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6 10:12:00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中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还是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温家宝总理说的又是哪一句.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吟屈原《离骚》明志的原文与含义选段:
  掩:遮蔽,遮盖.涕:垂涕,眼泪.哀:悲痛,悲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译文:我长久叹息着以遮蔽辛酸的泪水,悲哀人民的生活却多么地艰难.
  余:我,剩下来的.姱:美好的节操.鞿羁:约束,严己.
  謇:严肃正直,正直之言.谇:劝谏,劝告.替:衰废.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译文:我虽然爱好修节完美严于责己,正直之言上朝劝谏而晚上又丢弃了官职.
  蕙:蕙兰或一茎九花(多花)的蕙花,蕙同惠指中国.纕:这里指沾染,熏染的意思.
  申:再一.茝:指白芷,古代常用来代表着人民大众.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白芷).
  译文:既然他们把我搴的蕙兰熏染,我又再次以揽抱着白芷.
  善:善爱,好的行为,珍爱,言行或理想.虽:虽然,即使,纵然.
  九:泛指多次或多数.死:死掉,死亡.未悔:不后悔.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译文: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就是让我九死(或多死)还是不后悔.
  其实,从总理引屈原的文章分析,蕙兰和白芷在尧、舜、禹时将窜纫成一对称为“蕙芷”,代表着中华炎黄子孙“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屈原作品的思想:忧国忧民、追求真理、追求理想.通过比喻和对比,让世人对良莠、美丑就有了,更鲜明更具体的认识,从而引起人们强烈的爱憎感情,体现了忧国忧民、追求真理、志洁行忠、坚持与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的精神.“搴蕙揽芷”作为我国的国花,将国家与人民装在心中,才使总理坚持追求人类美好的理想、追求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的幸福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