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1求商鞅是怎样来到秦国,与谁一起,中途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或者周边国家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越具体越好)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26 17:03:11
1求商鞅是怎样来到秦国,与谁一起,中途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或者周边国家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越具体越好)
2商鞅平生大事,商鞅变法大致内容.(可以稍稍简单一点)
3商鞅是怎样死的,死前有没有发生什么事.(越具体越好)
4商鞅的理想抱负(没有也可以,当然有最好)
求这个时期,士人们的称呼礼仪.以及衣着.
1求商鞅是怎样来到秦国,与谁一起,中途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或者周边国家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越具体越好)
一、商鞅是卫国人,但后来做了魏国宰相公孙痤的家臣,所以算是半个魏国人【我发现很多秦国谋士都来自魏国,譬如后来的白起、李斯、尉缭等】,商鞅是因为带有一定逃亡性质来到秦国,正好遇上孝公的求贤令.没有和谁一起.中途发生过什么……似乎史记也只是寥寥几笔带过.秦孝公当时即位时,秦国长年受魏国侵扰,国土丧失,不为各国重视,连权力被架空的周天子都不愿意搭理秦国.东方诸国宴饮时并没有邀请秦国,视其为夷狄,包括周天子在内.当时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在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各国竞相进行了富国强兵的改革.
二、(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2)鼓励发展农业,奖励生产
  (3)奖励军功,取消世卿世禄制,实行二十等爵制度
  (4)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
  (5)推行县制
  (6) 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度,并规定父子及成年兄弟不得同居一室,到成年还不分家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7)编订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三、商鞅在秦孝公在位时因为强制推行改革,得罪了不少旧贵族势力,还因割掉了太子太傅的鼻子,受到太子的嫉恨;后来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对商鞅进行报复(众说纷纭,也有说是商鞅害怕遭到太子报复,所以选择谋反】,以谋反的罪名将其车裂处死.具体发生什么事情,您可以查阅一下百度百科里面的详细资料.

四、 商鞅的理想抱负其实真的很难说,先秦时期的史料记载并不多,也并不详细,我们了解商鞅,更多的是从他的改革措施与改革成功中得来的,而关于商鞅个人的感情世界,不得不进行一点小小的臆想: 商鞅是自信的,正因为自信,方能力排众议,推行改革.商鞅的理想来源于乱世的培养,正因为诸侯国需要改革,商鞅的理想便应运而生.当他在魏国做家臣的时候,也许想法很简单,不过是混个大夫当当;但当经历了生死逃亡以及秦孝公的求贤若渴后,商鞅怎么会不改变呢?

士人的礼仪的话……无非是食不言,寝不语,盘腿而坐为礼,箕踞而坐为莽.所谓箕踞,是指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臣子面对君王时,需低头回答问题;退下时,需要面朝君王退下;父子之间也需要遵守这样的礼节.礼节有很多,要说完是不可能的,我只说了一些我知道的和比较重要的.希望您可以采纳!
再问: 1他是为什么要从魏国逃亡,当时遇上求贤令之后是自己去觐见秦王还是由他人举荐。 礼仪:请问当时人们之间的称呼应是怎么样,比如遇到比自己年长的人,同辈之间,对小辈,自称……
再答: 商鞅当时是公孙痤的家臣,而公孙痤是当时魏国宰相,公孙痤临终时向魏王举荐商鞅,希望魏王能够中用他,而且还嘱咐魏王,若不重用商鞅,便将商鞅杀掉,以绝后患【可能是担心商鞅因怀才不遇而心生不满,去侍奉别的君主,可见公孙痤慧眼识珠,看出商鞅的野心。】公叔痤死后,魏惠王对公叔痤嘱托不以为意,也就没有照做了。商鞅果然就离开了魏国,投奔了秦国。【这里我犯了一个错误,他没有逃亡……我把别的历史记混了,对不起。 】后来公孙痤的担忧果然成真。 求贤令相当于一种对民间的宣告,商鞅进秦,自然对宣告有所耳闻,身负才华,不能没有顺风梯。商鞅通过讨好收买秦孝公身边的宠臣景监,得以见到秦孝公,并向其阐述治国之道,受到秦孝公的青睐。【商鞅想要觐见秦孝公,肯定需要有人举荐,求贤令不是电视剧里的揭皇榜,只要自认为自己有才就可以进宫的,要不然乌合之众都可以上去试一试。】 我想说,秦代士人指的是读书人,我在网上查到了相关内容,很丰富,你可以看一下: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97235540.html#replyask-1246859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