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求10篇600字的寒假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8 18:35:47
求10篇600字的寒假作文!
求10篇600字的寒假作文!
外 婆 的 爱
翻开那本已经泛黄的相册,里面的一张张照片都有着我童年的快乐回忆.那张外婆满脸苍白病容的,却笑如菊花般的照片,让我的思绪回到了七岁那年.
那年父母把重病的外婆接过来和我们住在一起,那时候生梨买的很便宜,而且肉嫩,味甜多汁,让我一下子喜爱上了这种水果.每天有空就会到医院里去看看外婆,只要我朝她一笑,外婆那张满脸苍白病容 脸就回变成一朵灿烂的菊花.
外婆她十分宠爱我,在她老人家眼里,我是十分乖巧的女孩.她经常把她的所有好吃的全部拿出来给我.在外婆 疼爱下,我一天天地长大,而外婆却在一天天的衰老,像一盏即将燃尽的油灯一样,最终卧床不起.望着昔日健康的外婆越来越虚弱,我心里难受极了.外婆什么东西都不想吃,但偶尔会提起我最爱吃的生梨.妈妈百忙之中给外婆买了生梨,那时已是生梨落市的季节了,因此价格很贵.妈妈提醒我千万不要告诉外婆,不然一向俭朴的外婆是绝对不会吃的.为了防止我的嘴谗,妈妈也为我买了几个,再三关照不能吃外婆的.
有一天,外婆把我叫过去, 用她那瘦骨嶙峋的手拉住我的手:“吃个梨吧!”望着那个大嫩黄的生梨,我咽了口口水,我不能吃外婆的东西:“外婆,您自己吃吧!”外婆却笑了笑:“今天医生说我有糖尿病,不能吃太甜的东西,帮帮忙,替外婆吃了,免得浪费.”
也许是对外婆的信任,更是禁不住那梨的诱惑,我吃了,见我吃的很开心,外婆露出了那长满脸病容脸上灿烂的微笑.
直到外婆去世,我才了解到外婆根本没有糖尿病,那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只是外婆想让我吃到我最爱的生梨.
现在每当我看见它,就会回想起那远在天国的外婆,那个无比宠爱我的外婆.她那张满是苍白病容布满皱纹的脸就会如同一朵灿烂的菊花,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
读《以心换心》有感
今天,我在我们家里读了一本有趣的书,名字叫《以心换心》,给我感受很深.
《以心换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我”刚生下来,就很不幸.就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医生说,“我”活不过二十岁.三岁那年,妈妈为了照顾“我”,而去世了.后来,爸爸又娶了一位美丽的继母.她也生下来一个小妹妹,妹妹她会唱很多好听的歌,她自幼聪明乖巧.又长了一张极精致的脸.“我”看见她就越来越嫉妒她、恨她,恨这个世界对“我”不公,可妹妹从不计较“我”的坏脾气,只是一门心思的对“我”好.过了好几年,“我”居然活到了十九岁.“我”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妹妹刚进入她生命中最美的年华.妹妹成了病房里大家追逐的亮点.每到下午四点,她放学的时候,总有人比“我”更关心她今天来不来.一天,她在附近的十字路口,她被车轮压了.经过医生仔细、努力的检查,告诉继母:“希望很渺小,脑部的伤很重.即使能抢救过来,也很可能是植物人或全身瘫痪,但她的心脏还没有损伤……”当“我”醒来时,护士对“我”说:“你继母是拿她亲生女儿的心脏,也是你妹妹的希望,挽回了你的一条命啊!”读到这里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这位伟大的母亲,这种无私的举动令我震撼,这种无私兄妹之情令我羞愧.记得,那时我在上一年级时,我们小区里在捐款仪式,许多人都拿出钱来,帮助那些困难的小朋友们.其中,有一个小朋友,她自己家中也非常的贫穷,但是也拿出来了5元钱,而我的家庭比她好,可是我还是没有拿出一分钱来.今天我读了《以心换心》这篇文章,让我很惭愧,区区几元钱我又舍不得,更何况去为别人献血,献出生命呢?
我今天读了,《以心换心》的故事后,我感受到了“妹妹”和“妈妈”有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她像一把火炬指引着我今后生活道路.
