义,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方式 自上而下 性质 资本主义性质 无论是资产阶级革命,还是改革,都使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旧制度------封建社会,变为新制度--------资本主义社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背景 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争夺世界霸权,掀起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狂潮。(美国、德国超过英法,位居世界一、二位,英国、法国降为三、四位) 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同盟国集团)---德、奥匈、意 (以德国为核心) 意大利后加入协约国 三国协约(协约国集团)----俄、 英 、法 (以英国为核心)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 发生在火药桶---巴尔干) 开始 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最残酷的战役 凡尔登战役(伤亡70多万,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转折 1917年凡尔登战役(协约国集团开始占据主动,同盟国集团开始被动失利) 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宣战。紧接着中国也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宣战,派遣大批劳工。十月革命后的俄国退出了一战。 结果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四大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土耳其帝国在一战中灭亡。) 性质 这一场非正义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欧洲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名称 文艺复兴运动 启蒙运动 时间 14—17世纪 17-18世纪 代表人 物 但丁----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中世 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 最初一位诗人。)《神曲》被认为欧洲开 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教会。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应该分离,相互制约。 卢梭----自由、平等(人民主权、社会契约) 主要 思想 人文主义(个性的自由和解放,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 理性主义 (独立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历史影 响 文艺复兴打破了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为以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们的思想从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为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科学、文学艺术成就 科学 巨匠 现代科学之父-----牛顿(英)-------牛顿力学(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物种起源探索者---达尔文(英)----生物进化学说(《物种起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现代物理学泰斗---爱因斯坦(美)----相对论 文学艺术大师 天才的艺术家--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被称为“心描写大 师”“俄国革命的镜子”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用生命作画的人-----凡·高-------荷兰伟大画家,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者《向日葵》 乐坛雄师-----贝多芬-----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古典乐派的终结者浪乐派的开拓 者。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奏鸣------交响曲 表作《第三交响曲》(描写法国大革命) 《格尔尼卡》-----1937年,德意对西班牙的格尔尼卡进行地毯式的轰炸。这一事件震惊了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他由此创作了大型壁画《格尔尼卡》,控诉了法西斯屠杀无辜居民的血腥罪行。 第二部分 殖民地人民的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主义的开始) 根本原因 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欧洲人到东方追求财富。 条件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地理知识的传播等 支持国家 葡萄牙、西班牙 开辟过程 航海家 国籍 支持国 航海成就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1487年,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1492年到达古巴、海地、南美(发现美洲新大陆) 达迦马 葡萄牙 葡萄牙 1497年绕过非洲到达印度(开辟通往东方新航路)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班牙 1519---1522年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 历史影响 ①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②使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侵略活动从此开始。 殖民主义的罪恶------三角贸易 含义 指16---19世纪欧洲殖民者从事贩卖黑奴的活动。由于这种交易的全程呈三角形而史称“三角贸易”。 过程 欧洲 初程 (金银、经济作物) 归程(工业品) 中程 (黑人奴隶) 非洲----------横渡大西洋----------美洲 影响 对非洲---深重灾难,丧失大量的人口,长期贫穷落后。 对欧洲----大发横财,大量财富流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国家 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年)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9世纪前期) 根本 原因 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残酷剥削和掠夺(1600年英国建立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掠夺财富生产原料) 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的残暴统治和掠夺 人物 章西女王------民族英雄 玻利瓦尔------南美解放者 结果 影响 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摆脱了殖民统治,产生了新兴独立的国家。 性质 民族解放运动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背景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迫切需要 创立者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 诞生标志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主要内容 ①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②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③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历史意义 ① 是第一部完整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 ②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③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九年级部分(二) 世界现代史(1917年十月革命-----今) ★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社会矛盾尖锐。 性质: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是社会主义革命。 2经过:1917年11月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这就是十月革命。 3意义:它是世界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年---1933年)
1、原因:生产过剩,人民的购买能力没有提高。归根到底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经济危机是无法根除的。 2、地点: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特点:范围广 时间长 危害大 4、后果: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深重打击,(美国和德国打击最严重)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也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5、对危机的应对: 美国---罗斯福新政---改革,挽救资本主义制度。 德意日----建立法西斯统治 扩军备战 形成两个战争策源地 ★罗斯福新政(1933—1936) (l)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新政”。 (2)背景原因:严重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矛盾尖锐。 (3)目的(含义):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改革,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救治危机。 (4)中心措施:《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 (5)作用(评价):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20世纪最伟大改革) 德意日法西斯 1、德国法西斯 背景:经济大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激化了社会矛盾。 建立: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统治。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
德国法西斯暴行:①反共:1933年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②灭犹:屠杀犹太人600万。 日本法西斯(1936年建立,形成亚洲战争策源地。) 暴行:①1937年,日本进行南京大屠杀,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②基地设在哈尔滨的731部队做活人细菌试验。(死亡工厂)
2柏林一罗马一东京轴心的形成:1937年,德、意、日、互相勾结,形成了柏林一罗马一东京轴心,构成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形成两个战争策源地。 欧洲-----德、意法西斯 亚洲-----日本法西斯(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1937年,有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西班牙、埃塞俄比亚等国在二战爆发前就已经开始抵抗法西斯。)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一枝独秀,取得很大成就) 1922年,苏联成立。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即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937年,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 ★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英国、法国实施 代表人物---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 绥靖政策的实质:以牺牲小国的利益为代价,来维护其自身的利益。)
