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后汉书:杨钟传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6 02:34:44
后汉书:杨钟传
后汉书:杨钟传
正文: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八世祖喜,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敞,昭帝时为丞相,封安平侯.父宝,习《欧阳尚书》.哀、平之世,隐居教授.居摄二年,与两龚、蒋诩俱征,遂遁逃,不知所处.光武高其节.建武中,公车特征,老病不到,卒于家.
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后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年五十,乃始仕州郡.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元初四年,征入为太仆,迁太常.先是博士选举多不以实,震举荐明经名士陈留杨伦等,显传学业,诸儒称之.
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从.宝乃自往候震曰:“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震曰:“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遂拒不许,宝大恨而去.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见拔擢.由是震益见怨.
论曰:孔子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诚以负荷之寄,不可以虚冒,崇高之位,忧重责深也.延、光之间,震为上相,抗直方以临权枉,先公道而后身名,可谓怀王臣之节,识所任之体矣.
(选自《后汉书》卷五十四,有删节)[鳣] (zhān):俗称小黄鱼.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答案解析】高:形容词,意动,认为……高尚.
A.光武高其节 高:高贵
B.不亦厚乎 厚:丰厚
C.诸儒称之 称:称赞
D.诚以负荷之寄 诚:确实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3分)
【答案解析】为,动词,担任/动词,认为;A项,何,副词,怎么;B项,者,助词,……的人;D项,焉,表疑问,哪里、怎么.
A.何谓无知 徐公何能及君也
B.暮夜无知者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C.代刘恺为太尉 窃为大王不取也
D.则将焉用彼相矣 割鸡焉用牛刀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答案解析】“举荐故人荆州秀才王密任昌邑县令”有误,应是:王密已任昌邑县令,是杨震曾经举荐的.
A.杨震出身于名门,其八世祖被封为“赤泉侯”,父亲杨宝在哀、平二帝时,隐居民间,教书为业.
B.杨震赴郡途中路过昌邑,举荐故人荆州秀才王密任昌邑令,王密暮夜投金以谢,但却被扬震拒绝,
C.杨震任职太常寺之前,太常博士选拔举荐人才大多不根据实际才能,而杨震到任举荐了一批名士.
D.杨震拒绝任用李常侍之兄及皇后兄所荐亲信,但此二人随即被司空刘授征召,很快又被破格提拔.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建武中,公车特征,老病不就,卒于家.(4分)
建武年间,官府特地召请,(因为)年纪老身体有病没有赴任,最终死在家里.
(2)宝乃自往候震日:“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6分)
耿宝就亲自前往拜见杨震说:‘李常侍是国家所倚重的人,想让您任用他的哥哥,我只是传达皇上的意思罢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杨震字伯起,是私农华阴人.他的八世祖杨喜,在汉高祖时因功被封为赤泉侯.高祖杨敞,汉昭帝时任丞相-职,井被封为平安侯.他的父亲扬宝,熟习《欧阳尚书》.哀、平二帝时,杨宝隐居民间,以教书为业.居摄二年,杨宝与两龚、蒋诩一起被朝廷征召,他于是逃避隐匿,不知去向.光武帝认为杨宝的节操很高尚.建武年间,特地派官家车辆征召他入朝做官,但他因年老有病,未及成行,老死家中.
杨震少年时代就喜欢学习,曾向太常卿桓郁学习《欧阳尚书》,明习经学,博览群书,对学问没有不深究到底的.当时的儒生因此说他是“关西孔子杨伯起.”平常客居在湖城,几十年都不回复州郡的隆重礼聘,人们都说他错过大好年华,但他的志向却愈发坚定.后来有冠雀衔三只小黄鱼,飞到讲堂前,人们拿上鱼对他说:“蛇鳣是卿大夫的官服的象征.数目为三的,是三台的规定.先生从此要高升了”杨震五十岁时,才开始在州郡做官.
大将军邓骘听到他有才能就举荐他,推举他为杰出人才,屡次升迁为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在他上任时,途径昌邑.先前他所举荐的荆州秀才昌邑令王密拜见他,在夜里揣着十斤金赠给他.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深更半夜没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惭愧地退出客舍.
后来他转任涿郡太守.生性公正廉洁,不接受私人请托.杨震的子孙经常吃素菜,出门步行,亲戚朋友和长辈有人想让他为子孙置办产业,他不答应,说:“让后世称道他们是清白官吏的子孙,把清名留给他们,不也是丰厚的遗产吗?”元初四年,朝廷征召他为太仆,升为太常.在此之前博士的选拔举荐大多不按实际才华,杨震举荐了明经的名士陈留人杨伦等,使儒学得以彰显承传,众多的儒生都称道他.
延光二年,代替刘恺担任太尉.国舅大鸿胪耿宝向杨震举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杨震不听从.耿宝就亲自前往拜候杨震说:“李常侍国家是国家所倚重的人,想让您任用他的哥哥,我只是传达皇上的意思罢了.’’杨震说:“假如朝廷想让三府征聘人才,按规矩应该有尚书的公文."于是拒绝他没有答应,耿宝恨恨地离开了.皇后的哥哥执金吾阎显也向杨震举荐他亲近的人,杨震又不答应.司空刘授听到这两件事,随即征召了这二人,十天之内他们都被破格提拔.从此之后,杨震更加被人怨恨.
评论说:孔子说“在危机的时候你不援助,那幺要你做什么”.确实因为重是的托付,不能用徒有虚名的人来假充,显贵的位置,忧患责任也深重啊.延光年间,杨震为丞相,用公正端方的志度来时待当时邪恶的当权者,以公平道义为先,以自身得失为后,真可以说是心怀王臣的节操,知道自身所任职位的职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