女儿自从你的生命诞生起,你就时刻牵动着爸爸的心.世界上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孩子出生,而你却降生在我们这个家庭,应该说,我们是有缘的.我是幸福的,因为我有了让我自豪的女儿.你是幸运的,因为你拥有用全部身心去关爱你的爸爸.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我们的命运是相联的.
你是我血液里流动的生命.为了你,我会付出一切,不惜一切地疼你、爱你.我宠你,但不会盲目地骄惯你,那样只会害了你.我要让你懂得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在生活中,我们是亲人,但更是朋友.你可以毫不顾忌地与我谈心,就像无所不谈的知己一样.我们没有所谓的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有的只是在亲情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份友情.
有时,我也许会对你发脾气,但我希望你知道,这都是为了你好.更多的时候,我会与你促膝谈心,给你讲人生道理,讲处世做人.孩子,要切记:做事容易,做人难.人生要经历多少坎坎坷坷啊,可你一定要坚强,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孩子,在你的成长中我也许做不到最好,但我能做得更好,你相信我吗?
你能健康地生活着,这是我所希望的.生命在于运动!你要自觉地坚持运动,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科学的生活习惯.要知道:健康的体魄才是生存的根本,才是实现人生奋斗目标的保证.
亲爱的孩子,我希望你是个踏实的人.不要轻视平凡的人,不要投机取巧,不要苛求自己做不到的事.用一颗善人善己之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要有一种坚韧的毅力和不断上进、持之以恒的精神,不向困难低头.遇事要胜不骄、败不馁,要有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从容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你会一年年地长大,你渐渐会遇到比你强,比你优秀的人,你会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你没有意识到的缺点,这也许会使你沮丧和自卑,但你一定要正视它,不要躲避,要一点点地加以改正,战胜自己比征服他人更要来的艰巨.
在具体的做人上,爸爸希望你要逐渐培养一种责任感,不要总是想着别人应该为你做些什么,而要想着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别人的事情也要助人为乐.没有责任感的人难以成就大事,也不会拥有真正的朋友,更难以被社会所认同.责任感体现在家里、学校、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你要学会与人沟通,与父母沟通会加深亲情,与老师沟通会明晓事理,与同学沟通会增进友谊,与外界沟通会更好地了解社会.良好的沟通能使你消除心中的郁结,良好的沟通会使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你要懂得和珍惜感情,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的关爱,感恩老师的教诲,感恩同学的友情,感恩社会的帮助.要爱自己和爱他人,要懂自己和懂他人.要知道,爱是无私的,如果说爱是要求回报的话,那也只是希望你是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学有所成的人、一个富有感恩之心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你的健康成长就是对给予你爱的父母、老师、同学、社会的最好回报.
亲爱的孩子,爸爸很为你而感到自豪,你的学习成绩历来都很好,这是你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凝结着父母、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关爱.爸爸希望你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不但体现在优异的学习成绩上,还体现在思想上的进步和健康的体魄上.所以,爸爸希望你能在搞好学习的同时,积极投身班级事务,踊跃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做一名光荣的三好学生.
以上是爸爸对你说的肺腑之言,你的健康成长就是爸爸无穷的快乐.爸爸会为你而自豪!
读书乐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我倒背如流,到最近我才算真正领会了它的境界.
以前,我书虽读得不少,但作文表达却不怎么样.可能是因为还没有“破万卷”吧!
一年来我又开始大量阅读书籍了,每一本书都细细体会,细细咀嚼.读青山、读蓝天,我从中领会了大自然的奇异,万物的自在;我读社会、读生活,我见识了人间的丑恶与善美、拼搏与收获.自从“读书破万卷”后我惊奇的发现,我能通过书这扇窗户,去读老师、读朋友、读人生.我惊讶地发现:这世间本就是一本大书:奇异、美妙、忧伤、丑恶、善美,又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源泉.人间的酸、甜、苦、辣,真实极了,灿烂极了.令我更开心的是从那以后我的作文水平越来越高.虽谈不上文声高手倒也能出口成章了.在家里,满脸秀才样,之乎者也,吹得父母笑眯了眼.文场上,我博古论今,旁征侧引,多次受到老师同学们的赞赏,成为学校“作文尖子”的佼佼者了.这么大的收获,大概都是“读书破万卷”的功劳吧!的确,读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充实了我肚子中的“墨水瓶”.使我由原来的“粗口成章”变成“出口成章”了.
