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论孝道(议论文)一篇关于“孝”的议论文,要使用“求同归纳法”展开论证. 求同归纳法:以事物间的因果联系为主要依据,具体步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8 02:28:14
论孝道(议论文)
一篇关于“孝”的议论文,要使用“求同归纳法”展开论证.
求同归纳法:以事物间的因果联系为主要依据,具体步骤是 “由异到同”,即先分别概括叙述并阐释几个事例在各个侧面的不同点,这是展开部分的第一层,是“摆事实”;再归纳起来分析它们在本质上的一个相同点,这个相同点就是论点成立的原因,这是展开部分的第二层,是“讲道理”,这一层归纳分析的话十分重要,说理透彻就表现在这里.推理过程是“从个别到一致”.
论孝道(议论文)一篇关于“孝”的议论文,要使用“求同归纳法”展开论证. 求同归纳法:以事物间的因果联系为主要依据,具体步
古人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孝在人类的宗教里有一定的阐述和标榜,虽然形式不同,但含义是一致的.孝道也非那国那族所独有.孝道也应该是人类晚辈的责任和义务.传统中国文化(儒家思想)可称为孝文化,它是使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流城文明等区别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传统孝道伦理,从周公到孔子、曾子、孟子,经过了初生,成熟和完善阶段.从秦汉后二千多年里,史学家、文学家、诗人等先哲圣贤,那一位不赘述这个孝字.正如晚清曾国蕃所说:“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虽然这是见仁见智的说法、但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也可以说孝是儒家文化之基石,无可非议.本文就孝文化的历史演化作一些探讨.
一、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
传统孝观念,最初孝观念.最初含义是指什么?考古发现“孝”字最初见于殷卜辞.商代金文中有一例用于人名,在博物馆的青铜器上刻着“孝”的象形图形,古文字学家释为“孝”的篆体.因人老了,弯腰弓背、手柱拐杖、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上老下子作服待壮.《尔雅、释训》的“孝”解释是“善事父母”.《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即是奉养父母.根据原典“孝”的这种伦理含义,形于初周,成于春秋、战国中的儒家所倡导.《尚书、尧典》:“克谐以孝”;《左传》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经》曰“孝文不匮,永锡尔类”;《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渭能养”;《论语、里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大学》,“孝者,所以事君也”.《孟子、万章》;“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孝经》:“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新书、道术》:“子爱利亲谓之孝”.等等这些典籍对孝道阐述是各异.中华民族讲孝道已几千年了,无论那位文人、圣贤从各个角度解释,当然有见仁见智的说法,从古到今,千言万语、殊途同归,所表达的一个意思:幼尊长.从家庭的孝,是指赡养父母,衣、食、住、行、思想上照顾老人,尽人子之责.家庭外,家庭宗亲长辈、外戚长者、还指社会上所有长辈.所以孝的内容不仅仅是家庭生活,实现长辈的愿望;力求上进、实现人生价值、最终报效民放族和国家.孝道是民族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几千年沿袭的做人准则,也是中华文化的本源之一
二、孝形成于周代
孝何时产生?最初表现是什么?近年来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意见.
笔者认为,上古先民们的生活,宗教信仰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信仰习俗包括祖先敬奉、礼仪、祸福观等.在宗法社会里,祖辈有特殊的社会地位,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十分重视血统的传延与继承,把祖先作为宗族或家族血缘的象征,因而将祖先奉为神明.在殷周时代中国就形成了祖先崇拜的传统,祖宗神被抬到了仅次于上帝神,社稷神的地位,年复一年地受到后代的祭奠.伴随着宗法制度的传延,尊祖敬老、孝亲传统在儒学体系中表现为" 尊尊"的思想.《礼记、大传》,"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
笔者还认为,孔子对孝道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孔子创建儒家学说分为三个重要阶段.第一,他十有五志于学,到三十而立,把当时鲁国的"六艺"学精通.第二,而立之年开始受徒至晚年,出仕鲁国有关要职,并取得可喜的政绩,周游列过推行为政以德.第三,晚年著书立说,整理"六经”.在春秋战乱并吞、臣弑君、子弑父、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把挽救天下为已任.当时神鬼宗教占据了人们的思想,上至君王将相处理国家大事,下至黎民百姓解决日常琐事,都援于鬼神.在孔子推行仁学思想同时,看到了孝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孝是仁爱的基础,他在鬼神宗教问题上,鲁迅先生有过一段议述:"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活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在那时代的社会、政治没有一点科学能说明鬼神有或无.