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C的重心为G,若AB=m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6 15:13:11
已知ABC的重心为G,若AB=m
设G为三角形abc的重心,过G作直线分别交于AB,AC于P,Q,已知AP的向量=λAB的向量AO的向量=μAC的向量,

延长AG交BC于MAG=kAD+(1-k)AE因为AD=xAB,AE=yAC所以AG=kxAB+(1-k)yAC①又G为三角形的重心,所以M为三角形的中线(即M为BC中点)所以AM=1/2AB+1/2

如图,已知G为三角形ABC的重心,三角形ABC的三边长满足AB>BC>CA,若三角形GAB三角形G

是S1=S2=S3.由于重心是中线的三等分点,可得S1,S2,S3都是△ABC面积的三分之一.详细一点:延长CG交AB于点D,由于CD:GD=3:1所以△CAB与△GAB高线之比为3:1,具有同底AB

问:已知G为直角三角形ABC的重心,角ABC=90度,且AB=12CM,BC=9CM,则BD的长是多少?

D在哪里?是不是D是重心?再问:D为AC中点我要证明BD=7、5再答:在直角△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C²=AB²+BC²=12²+9²=225所以

已知G为直角三角形ABC的重心,角ABC=90度,且AB=12CM,BC=9CM,求BD的长

:∵G为直角△ABC的重心,∴BG=2GD,AD=DC,∴S△AGD=1/3S△ABD=1/3•1/2S△ABC=1/6S△ABC,而S△ABC=1/2AB×BC=54,∴S△AGD=9c

已知△ABC的重心为G,AB=5,AC=3,则向量AG*向量BC=

AG=1/2(AB+AC)BC=AC-AB∴AG*BC=1/2(AC^2-AB^2)=8

已知三角形ABC中,AC=4,AB=2,若G为三角形ABC的重心,则向量AG*向量BC等于

G为重心,设BC边中点为D,则:AD=(AB+AC)/2AG=2AD/3=(AB+AC)/3,BC=AC-AB故:AG·BC=(AB+AC)·(AC-AB)/3=(|AC|^-|AB|^2)/3=(1

已知G是△ABC的重心,若PQ过△ABC的重心G,且OA=a,OB=b,OP=ma,OQ=nb

这道题应该根据PG和PQ共线来解PG=PA+AG=OA-OP+AC=-am+1/3a+1/3bPQ=OQ-OP=nb-ma∴PG=μPQμ·(nb-ma)=-am+1/3a+1/3bkn=1/3.①k

已知ABC为不共线三点,G为三角形ABC内一点,若(向量GA+GB+GC=0),求证G为ABC重心?

取BC中点D,连结并延长GD至E,使DE=GD,则四边形BGCE是平行四边形\x0d∴向量GB=向量CE\x0d∴向量GB+向量GC=向量CE+向量GC=向量GE\x0d由向量GA+向量GB+向量GC

设G为三角形ABC的重心,过点G作直线分别交AB、AC于P、Q,已知向量AP=λ向量AB,

要解这个题目,首先要知道,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推出:当向量a和b不共线时,若实数λ和μ满足λ*a+μ*b=0向量,则λ=μ=0.此题:设向量AB、AC分别为a、b,则AP=λ*a,AQ=μ*b,延长A

已知三角形ABC重心为G 若向量AB=m 向量AC=n 用m n表示向量CG

延长CG交AB于D因为G是重心所以点D是边AB的中点由向量的三角形运算法则向量CD=向量AD-向量AC即:向量CD=0.5m-n(m和n都是已知的向量哈)又由三角形重心的性质,线段CG的长度是线段CD

三角形ABC中,已知AB=4,BC=5,AC=6,若点G是三角形ABC的重心,则向量AG*向量AC的值为多少?

先由余弦定理求得角A的余弦值:cosA=AB^2+AC^2-BC^2/2AB*AC=9/16又向量AG=1/3(向量AB+向量AC)所以向量AG*向量AC=1/3(向量AB+向量AC)*向量AC=1/

已知点G是三角形ABC重心,若角A=60度,向量AB×向量AC=2,则|向量AG|的最小值为?

由向量AB×向量AC=2及角A=60度,得 |AB|•|AC|=4设BC边上的中点为D,则向量AG=(2/3)•AD=(2/3)•(1/2)•(AB+A

已知G为直角三角形ABC的重心,角ABC=90度,且AB=12CM,BC=9CM,则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由勾股定理得AB=3√7,因此所求面积是(1/2)×9×(3√7)=(27/2)√7.

G为三角形ABC的重心,已知GA=5,GB=12,GC=13,求三角形ABC边AB上的高?

高为180/13延长CG至M,使CG=MG,交AB与F,并延长BG,交AC于E题得G为CM中点,E为AC中点,即DE为三角形ACM中位线根据重心定理得DE=6,GF=6.5,所以AM=12,所以得三角

已知G为三角形ABC的重心,求证AG=2GF ·

你的重心画的太偏了,完全不在中线交点啊亲.用面积做,下面省略面积符号S.△GAE=△GEC△GFC=△GBF△GAD=△GDB又△BAE=△BEC,减去第一个式子,依次类推,会发现六个小三角形面积一样

如图:已知G为三角形ABC的重心,求证AG=2GF

重心的性质及证明方法  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   三角形ABC,E、F是AB,AC的中点.EC、FB交于G.   过E作EH平行BF. 

已知g是三角形abc的重心,ab=13,ac=5,求bc向量点乘ag向量

因为向量BC=向量AC-向量AB,向量AG=1/3(向量AB+向量AC),所以向量BC*向量AG=1/3(|AC|²-|AB|²)=1/3(13²-5²)=14

已知点G是三角形ABC重心,若角A=120度,向量AB×向量AC=-2,则|向量AG|的最小值为?

后一种方法的逻辑没太懂……问题应该是出在AB+AC的理解上.你那里用均值不等式算的应该是|AB|+|AC|,而向量AG=(向量AB+向量AC)/3,不是模相加,问题可能出在这里.“AB+AC的最小值=

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BC=AC,BD=AD,E为AB中点.若G为三角形ABC的重心,在线段AE上找点F,使GF平行平

AE是AB的中点.因为点F在线段AE上,GF又平行于平面CDE.所以证明:GF平行线段AC.G是重心,连接BG相交AC于H.BG/GH=2/1.设AF=a,所以BF=2a.AE=BE=1.5a.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