(1)时间地点: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签订了《慕尼黑协定》 人物: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德国希特勒、意大利墨索里尼。 (2)内容:《慕尼黑协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出席的情况下,把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领土割让给德国。 (3)影响(评价):《慕尼黑协定》是英法等国实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 背景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交战双方 轴心国集团-----德、意、日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国家------中、苏、美、英等 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全面爆发---1939 年9 月,德国突袭波兰(白色方案),英法对德宣战。 进一步扩大---1941 年6 月,德国突袭苏联(巴巴罗萨),苏德战争爆发。 达到最大规模----1941 年12 月7 日,日本轰炸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重要战役 (战争的转折) 欧洲战场: 莫斯科保卫战(1941—1942)---打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1943年)-----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1944 年6 月6 日)---美英军队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 亚洲战场: 中途岛海战(1942年)---日本残败,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北非战场(1943年)---意大利投降。 走向胜利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重要会议) 1、《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l)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2)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雅尔塔会议: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问题,1945 年2 月,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召开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① 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② 战后成立联合国;③ 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战争的胜利结束 1945年4月,苏军对柏林开始了最后的攻坚战,在苏军的攻势下,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欧洲战事以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结果意义 (1)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全世界有80%的人口卷入战争,死亡1亿多人,物资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在这场事关人类命运的搏斗中,法西斯势力遭到彻底毁灭,正义的力量赢得胜利,和平与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 (2)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促进了战后人类文明的进步。 性质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国际格局 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 ★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
1、背景:一战战胜国为分赃和称霸世界,1919年,召开巴黎和会。 2、操纵国家及人物(英、法、美三大国操作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美国总统-----威尔逊 ) 3、内容: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和约内容主要包括:(1)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2)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3)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4)德国应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
4、结果: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非洲国际新秩序的凡尔赛体系 5、评价:对战败国的处理极为苛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6、实质: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与中国的有关问题:(中国是战胜国,却受到战败国的处置,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人民极为愤怒,爆发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 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 1、背景:为争夺亚太地区,帝国主义矛盾尖锐(尤其是美日之间) 2、内容:1922年,美、英、法、中等九国签署了《九国公约》。主要内容有: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中国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 3、结果:调整了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构成了华盛顿体系。(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实际上是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使中国由一战中日本一国独霸变成一战后多个帝国主义称霸。美国获利最多,中国受害最大,日本受到限制)
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一战后世界新秩序。
★二战后----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 1背景: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势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的力量也逐渐壮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东欧一些国家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随着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日益加剧。 2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除了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3序幕:1946 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4开始:1947年,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转折点,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
5表现(内容):政治上,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经济上,1947年,提出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军事上,1949年,北约组织建立。 6形成:1949年,北约组织建立。与其对抗,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建立,世界两极格局形成。 7解体:1991年,苏联解体,华约解体。 ★苏联解体(实质是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社会主义变成资本主义) 过程:(1)1991年戈尔巴乔夫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准备由联盟变成联(2)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叶利钦掌权,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各共和国纷纷独立。(3)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签署,苏联解体。 意义: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雅尔塔体系宣告结束。世界进入政治多极化时代。
★当今世界新格局--------政治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政治多极化-----美、中、俄、日、欧盟等(一超多强 一超:美国) ★经济全球化 1原因:(1)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与交往手段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2)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3)中国和东欧加入市场经济体系中,为全球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2表现:(1)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2)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WTO) 3影响:①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发展,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高科技的扩散和推广,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还可能带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追赶或超越。②消极影响: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它必然存在许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所以必然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和挑战。 ★欧盟----世界最大经济体 (1)原因:二战后,美苏两强争霸,沦为二流国家的西欧各国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发展经济,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2)形成: 1967年,欧共体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欧洲正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3)目的:实现经济政治一体化(4)作用: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西欧经济发展,提高了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 ★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背景 英国首先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 19世纪下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学突破。 战时军用技术转为民用;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突破;科技社会化;国家的组织推动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期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开始于 英国 (最先出现棉纺织业) 美国、德国 美国 标志 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以电为核心,电力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事物工程。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重要发 明 1、 改良蒸汽机----瓦特(英) 2、新交通工具的发明 汽船------(富尔敦、美国) 火车------(史蒂芬逊、英国) 1、“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电灯、留声机等电器 2、内燃机---卡尔.本茨(德) 3、汽车的发明与生产 发明----卡尔.本茨(德国 1885年) 生产---流水线装配工艺生产汽车-亨利.福特(美) 飞机----莱特兄弟(美国 1903年) 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美) 生物技术---克隆技术 1961年,苏联发射了第一个载人航天器“东方一号”载人飞船。 20世纪60年代,美国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登上月球。2003年10月,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成功发射。 影响 ①机器代替手工,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社会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②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对立的阶级。③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①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财富增加,生产领域出现垄断和垄断组织。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③西方国家走上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道路。 ①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的变化。 ②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的地位,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 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