《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对于季路问事鬼神,孔子把事人重要过事鬼.《论语》:“子曰:未能事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在《论语》里多次谈孝道问题.《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等等.把父母之疾病、意愿、奉养高于一切.然后把在家庭的孝推及社会,从而达到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理想社会. 孔子以前无私人著作,根据先秦典籍,孔子晚年整的六经,后有《孝经》、《论语》、《墨子》、《孟子》、《荀子》、《吕氏春秋》、《老子》等典籍,这些文献所阐述的孝例、孝规大都是对孝的理论推演和猜测.三皇五帝是中国历史上的神话传说时代.这是众所周知的,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周公、他老人家也是对上古理想社会和文明道德的一种推崇、赞杨和标榜.故后来儒家文献无孝不成章.事实上,根据笔者对先秦典籍的考证和何平在其《“孝”道的起源与“孝”行的最早提出》,孔子在《礼记、表记》里提出了事人事鬼神的观点: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远之,近而忠焉.先绿而后威、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其民之敝、蠢而、乔而野、朴而不文.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静、胜而无耻.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惭、贼而敝”.孔子对夏、商、周初的礼,鬼、神的考论,即夏人虽敬奉鬼神,却不把作为正教内容,殷人推重尊崇鬼神而轻视礼教.周人推崇礼法,广恩施惠,敬事鬼神.可见夏殷人的考慈伦理朦胧淡薄,其祭祀是为了祸除崇,而周人重礼法和孝慈教化,《周礼、地官司徒》:“一日慈幼,二日孝行,以亲父母,以乡八刑纠万民”:“一日不孝之形.”.《诗、周颂、阅小子》;于乎皇孝,永世克孝,即生儿育女,继承祖业.《诗、周颂、载见》:“率见昭孝、以孝以享”;祭祀祖先,《国语》祭公征丈戎“日祭、月祀、时享、发贡”,周人以对孝慈有了教化和对祖先的追孝.提出了孝道的内函和孝行赞扬,总之周人孝初是从祭祀祖先宗教情怀中发展而来的,所以孝观念形成于周初,春秋,成熟于战国
三、诸子论孝
从春秋未年至战国百家争鸣,诸子之学林立,各种伦理思想至沓来,对于“孝”的陈述、标榜各园自论.成为显学的孔子(儒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孝是仁之本.孔子经常和弟子论孝,视孝高于一切,家庭的孝悌成了每个人必备的最基本德行.《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为政》,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就是父母老了自然就带来生活的不便和疾病,即是要外出也不要长时间在外面,心中要时时记挂住父母在家中的生活,应该常回家看看.《论语、为政》,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把孝悌影响国君后,国君对国民就象家庭的孝子一样,那未国家就会和睦富强.《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强调对父母的生前恭敬奉养,死后按照礼节来埋葬和祭祀.《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在对于听从父母的话就是孝的问题上,在《孝经>谏争章第二十,曾子问,“敢问,子从父之命,可谓孝乎”?子曰:“参,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不要盲目听从、不要愚孝,把对父母精神上、思想上的孝高于食粮的奉养.以上等都是孔子的超时空孝道教化精神.
《墨子》早年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创墨学.墨子倡导“兼相爱”把天下之乱之根源归于兄弟不和调,父子不慈孝、君臣不惠忠,强调“父子相爱则慈孝”.墨子也是把父慈子孝当治天下太平之根本.他还提出了“爱人若爱其身”,爱别人,也是爱自己;孝敬别人父母,也等于孝敬自己的父母.这种爱无差等的观念,是超出了儒家爱人思想,是爱的双向互补.在熙熙攘壤攘、利来名往的社会,墨子以慈孝为基础的圣王之道,是大利天下黎民百姓的.
孟子战国人,受业于子思、继承和发扬孔子的学说思想,整体的道德以仁义为重,提出了民重君轻的仁政思想,在仁义的前提孝敬父母.《孟子》一书和《论语》、《中庸》、《大学》并称“四书”.其在孝方面有诸多论述.《孟子、万章》:“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事亲尊亲成了人的最高道德表现;还提出了孝亲后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泛爱众观念.《孟子、离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把无后视为最大的不孝.这个观点,在当时的祭祀追孝和延读;加上当时的战乱人少原因,是有一定历史意义的.孟子把上古之“五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改为“五伦”.在社会中孟子认为最重要的又是父子君臣关系,他提出:“未有仁则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最终把仁义和孝于亲、忠于君结合起来,促使天下仁仁、亲亲.孟子还把上古之尽孝作为楷模.《孟子、告子》:“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将孝悌作为伦理道德之基石,主张君王和圣贤都要尽孝,做天下人之表率,最终和孔子的孝悌合一.
