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乾隆和马嘎尔尼对待"闭关自守"的想法各有什么道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5 09:33:47
乾隆和马嘎尔尼对待"闭关自守"的想法各有什么道理?
乾隆帝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及外衣货物以通有无.
马噶尔尼认为:如果中国禁止英国人贸易或给他们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么只需几艘战船就能摧毁其海战舰队.
Q:你觉得乾隆帝和马嘎尔尼的想法各有什么道理?
乾隆和马嘎尔尼对待
和以前各代相比,清代中国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挑战,这就是西方殖民势力大举东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认识康乾时期清朝的对外政策非常自然地成为康乾盛世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后,不少学者强调清朝统治者推行的闭关政策使18世纪的中国严重落后于世界,丧失了“走向世界”的机会.特别是1793年英使节马戛尔尼来华,更被一些学者视为中国“借鉴和学习外部世界”的大好时机.有的学者强调:“如果乾隆帝及其臣属能对马戛尔尼传递过来的信息做出敏锐的反应,中国完全可能也有条件在世界早期现代化的潮流中获得主动进取发展的机会.”乾隆时期中英谈判的破裂,使“中国又一次失去了历史进取的机遇,而一个国际竞争时代迫在眉睫地来临.”然而,对上述观点近年来也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而我的想法也正如同.这有三个理由:首先,中国和欧洲社会从一开始就具有不同的历史发展道路.中国在科学技术、人文思想等方面落后于欧洲,至晚从14世纪就开始了.康乾时期中国的落后,是长期历史演变的结果,历史的责任从来都不可能,也不应该仅仅由一代人来承担.说闭关政策加剧了中国落后的程度是正确的,但不能简单地将中国的落后完全归罪于闭关政策;其次,要辩证地分析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清代的中国和以前各代不一样,它处于十分险恶的国际环境中.闭关政策实际上是落后的清朝统治者在国力相对衰弱的情况下,推行的一种带有防御性质的对外政策.我们决不能脱离历史实际,苛求清朝统治者妥善地处理维护国家独立与实行对外开放的关系.事实上,如果一定要在安全与发展二者之间做出选择,人们首先选择的一定是安全,这是人类的本性.尽管这样的安全未必可靠,也未必能够长期维持;第三,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带来的决不是发展的机会,而是西方资本主义向中国扩张的野心.即使乾隆时期中英谈判取得一定成功,研究者也不宜对清朝的前景过分乐观.西方殖民者既不会将发展的机会留给清朝,也不会容忍清朝获得发展的机会,腐败的清朝统治者也无力肩负起推动中国走向开放与发展的历史使命.这一点,在鸦片战争以后的历史中已经得到充分说明.总之,他们认为,清朝的对外政策,确实是落后的,在实践中产生了严重危害.但这一现象绝非不可理解,它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是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中的中国在遇到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一体化潮流面前,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因此,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简单地苛求古人,片面地夸大闭关政策的危害,轻率地否认闭关政策,都不是科学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