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角形abc中,点d为bc上的一点,角bad等于角abc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8 08:02:32
在三角形abc中,点d为bc上的一点,角bad等于角abc
在三角形ABC中AB=AC,点D是边BC上一点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三角形ADE使

α+β=180°理由:∵∠DAE=∠BAC∴∠DAE-∠CAD=∠BAC-∠CAD即∠BAD=∠CAE∵AB=ACAD=AE∴△ABD≌△ACE(SAS)∴∠ACE=∠ABD∵∠BAC+∠ABC+∠A

在三角形ABC中,点D为BC上的中点,则3AB+2BC+CA=

如果是向量的话,3AB+2BC+CA=2AD3AB+2BC+CA=2AB+BC+(AB+BC+CA)=2AB+BC+0∵D是BC中点∴BC=2BD2AB+BC=2AB+2BD=2(AB+BD)=2AD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点D在边BC上,且BC=BD+AD.点D在哪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由已知条件BC=BD+AD及图形知BC=BD+CD知AD=CD,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判断出答案.∵BC=BD+AD=BD+CD∴AD=CD∴点D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此题主要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C垂直BC,D,E为AB上的点,AD=AC,BE=BC.求角ECD的度数

∵AD=AC,BE=BC.∴∠ACD=∠ADC,∠BCE=∠BEC,∴∠ACD+∠BCE=∠ADC+∠BEC=180°-∠ECD,另一方面∠ACD+∠BCE=∠ACB+∠ECD=90°+∠ECD,∴9

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F分别在AB、BC、CA上AD=BE=CF,说明三角形DEF为等边

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CA,∠A=∠B=∠C=60°∵AD=BE=CF∴AF=BD=CE∴△ADF≌△BED≌△CFE∴DF=ED=FE∴△DEF是等边三角形

在三角形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半圆交BC于点D.点E在AB上,AE=1/3AB

这样做,过A作一条平行于BC的线,然后延长CE交刚才所作的平行线于G.因为:AB为直径的半圆交BC于点D,所以AD⊥BD.又AB=AC.所以BD=DC在△GAE和△CBE中.AE=1/3AB,所以AE

在三角形abc中,ac垂直bc,d与e为ab上的点,且ad=ac,be=bc,求角ecd的度数.

∵AD=AC,BE=BC.∴∠ACD=∠ADC,∠BCE=∠BEC,∴∠ACD+∠BCE=∠ADC+∠BEC=180°-∠ECD,另一方面∠ACD+∠BCE=∠ACB+∠ECD=90°+∠ECD,∴9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d是bc上一点,过点d分别作de平行于ac.

从Q作AC的平行线,分别交DF、BA于M、N又∵DE∥AC∵DE∥MN∥AC∴SQ:QP=SM:MD①,AN:NB=CQ:QB②∵DF∥AB∴SM:AN=QM:QN=MD:NB就有SM:MD=AN:N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d为bc上一点,且bc等于bd加Ad,则点d在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上

∵BC=BD+AD=BD+CD∴AD=CD∴点D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此题主要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逆定理:和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得到AD=CD是正确解答

如图,在RT三角形ABC中,角C等于90度,AC=BC=6,D为AC边的中点,点E为AB上一动点,点F为射线BC上一动点

1)因为D为AC边的中点DF//AB所以为RT三角形ABC的中位线易得DF=3√2DE=(3\2)√2所以tan∠DEF=1\22)过点E作DH⊥AC于H,易得△DHE∽△CFD所以HE\DC=DH\

在RT三角形ABC中,角C等于90度,AC=BC=6,D为AC边的中点,点E为AB上一动点,点F为射线BC上一动点,且角

1)因为D为AC边的中点DF//AB所以为RT三角形ABC的中位线易得DF=3√2DE=(3\2)√2所以tan∠DEF=1\22)过点E作DH⊥AC于H,易得△DHE∽△CFD所以HE\DC=DH\

在三角形abc中 角B=2角C,点D为线段BC上一动点,当AD满足某种条件时

在三角形ABC中,角B=2角C,点D为线段BC上一动点,当AD满足某种条件时,探讨在线段AB、BD、CD、AC四条线段中,某两条或某三条线段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例如,在图1中,当AB=BD时可证得AB

如图11,在三角形ABC中,CD垂直于AB,垂足为D,点E在BC上,EF垂直于AB,垂足为F.

1、两条支线垂直与同一条直线(AB),这两条直线平行,即CD与EF2、----如∠1=∠A=∠2=∠B,∠BEF=65,则∠B=90-65=25∠ACB=180-∠A-∠B=180-25-25=130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CD垂直于AB,垂足为D,点E在BC上,EF垂直于AB,垂足为F

∵CD⊥ABEF⊥AB∴CD∥EF∴∠2=∠DCB∵∠1=∠2∴∠DCB=∠1∴BC∥DG∠3=∠ACB=110º

如图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点D在BC上,且BD+AD=BC.求证,点D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

证明:因为BD+AD=BC所以AD=DC,即角DAC=角DCA过D做AC的垂线,交AC于点E.则角ADE=角CDE所以三角形ADE全等于三角形CDE所以AE=CE所以DE是三角形ADC的垂直平分线即点

已知三角形ABC中,AB=BC,点D在BC上,求证AB平方-AD平方=BD*DC

AB平方+BD平方-2*AB*BD*COSθ=AD平方(θ为角ABC,这个是每个三角形都有的性质,也可以证明,证明的话只要在三角形里作高就很容易得到)上式变形得:AB平方-AD平方=2*AB*BD*C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点D在边BC上,BC平行于CF,且BE=CF,求证AD是三角形ABC的中线

∵BE∥CF∴∠E=∠CFD,∠EBD=∠FCD∵BE=CF∴△BDE≌△CDF(ASA)∴BD=DC∴AD是△ABC的BC边上的中线再问:可是我证明了两次再问:我证明完三角形BDC全等于三角形FPC

在三角形ABC中,AB=AC,D为AB上一动点,过点D作DF垂直BC交BC于点F,交CA延长线于E

(1)AD=AE.理由如下:因为AB=AC,所以,角B=角C.角BAE=角B+角C=2角B.因为DF垂直BC,所以,角BFD=90度,角B+角BDF=90度.所以,角BDF=90度-角B.因为角ADE

在三角形ABC中,点D在AC上,且AD:DC=3:2,过点D作AB的平行线交BC于点E,三角形ABC的面积为30,求三角

4.8三角形CDE相似于三角形ABC,相似比是2:5,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也就是4:25,三角形ABC面积是30,三角形CDE面积就是30X4/25,也就是4.8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点D在BC上,DE垂直于AB,DF垂直于BC,

∠EDF+∠EDB=90度∠B+∠EDB=90度所以∠EDF=∠B又∠EDF=∠C所以∠B=∠C所以ABC是等腰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