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苏轼卜算子具体赏析缺月挂疏桐那首,要很具体赏析不要关于爱情的那个赏析,应该还有一种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4 12:07:42
苏轼卜算子具体赏析
缺月挂疏桐那首,要很具体赏析
不要关于爱情的那个赏析,应该还有一种
苏轼卜算子具体赏析缺月挂疏桐那首,要很具体赏析不要关于爱情的那个赏析,应该还有一种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古今词话》转引的龙辅《女红余志》里的一段话:"惠州温氏女超超,年及笄,不肯字人.闻东坡至,喜曰:我婿也.日徘徊窗外,听公吟咏,觉则亟去.东坡知之,乃曰:'吾将呼王郎与子为姻.'及东坡渡海归,超超已卒,葬于沙际.公因作《卜算子》词."毛晋《宋六十名家词》于东坡此词下将语意相近的这一段情事附上,遂将这层意思推而广之.然这种以俗情附会的说法受到了后人的大量质疑.
南宋王宗稷《东坡年谱》定此词为壬戌年在黄州作,元本《东坡乐府》亦题:黄州定慧院寓居.
清代王文诰《苏诗总案》也据王谱及元本定此词壬戌年十二月作.因此《女红余志》中这类近乎小说家言的记载确实有空穴来风的味道,是不应轻信的.
吴曾《能改斋漫录》又别立黄州王氏女子一说,亦不可信.
今本《东坡乐府》皆沿元本之旧,题作: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定慧院一作定惠院.苏轼另有《记游定惠院》一文以述其事.定慧院在黄冈县东南,是苏轼屡曾踏访之地.《记游定惠院》云:"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可见其心仪之甚.在苏轼看来,定惠院不惟居处修洁,竹林花圃宜人眼目,而且其地海棠、枳木"香色皆不凡"."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他在定惠院饮酒、赏花、醉卧、听琴,这种飘飘若仙的情境,使他的这首《卜算子》词也染上了"非人间"的"不凡"色彩.黄庭坚《山谷题跋》评论它:"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这首词亦有题作"孤鸿"的,疑为后人所加.
此词以孤鸿自喻.孤鸿是苏轼喜爱的生命意象,他多次用来比况人生,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缺月喻示生命中的残缺感;漏断暗喻生命历程之不畅.孤鸿喻幽人,而幽人正是苏轼自指."独往来"、"缥缈",写生命之孤独、漂泊无依,然而却坚守着高傲高洁的品格.
换头两句顿起波澜."惊起"是生命之震憾,是心灵的悸动."有恨无人省"是无奈的清高."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高贵的孤独,是自觉的选择.
这首词寓意高远空灵,"极虚极活,极沉极郁,若远若近,可喻不可喻"(陈廷焯《白雨斋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