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我国成立后农业制度的变化过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5 20:52:57
我国成立后农业制度的变化过程
主要是从什么到什么制度,制度主要是怎样的
我国成立后农业制度的变化过程
土地改革:
到1953年春,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我国大陆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剥削制度,使全国3亿多农民无偿分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而且不必每年再向地主缴纳约3000万吨以上粮食的地租. 土地改革真正实现了中国农民数千年来得到土地的奋斗目标,使农民真正从经济上翻身作了主人,从而最深入、最广泛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土地改革还确立了贫雇农在农村中的优势地位,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引导亿万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创造了条件.
农业生产合作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在革命根据地也曾个别地组织过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于当时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没有推广.伟大的中共领导农民积极组织农业社,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三大改造.当时,主要是初级社.1955年7月批判“右倾”以后,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大量的初级社转为高级社,许多互助组和个体农民直接并入高级社.到1956年年底,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75万个,其中初级社21万个、高级社54万个.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8%,标志着中国农村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消灭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土地制度.积极意义农民有了更为广大的自由权利等等.消极意义取消了价值规律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 收获平均分配 干多干少都一样吃喝 不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 是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
人民公社化:
1958年9月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到年底实现了公社化.后来,经过多次调整,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农业生产合作社成为人民公社的生产队.人民公社是比较**的,因为它和文革都算是比较大的失误,人民公社的浮夸风什么一头猪几千斤什么的太假了,完全公有,取消价值规律,不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
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广大社员和基层干部对农村人民公社的体制进行了改革,有些人民公社在政社分设以后,把原来的生产队又改为农业生产合作社,而农业生产合作社也由于实行了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经营形式与生产组织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经过农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重大调整,它已成为更适合于中国国情的一种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组织.把土地分给农民,想种什么种什么 除了当时交公粮 其余收获都算自己的,自负盈亏.避免了绝对公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中国农业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国富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