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数学 > 作业

必修3教材解析135页12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数学作业 时间:2024/06/03 18:31:59
我的问题是:“解析中由题意,得当目标函数取AC上的点时”,为什么不是取BC上的点? 另,我这样想,好像是对的呀:z=x+my,变形为y=-1/m*x+z/m, z要最小,z/m就要最小,而当y=-1/m*x+z/m与BC重合时,y轴上截距最小,所以z/m最小,那答案为什么写AC?
必修3教材解析135页12题
解题思路: 与m的符号有关,需要分类讨论。 你的判断的错误所在,是没有注意到m的符号的“颠覆”作用。
解题过程:
你判断的不对,原答案写的不详细,致使你没有看到其中的判断的根本依据。 这个与m的符号有关, 需要分类讨论 解析:直线AC的斜率为,AB的斜率为,BC的斜率为 (1) 当m=0时,目标函数为z=x,仅在点A处取得最小值,不合题意; (2) 当m0时,将z=x+my变为l:, 该直线l:的斜率为,在y轴上的截距为, ① 若m < 0,则l的斜率为正, 欲使z最小,等价于纵截距最大, 此时,仍然仅在A点取得,不合题意; ② 若m > 0,则l的斜率为负, 欲使z最小,等价于纵截距最小, 欲使可行域内存在无数个点使z最小,这无数个点必须都在AC上, ∴, 解得 m=1 综上所述, m=1 . 同学你好,如对解答还有疑问,可在答案下方的【添加讨论】中留言,我收到后会尽快给你答复。感谢你的配合!祝你学习进步,生活愉快。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