书,是谜;书,是奇,书是喜;书,是我们永远的生命!谁不说现在的美好生活是由书堆积起来的?春秋的晏子,清朝的纪晓岚等等伟人为什么有过人的才智?是书,正是书成就了他们的的才华,铸造了一代又一代的栋梁!那就让我们“读书破万卷,建设新生活”吧!
人云,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又云,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读书与作文,于我来讲,大概也要算作是一种“癖”吧.是不是一种癖,在现代社会生活里,有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遇到一个持续稳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如节日,长假,倘若朋友问起你有何计划,如果你茫茫然无以作答,最后说也没有什么计划 ,看看书,写写文章吧,大概你就是有着读书与作文之癖了.
大凡读书之人,最初无非是孤独无解,或百无聊赖,翻到一本书,就随便看看罢了.这个时候因为心无旁骛,精力情绪就投入得十分完整,读书也就相当入味.前人讲“如厕、枕旁、马上”是读书最佳的三种场景,其本质即是如此.
但一本好书的功用,远不止是仅仅给人以消遣.少年无知,读书如隙中窥月,不求甚解,脑中却充满自由而神奇的想象,恍恍然不可自拔.及至中年读书,好比庭中望月,面如止水却心起波澜,天地道理人间世事遂一步一步浸入自己的血液与骨子里,成就一种脾性,所谓“腹有诗章气自生”.到得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春夏秋冬喜怒哀乐等等,都只是一种过程,或者说是一种轮回,人在用有限的一生去面对无边的宇宙,一切都云淡风轻,除了听风把酒,台上玩月,似乎也不复有它求了.
作文是一种主动的姿态.文学中的文字,本质上是一种心曲的演奏.无论记事,抒情,阐述,还是议论辩驳,最终勾勒的都是“自己”.而文字本身的德性,则与作文之人所处人生的阶段息息相关.儿时作文,往往舍本逐末,淡薄了真实情感的表达,反倒攻起遣词用句,结果当然是自己看了都不满意.及至生活阅历稍长,知道“文章合为时而作”,同时要大胆地表达一个“我”,文章便开始有了一点风采.进一步往下发展,文章泯去了哗众取宠的意味,并且体会出“平淡乃绚烂的极致”,字里行间便渐渐充满了睿智与冷静,不急不徐,娓娓道来,蔚然成景.
也是到现在,我才同意一个朋友的观点——散文是最难写的.灵感的捕捉,成就了诗歌;宏大命题的构建,诞生了小说.唯独散文,需要一个特定的见解,辅以深厚的文字功底,平静的心理氛围,和鲜明的文字个性.散文的成功,是一种境界.试想,执笔弄文之人,回过头来看自己过去的文字,对散文感到满意的又有几篇?
读书
灯,灯光依旧亮着,不能熄灭.几只小虫围绕着灯光.对于那些小虫来说,一切发出耀眼光芒的东西都是它们的理想乐园,也是它们的神明.简单的崇拜,以致奋不顾身.如果可以我倒很想做一只小小的飞虫,每个夜间飞向最吸引我的某个光源.在那里玩乐,在哪里祈祷,在那里奔向另一个世界.
从遥远的梦幻回到现实,摆在我面前的还是堆积如山的资料与星罗满布的习题.熬过今夜,就能从书中逃回到这个世界.在书海里漫游,达到幻灭的程度,才能从书中抽出思绪,让呆滞的大脑休息片刻.
我,我不明白.在现在这个年代,怎么还能说只要读好书,就会发财.这种想法让我感觉好呆.难道只要读好了书,就一定能发财吗?那全世界的人都会去读书的,我相信.
爱我的爸爸,疼我的妈妈,也不知道你们是不是真的对我好.我说了那么多,你们都明白了吗?我不是要反抗什么,只是要你们看,我不满的地方.别只是以自我为中心展开思想,你们认为的一切都是对的吗?你们所想到的都是最好的吗?别再互相争吵,似乎和文革那会一样,谁没有心机,就会被铲.难道不觉得累吗?我觉得好累、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