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政治 > 作业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看待中国现代经济发展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06/16 03:56:27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看待中国现代经济发展
2000字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看待中国现代经济发展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结果,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顺应了中国的历史发展需要和理论思维的需要,提供了中国哲学思考值得借鉴的部分,纠正了中国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之前历史发展的一些弊端,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结果的根本基础.在今天,我们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熔铸到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哲学才都可以获得新生,而不是相反,把中国哲学熔铸到马克思主义中.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存在的现实基础.如果我们采取相反,那么马克思主义必将动摇其基础,中国哲学也肯定更加难以复兴.
在中国哲学看来,系统内部关系相互协调,必然表现为系统整体功能的强化,促进系统处理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或自然系统矛盾作用能力的提高;反之,则必然表现为系统整体功能的削弱,阻碍系统处理与其他社会系统或自然系统矛盾作用能力的提高. “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宫室不可得而居.”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日起,马克思主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中国化的进程.在革命年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与中国哲学强调系统内部关系的稳定协调对于系统发展的决定地位的对撞,产生了毛泽东的矛盾主、次要方面相互转化的思想,认为生产关系有些时候也反过来决定生产力,上层建筑有些时候也反过来决定经济基础.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造系统内部相互关系的社会运动,建立了新中国.在建设年代,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撞,产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一刻也不能停止中国化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停止中国化进程的开始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消亡的开始,也是我们国家建设受到挫折的开始.所以,可以断言,中国的新思想只能是发展了的中国哲学,而不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西方的文艺复兴伴随了社会的剧烈动荡,但愿中国的、东方的文艺复兴能够顺利完成.这样,马克思主义之幸,民族之幸,国家之幸.
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