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陵君拒绝秦王和唐雎拒绝秦王有什么不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5 12:01:26
安陵君拒绝秦王和唐雎拒绝秦王有什么不同
唐雎不辱使命 中的秦王

不是,秦王只是表面上的屈服,实际上用缓兵之计,以保全性命.不会放弃用武力吞并安陵的方式.表现了秦王的色厉内荏,奸诈狡猾的丑陋面孔.

本文中唐雎劝谏信陵君和 唐雎不辱使命 中说服秦王的语气有何不同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提出易地有何居心?答: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语气是怎么样的?答:语气是蛮横霸道的.

唐雎不辱使命中,面对唐雎的严厉反击,秦王有什么行动和言语?

行动:“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语言:“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秦王又是怎样恐吓唐雎的?

相当于把安陵君从安陵调到另一个比安陵土地大的地方当长吏,用意是夺占安陵.恐吓唐雎:“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大意是天子(即秦王自己)发怒(的时候),会有百万人尸体倒下,鲜血流淌千里.”暗指我发

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这表现了秦王的什么性格特征?

由最先开始的瞧不起到最后的屈服,说明了秦王骄横残暴,阴险狡诈,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和唐雎的性格

秦王:骄横狂暴.外厉内荏.外强中干.前倨后恭.虚伪狡诈唐雎:不畏强暴.据理力争.镇定从容.临危不惧.有胆有识

唐雎和秦王的性格

唐雎是一个抗暴爱国的人他不畏强暴勇敢而又有信心秦王是个阴险狡诈之人为实现目的不择手段

安陵君拒绝秦王与唐雎拒绝秦王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写

安陵君作为国君为了不激发矛盾语气则委婉些唐雎是一个有胆识的人,他的话则语气强硬些这样是为了突出唐雎的胆识与后文相映照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态度有何变化?表现了秦王的什么性格?

从开始的态度强硬到后来的变软以至妥协,表现了他欺软怕硬,惜命如金的性格

同样是拒绝秦王的无理请求,安陵君和唐雎的话却各有分寸,试比较安陵君和唐雎言辞的不同特点

我是上初三的,正好学到这篇课文.安陵君拒绝秦王言辞较委婉,而唐雎与秦王却是针锋相对.

《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和唐雎分别有怎样的性格

唐雎:为维护国土,严正立场、不畏强暴,为人有胆有识,忠于使命,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并敢于为国献身.这一场斗争,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先恭后倨)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先倨后恭)

唐雎和秦王的性格特点?

唐雎:临危不惧、机智果敢.秦王:色厉内荏、外强中干.再问:亲可以给网址吗?再答:好滴~http://wenku.baidu.com/view/2a090f5e3b3567ec102d8a43.html

秦王对唐雎说“灭韩亡魏”的事实目的是什么?唐雎拒绝易地的理由是什么?

因为当时秦国国内矛盾十分严重,秦王这么做是有三重含义的首先,在春秋时期,韩,魏,赵三国的地盘是归属于晋的,而晋从建国到强盛这一时期中,最关键的转折点就是击败秦国,秦国这么说是要拉拢国内的贵族,以“保尔

秦王怎样恐吓唐雎?唐雎如何回应秦王?

1.秦王要求“易地”肯定是包藏祸心的,所以安陵君和唐雎坚决不答应.2.秦王先以“大国骄横之气”力压唐雎,实行暗吓,后以“天子之怒”恫吓唐雎.针对前者,唐雎不动声色,委婉回绝,从容应对,而对于后者,唐雎

秦王谓唐秦王说天子之怒和唐说布衣之怒分别有什么目的

天子之怒,势也.秦王自以为作为皇帝,天子.想灭一个国家尚且容易,何况一个唐雎.而唐雎的布衣之怒,普通的力量较量,几步之内便可取秦王性命.在仅仅两者之间,布衣之怒的厉害程度要高于天子之怒.

唐雎不辱使命安陵君以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

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我)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好得很;即使这样,我从先王那继承这块封地,愿意一生守护它,不敢交换!”以从先王手中继承土地来反驳他的.

1.秦王面对唐雎,为什么要提到秦灭韩亡魏的历史事件?简谈其中的原因 2.同样是拒绝秦王的无理要求.

(1)秦王以此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同意易地的要求.(2)安陵君看似委婉实则坚定,而唐雎沉着干练,口锋锐利,义正辞严,不卑不亢.(3)不可以.此时秦王装出一副施加恩惠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