荀子,战国后期人.孔子死后儒分八派,孟子发展孔子学说,荀子予以总结,并融合法家思想,形成了荀子学说,儒八派之一.荀子在孝道问题上吸收了孔子的孝道观,结合自己独特的观点,虽然在神权、君权、父权的社会里,臣服从君王命令,子服从父命令.荀子却认为,孝子应该慎重思考后,对错分清楚后才服从,这才是孝道,也上乘了《孝经、争章二十》:“敢问,子从父之命,可谓孝乎”?子曰“参,是何言与!是何言与!.”.《荀子、子道》说:“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哀: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荀子提出的“三不从”从家庭上讲,盲从造致错上加错.强调孝子在听从时要深思熟虑,以维护家庭利益为出发点.
《孝经》从内容上看,是孔子和曾子师生二人的对话,曾子问,孔子解答,最后曾子整理而形成的.孔子弟子中曾子以孝著称,而且在孝道理论方面无论是从广度深度两方面都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国古代以宗法家族制为核心的社会,“孝”是发展家族力量的主要精神和思想,是维系宗法血缘关系的纽带,是个人培养仁爱之心、礼义之心、报恩意识、责任意识、忠君意识的基础.《孝经》提出了“孝治天下”伦理宗旨.认为“孝”乃天经地义,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阐发了孝与人本身、孝与家庭、孝与政治、孝与社会的关系.认为“夫孝,始于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并对天子.诸候.卿大夫.士.庶人的行孝事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相应的规范:由“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到“非法不言.非道不行”;由“在上不娇.满而不溢”,到:“以孝事君,以敬事长”:.由“爱敬尽于事亲”,到“德孝加于百姓”;由“孝”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而天下平.在春秋战国时代,对于孝道思想,《孝经》是孝的完善和大成.反映的是孔子再传以后的儒家思想.
四、封建社会孝文化综合论
封建忠孝一体
汉代是以“孝治天下”著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孝的朝代,作为一个社会的道德观念,“孝”对于汉代社会影响很大.汉人认为,能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汉初不仅没孝悌力田科,这是孝道的政治化开始.统治者从儒家思想受到启发,把家庭孝悌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自汉惠帝以下的汉朝皇帝都以“孝”为溢,如孝惠、孝文、孝景、孝武、孝昭等.《汉书、霍先传》记汉人之言曰:“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常有天下”这代表汉人的普通看法.儒家的《孝经》一书在汉代受到了特别的器重,人们不仅把它看成是“三才之经纬,五行纲纪”:而且认为是儒家“六艺总会”.后汉时更使天下诵《孝经》,社会上出现了不少以诵习《孝经》而成为孝子和以《孝经》进行教化.汉代《孝经》地位上升,孝的观念如此的兴盛,以及统治阶级以“孝治天下”指导思想形成,封建“忠孝一体”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逐渐产生的.
五、封建社会的道、佛孝道观
自汉朝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了封建正统二千余年,孝也成了中国传统的伦理概念,成了子女辈对父母辈以上的供养、敬、顺从和爱护行为准则.儒家的观念对于中国来说,早已不再仅仅是一种学说,而是渗透到传统文化的每一根毛细血管的血液了,它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又有力地影响制约着中国文化的每一个领域.
先秦的道教始祖老子主张返朴归真,他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老子、第十八章》,从老子超越世俗的思想可看出,仁义、孝慈都是虚伪和束缚自然人性的东西,可见当时道家仍然不重视孝道的.自东汉后,道家思想出现了本土儒家伦理趋同.《太平经》提出了“大慈孝顺”,“孝悌始学化善”.葛洪《抱朴子、对俗》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道教理伦家葛洪强调修道诚仙离不开孝.唐以后道教《文昌孝经》是专门劝孝的经典,把孝导向一切人际关系与道德生活.在养与敬、事生与事死等方面也继承了儒家思想.
佛教自汉传入中国,最初教义冲击着封建传统人伦.释氏以出家削发、无君无父观念.自魏晋后,佛教不断中土化,佛教《弘明集》、《灵峰宗论》、《镡津文集》等佛教文献认为,孝并非又是事亲,立身修性,出家超度是高层次的孝;作道场为亡灵超度,为众生祈祷吉祥是最大的孝;对佛祖诚心,尊敬命傅也是孝:身在寺庙、心系父母,时刻为父母求福也是孝等等.“儒以孝为百行之本,佛以孝为至道之宗”.《灵峰宗论》,佛教始终强调和儒家道德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