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地球表面是不是在一种质量平衡状态?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12 20:28:27
地球表面是不是在一种质量平衡状态?
这样的描述正确吗?
地球形成初期是个熔融的液体球,在重力分异作用下,形成了密度由大到小的圈层结构,即地核、地幔、硅镁层、硅铝层和大气圈.因当时温度非常高,所以没有水圈.由于地球重力在各向相等,并且当时地球自转很小,即离心力很小.所以地球形成初期是个标准的圆球体.在45亿年前,一颗行星从侧面狠狠地撞击了地球,并使地球快速旋转起来,强大的离心力使赤道隆起,使地球形成了椭球型.正是旋转使地球的姿态得到了稳定,并有了南北极.撞出去的部分形成了月球.撞击发生时,由于地核具有高密度和高质量,具有很大的惯性,即具有保持静止的惯性.所以形成了地核与地幔间的转速差,这个转速差的存在产生了磁场(见地球自激发电机理论).(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带转盘的餐桌上得到模拟证明,在转盘中心放一个盆,盆里灌满水,水中央放一个苹果.转动圆盘,这时可以看到,盆转水转但苹果不转).后来,地球逐渐冷却,水汽凝结成水从天而降形成海洋,球面高出海洋的部分形成了陆地.可见泛大陆形成于赤道.今天,赤道海平面高出两极二十几千米就是地球自转离心力所致.但是地球的自转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在变慢,由初始时的5小时/转变为24小时/转.地球的重力出现了不平衡,在重力作用下,地球有一个恢复到圆球体的趋势.于是板块被撕裂并向两极漂移.(这就是最新的板块运动机制理论!).当地球自转趋于停止时,地球将恢复成圆球,即大陆被水淹没,地球成为水球.
地球表面是不是在一种质量平衡状态?
里面提到的是月球形成说的一种,只是假说.
还有就是地球自转原因尚且没有明确的解释,但是确实有变慢的趋势.一种说法是月球的引力作用产生潮汐,使得地球自转变慢.
任何物体都不是完美的理论模型,地球也不可能在一个时期是完美的球体.月球的轨道也在一点点改变,其他来自宇宙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地球表面的生物活动,大气流动等各种作用异常复杂,也就无法达到绝对的质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