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作文(尊敬师长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搜搜考试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6 12:54:09
老师有没有关于尊敬师长或者想象的作文
作文(尊敬师长的作文)
解题思路: 见“解答过程”
解题过程:
范文一:、
尊敬师长 谦恭礼让
尊敬师长,谦恭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诲。自古以来,师者作为传播智慧火种的使者,一直受到人们的尊重。早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的秦国宰相吕不韦,他就编写过尊师的文章,在《吕氏春秋•尊师》一篇中,专门讲述了尊师重教方面的道理。
宋代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为了求学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了,而杨时自己也有40多岁了,但他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他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时,正遇上程老先生在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了。这两人为了不打搅老师,便恭恭敬敬地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当他见到杨时、游酢冒着雪还站在面前时,很是吃惊,他疑惑地问道:“啊,啊!你们两位怎么还没走呢?”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不耐烦的神情,表现出了对老师无限的恭敬之情。
大家对鲁迅是很熟悉的,那么来说说鲁迅吧。鲁迅对自己的老师——寿镜吾一直是很尊敬的。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次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去看望先生。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也经常写信向寿先生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在这四天中,他仍抽时间专程去探望这时已年逾花甲的寿先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的付出总让学生感激不已,好的老师又常常使学生感念难忘。老师为我们付出了许多的辛劳与汗水,作为学生,对老师殷切地表达我们的敬意,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因为它既是一种礼貌,又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下可垂范,上可树德的表现。做学生的都该如此,身为杭高的学生更该如此,因为我们有责任传承这一美德,发扬这一美德。
我们在提倡尊敬师长的同时,也提倡人与人之间的谦恭礼让。想必大家一定都坐过公交车吧,在乘车高峰时期,看到你拥我挤、你推我攘的登车现象一定不会陌生。一件小事,由于不肯礼让,争吵打架也时有所见,而这些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所缺的就是那么一点礼貌,那么一点谦礼。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而这类似的故事让同学说说,一定还会说出许多来。但可惜的是,大家还缺乏身体力行的决心和认识,我们习惯于让它们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能切实地化为行动来贯彻它,常常不能真正地在行为上落实它。
远的不说,就说中午在学校吃饭的事吧。本来一人拿一盒菜、一盒饭,至多不过几秒钟的时间,但是有些同学偏偏喜欢在餐盒里挑来拣去,要把每一盒饭都打开比较一下再下手。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拿饭,将餐框里里外外地围住,堵塞了过道,堵住了门口,里面的同学出不来,外面的同学进不去,这样速度就更加慢了。这样一来,既影响了拿饭的秩序,又让后来的人深深担心起饭盒中的卫生来。这样一来,还容易引起矛盾,弄不好还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中国素称“礼仪之邦”,这“礼”字不能只是挂在嘴边上。中午就餐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从这件小事中也能看出同学的素养和品德。
同学们,虽然这些都是老生常谈,可能让你听腻味了,但是请不要忘记——老生常谈中有真理,即使这些让你听了耳朵起茧,也请你继续听下去,请你和我们一起来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德,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把这一美德不断地发扬下去,传承下去!
范文二:
尊敬师长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凝炼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精神。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老师,就像燃烧的蜡烛,用知识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直到生命的终结。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敬师长的优良传统。
就说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故事,它讲述了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虽然已经40岁了,仍然十分尊敬老师。有一次,他来到老师家。为了不大扰老师睡午觉,他站在门外顶着风雪,等老师叫他进去时,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多厚。如果当时我们是杨时,我们也许早已忍受不了寒冷了。
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也做出了好的榜样,更是给我们留下美谈。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1959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毛泽东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
不仅如此,毛泽东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还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是的,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写好历史的续篇,这样才无愧于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无愧于我们的伟大时代。
  
范文三:
尊敬师长
尊敬师长终身思慕
  宋朝时,岳武穆王的老师周同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当周同死了之后,每到初一、十五,岳武穆王一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尊敬师长名留后世
  桓荣是汉明帝的老师,而明帝对老师一向非常尊教。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里放了老师的桌椅,就请老师坐在东边的方位,又将文武百官都叫来,当场行师生之礼,亲自拜桓荣为老师。明帝能放下自己尊贵的身份来恭敬老师,可见他的用心与风范,值得大家学习。
  尊师重道立雪程门
  宋朝时,有游酢、扬时两人跟着程颐老夫子学习,他们对老师非常的恭敬。在冬季的某一天,这两位学生陪着老师,并听老师教诲。说了一会儿,夫子便闭目养神,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他们两个不敢离开,又怕吵醒夫子,就静静地站在两旁等夫子醒来。夫子醒来见他们两位还站在旁边,便说了:“你们还没走啊!”他们两个回答:“我们是因为先生睡着了,没有请命,不敢离去!”于是再把书中有疑问的地方请教夫子,最后才向夫子拜辞。出门的时候他们才发现雪已经积了三尺深了。这两位学生,后来也都成为很有名的人。
  举凡弟子要能够成材,首先要懂得向老师虚心求教,而在跟随老师的同时,就应该要明白恭敬侍奉师长的道理。须知父母养育我们,师长教导我们,是一样的恩泽,怎么可以不尊敬呢!而且,一个能尊敬老师的人,也就能重视学业;相对的,也就是尊重自己。游酢、扬时尊师重道的精神,值得大家去体会、学习。
  尊师重道终成大器
  东汉时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为老师,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师。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煮粥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的时候,郭林宗便呵责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粥来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将毕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
  当我们真心地对待他人的时候,他人也必定会以真心回报我们的。
  恭敬师傅天子善报
  明朝时在四川灌县有一位银匠,名叫何云发,他平日侍奉师傅非常恭敬诚恳。每次若在道路上遇到师傅,他一定双手拱立,诚心敬意地向师傅问好。不久他的家渐渐地富有起来,但是结婚多年却一直没有子女,有一天他妻子梦到神来托梦说:“你命中本来注定没有子女,但因你的丈夫懂得恭敬师傅,所以上天许你生个贵子。”后来他们夫妇果真生了贵子,并得到这贵子的孝顺供养,一生衣食丰厚。
最终答案:略