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求一份初三上册语文半期测验卷!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6 17:41:46
求一份初三上册语文半期测验卷!
求一份初三上册语文半期测验卷以及该卷的答案!
要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本人语文不好,希望有人能帮帮呀!
随便出几道吧~
实在没有的话
求一份初三上册语文半期测验卷!
初三语文综合能力测试题
2005年03月15日11:58:01 四川新闻网 何爱明 刘苍武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7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阔绰(chuò)迸裂(bīnɡ)迁徙(xǐ)惟妙惟肖(xiào)
B、踌躇(chóu)腆着(diǎn)孕育(yùn)沁人心脾(qìn)
C、玷污(diàn)渲染(xüàn)呜咽(yàn)变幻莫测(hùɑn)
D、肆虐(nüè)阴晦(huì)酝酿(niànɡ)不屑置辩(xiè)
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坦荡如砥谈笑风生寻根旧底别出心裁
B、深恶痛疾弃而不舍无暇顾及出类拔萃
C、声名狼藉锐不可当弥足珍贵坚持不懈
D、百费待兴相形见绌与日俱增情不自尽
3、下列加横线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记者在北京小汤山医院亲眼目睹了医务人员在抗击非典战斗中感人的工作场面.
B.2003年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于6月20日在福州圆满结束.
C.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D.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将暴雨警报广而告之,做到家喻户晓.
4、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有关许多人类起源的知识.
B、有无自信心,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C、我们深切怀念为创立、捍卫和建设新中国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
D、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我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5、默写.(每条横线上填写一句)(2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
(2)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
(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________,_________.
(4)今观其文章,_________,_______,称其气之小大.
6、填空.(2分)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________》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豹子头”指的是______.
7、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3分)
(1)黄鹤偶乘沧海月,白云常带楚江秋()
(2)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8、仿写句子(2分)
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________我们________,__________;友谊如_______,我们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3分)(一)(14分)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
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我母亲也怕起来,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可是父亲还是放心不下,他说:“克拉丽丝,你去看看吧!最好还是你去把事情弄个清楚,你亲眼去看看”.
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9、文段出自课文《_______》,作者是法国的_______.(2分)
10、画线句子运用什么描写?父亲为什么“不安起来”?(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依次填出文中表现了母亲希望破灭时的心理活动、感情变化的层次(3分)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
12、从母亲的上述变化中可以概括出母亲的性格特征是()(2分)
A、精细聪明善于应变
B、狭隘暴躁嫌贫爱富
C、自私冷酷唯利是图
13、文末一句“……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有什么作用?(3分)
(二)、(16分)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空虚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定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三岁小孩子,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选自《饮冰室全集》)
14、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3分)
答:□□□□□□□□□□
15、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3分)
答:
16、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6分)
(1)“卸却”责任指□□□□□□□□□□.(10字以内).
(2)“解除”责任指□□□□□□□□□□.(10字以内).
17、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4分)
答:
(三)、阅读《公输》语段,完成文后各题.(13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8、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只要标一处)(2分)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2)宋无罪而攻之
19、解释加横线的词语.(4分)
(1)起于齐()
(2)请说之()
(3)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4)不可谓知类()
20、墨子“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的目的是体现了墨子的主张,其主张是什么?(3分)
21、〃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墨子真的要请公输盘替他做这件事吗?请简要回答.(4分)
三、作文(60分)
追求,是一个永恒的信念.就像一只不倒翁,面对列风的侵袭,虽然摇摇欲坠,却从不会倒下.闪烁的烛光是如此的微弱,弹指的波动足以让它熄灭,但火种般的腊油仍让它继续燃烧———因为理想中的追求,是自己不变的诺言.
22、请联系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以“追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自身的事例来写,也可以他人的事例下笔.(2)、可以从某一方面反映当代人的追求精神,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反映.(3)、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参考答案
一、1、D2、C3、C4、C5、(1)、似曾相识燕归来(2)、佳木秀而繁阴(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宽宏厚博,充乎天地之间6、《水浒》(或《水浒传》、《水浒全传》)林冲(或林教头)7、(1)、黄鹤楼(2)岳阳楼(3)泰山8、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裁剪,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种,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句式符合要求,修辞准确均可)
二、(一)9、《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10、神态动作因为他发现他日夜期盼的弟弟于勒好像在卖牡蛎,好像是一个穷苦不堪的人.而自己靠于勒发财的梦也随之有破灭的可能.于勒更有重新拖累他的可能,所以父亲感到不安.11、①我母亲也怕起来,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②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小子又回来吃咱们.”③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12、C13、表现了菲利普夫妇自私贪婪、爱财如命.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一社会现实.
