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单摆,在甲摆动27次时间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4 15:04:40
甲乙两单摆,在甲摆动27次时间里
在单摆实验中,如果增加绳长,单位时间内单摆的摆动次数(  )

由单摆规律可知,如果增加绳长,则周期增大,单位时间内单摆的摆动次数会减少.故选A.

机械振动单摆有甲乙两个蛋白,摆球质量之比M1:M2=1:2,他们都在做简谐运动.甲摆动4次时,乙恰好摆动五次.则这两个单

在相等时间内,振动次数之比等于频率之比.所以频率之比是 f甲:f乙=4:5由单摆的周期公式 T=2π根号(L/g)f=1/T所以,甲乙单摆的摆长之比是 L甲:L乙=(T甲:T乙)^2=(f乙:f甲)^

单摆在摆动时,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对还错

对的,但是不管一开始幅度多大总是同时静止的.再问: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是由()沿()方向自转引起的再答:地球自西向东

单摆在阻尼运动中完成一次全摆动时间每次是相等的吗?

应该不变!你可以设想,假如单摆的周期和阻尼有关,那么,我们常用的摆钟不就是不准确了吗?因为它摆动过程中肯定受到了空气的阻尼啊!阻尼只是使得摆的机械能减少,振幅减少.所以,过了一段时间后必须给它补充能量

有甲乙两个单摆,甲的摆长是乙的摆长的4倍,那么,在甲摆动的5次的时间内,乙摆动了几次?

T=2π根号L/g设乙摆用时T那么计算可知道甲摆用时2T甲摆5次用时10T10T/T期间乙摆动10次解答完毕···

单摆的摆球在左右摆动,则在摆动过程中

选D.单摆只受两个力,一个是重力,一个是沿绳子的拉力,除了在最低点处两力在一条直线上,其余处两力均不在一直线上,即不是平衡力,而在最低点,绳子拉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所以在摆动过程中

物理时间测量已知某电子节拍器每两拍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5秒,某同学测的一个单摆来回摆动10次所听到的拍子数为25拍,则单

每两拍间的时间间隔是0.5秒,25拍则是12秒,而单摆是10个来回,则单摆的周期应为1.2秒才对.因为第一拍不算应是起点,拍子数是2时,时0.5秒,拍子数是3时,则是1秒,而拍子数为4时则是1.5秒,

所有的单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这句话对吗

由T=2π(L/g)^1/21s内振动的次数f=1/T,在同一地区,不同单摆摆长不等,周期、频率不等,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不相同.所以,所有的单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这句话不对

在一条细绳的一端系上一个小铁块做成一个单摆,测出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怎样测量能使结果更加准?并做一个周期(来回摆动

要说准确可以跟你说:计N次来回所用的时间,然后求平均值就精确些…你说的一秒的我没做过,如果绳子等适当的话应该可以的…你试试看!

周期为2秒的单摆称为秒摆,现用90.7cm长的细线和直径为4cm的金属球构成的单摆,测得摆动100次所需的时间为3分13

单摆周期T=2兀√(l/g)(1)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0次3分13.2秒即周期:(3*60+13.2)=193.2秒/100=1.9321.932=2兀√[(90.7+2)/100/g](为精确兀取

A,B两单摆在相同的时间内,A摆动20次,B摆动三十次.已知B的摆长比A的摆长短40cm,求A,B两单摆的摆长分别

1设B的周期为T则A为1.5T,B长为L则A为L+0.42由题得T=2π√L/Gi1.5T=2π√(L+0.4)/Gii3由iii得L=0.32TT=0.4√2≈0.64则A=72CMB=32CM

高二 单摆问题.A,B两单摆在相同的时间内,A摆动20次,B摆动三十次.已知B的摆长比A的摆长短40cm,求A,B两单摆

列出基本公式和给定的条件剩下的就是解方程组了基本公式T=2π√(L/g)(单摆周期公式)Ta=2π√(La/g)Tb=2π√(Lb/g)已知条件Lb=La-0.420Ta=30Tb解方程组可得La=0

为什么每组同学测量同一单摆10次所用的时间不相同?哪个测量结果更接近实际摆动的时间呢

这个与测量的人有关,注意摆动时摆角不宜太大.什么都注意了,无所谓谁的结果更准,这个实验本来就不可能确定谁更准确.

甲乙两单摆,在甲摆动27次时间里,乙摆动可45次,已知甲摆摆长100厘米,则乙摆长为多少

公式:T=2π√(L/g)T甲=2π√(L甲/2g)=2π√(100/2g)=20π/√(2g)T乙=2π√(L乙/2g)27T甲=45T乙3T甲=5T乙3*10/√(2g)=5*√(L乙/2g)6=

用停表测量摆长为40cm的单摆摆动10次所用的时间为( ).

你是初二,这个题,是要求你去实践测量的题.这个题包括:1、如何测摆长,2、如何计次数,3、如何使用停表,4、如何读数……你实践一下吧,实践出真知呀!看是不是12——13(单位你自己实践后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