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4 15:19:30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重点词句的翻译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咏雪》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播放《雪绒花》作为背景音乐.)
多媒体展示雪花纷飞的图片,学生赏析.
然后过渡到问题设计:你觉得雪花像什么呢?用什么比喻好呢?
进而问他们,既然这样,你们想知道古人用什么来比喻雪花的呢?从而导入所学课文.
二释题:
1先指名让学生介绍
2教师再放幻灯片 ,进行补充说明
    《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三、整体感知 自主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作点拔.
2学生示范朗读并做点评.
3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4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四、分组讨论 质疑体会
• 教师导学
1 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2 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a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
b.“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c.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d.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e.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五、生生交流 拓展延伸
让学生再举几例古人吟咏白雪时用的比喻的诗句.把事先找好的诗句和学生做交流.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雪》
五、运用比喻 想像写作
古人咏雪的诗句写得如此精妙——(问题设计)怎样的比喻才是好比喻呢?
归纳:由“形似”到“神似”!
让学生尝试比喻句的写作:
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同时适时师生共点评!
六、教师小结及作业的布置.
1教师小结
2布置作业
(一)在读准节奏,读出韵味的基础上,背诵《咏雪》一文.
(二)搜集古人咏雪的诗句
(三)预习《陈太丘与友期》
板书设计
《世说新语》咏雪
形似——神似
比喻
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