(二)14、人人必须尽责任(或“人必须对生活负责”;“尽责虽苦却乐”)15、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16、(1)、未尽责任,丢开不管(“推卸责任”和“逃避责任”亦可)(2)、尽了责任,再无负担17、(1)每一个人都有责任;(2)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3)尽责任,就会快乐,否则,就会陷入痛苦.
(三)18、(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2)宋无罪/而攻之19、(1)出发(动身)(2)解释(3)制造(4)明白事理.20、阻止楚国攻打宋国非攻(反对侵略战争、反对不义战争)21、当然不是.其实墨子是先用激将法,诱使对方说出〃吾义固不杀人〃,然后指出对方行为与观点相违背,从而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中而无法争辩.(或墨子是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使公输盘理屈词穷)(意思对即可)
初三语文会考模拟题(A卷)
2005年03月31日10:00:32 四川新闻网 杨嵌 蒋明君
本试题以《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为纲,以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为本,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运用及迁移能力.试卷分A、B两卷,A卷100分,B卷50分(B卷略).
一、基础知识(2×11)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语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胆怯(qiè)校对(xiào)模棱两可(mú)坚韧(rèn)
B、溺爱(nì)系统(xì)
挑拨离间(jiān)恶心(ě)
C、拮据(jié)堤岸(dī)
锐不可当(dānɡ)颓唐(tuí)
D、恐吓(xià)造诣(yì)
泰然处之(chǔ)恣情(zī)
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风花雪月,世事仓桑,早已熟稔的文字:在这炎热的绝望中,常会弹出一曲别有的风情,发出人间的妙音真迪.
B、上帝决定惩罚他们,暗中喻告鲁特,叫他挟带家眷离开村庄.并且告诫他离开以后,不准回头看.
C、富有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书藉可以使枯躁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日.
3、在下列句子的空格处填入相应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国民党将领汤恩伯吹嘘南京城防_______,但人民解放军仅用了24小时就冲破了敌人的防线.
②王小玉的演唱真是___________,赢得了满场观众喝彩.
③白衣战士们__________,克服重重困难,帮助“非典”患者战胜病魔.
④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不断出现,有如_________.
A、坚如磐石绘声绘色破釜沉舟层出不穷
B、固若金汤声情并茂无所畏惧雨后春笋
C、铜墙铁壁惟妙惟肖永往直前如火如荼
D、稳如泰山栩栩如生无所不为风起云涌
4、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填写恰当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探索者总是面对着未知的世界,每前进一小步_____会增加一百倍的艰险,______这种精神_____是创造精神,开拓精神,_____是冒险精神,献身精神.
A就因此虽然但B都因此既是也
C都所以尽管也D就所以既是更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
C、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D、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谁都不知道,他乘坐哪次车来?要不要去接?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些材料如果单卖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30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
B、从他的讲话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励.
C、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D、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解决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7、下面对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
B、那个花白胡子走过来了.(借代)
C、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夸张)
D、他好像觉察到了什么.(比喻)
8、下面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B、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9、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译文:从已经望见到十八日这天是最盛大的.
B、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借用命令免于斩刑,但戍边死去的人本来有十分之六七.
C、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D、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译文:先生不知是什么地方人,也没有详细的姓名和字号
10、作家、作品和文体关联不正确的是()
A、茅盾—《白杨礼赞》—散文
B、柳宗元—《小石潭记》—散文
C、都德—《最后一课》—小说
D、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消息
11、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一文采用先分说后总说的结构层次,运用从个别到一般,用比较的方法突出苏州园林“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画”这样一个总的、共同的特征.
B、《沁园春·雪》这首词运用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上阕通过写景,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下阕写人,歌颂了当代无产阶级英雄.
C、《石壕吏》一诗以叙事为主,详略十分精当.详写了官吏与差役随意抓人的经过,以深刻揭露官府的罪恶.
D、《发问的精神》意图是提倡发问,它既从正面论证了自己的论点不正确,又从反面论证了相反的论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